关于ZAKER 合作
北京商报 11分钟前

珞石机器人递表 研发持续收缩

" 珞石机器人刚刚去港交所交表 ",9 月上旬,梅花创投创始人吴世春在 2025 年服贸会论坛上公开表示,作为这家公司的早期天使轮投资方,他对这家公司的评价是 " 协作机器人的代表性企业 ",月底港交所公开了珞石机器人的招股书。

根据招股书,珞石机器人营收从 2022 年的 1.53 亿元增长至 2024 年的 3.25 亿元,三年实现翻倍;经调整净亏损从 1.35 亿元缩小至 7246.8 万元。2025 年上半年,这家快过 11 岁生日的公司营收同比增长 50%,经调整净亏损同比扩大 1.8%。" 一降两增 " 的费用开支也值得关注,2022 年至 2025 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逐年下滑,且自 2024 年起就低于销售及营销开支。

工业机器人营收超一半

2014 年 12 月成立的珞石机器人营收主要来自机器人产品和机器人解决方案两大块。

2022 年至今,来自机器人产品的营收始终高于机器人解决方案的营收,且占比越来越高,组成这个板块的工业机器人、柔性协作机器人、具身智能机器人中,工业机器人是营收主力。

2022 年工业机器人贡献了珞石机器人总营收的 44.4%,2023 — 2024 年这一比例先降后升,分别是 41.9% 和 51.3%。2025 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营收 8895.3 万元,营收占比 50.6%,同比多了 7.8 个百分点。

按照珞石机器人的定义,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具有多自由度、可编程的多功能操作机械臂,能够实现自主定位与控制。珞石机器人的工业机器人采用标准垂直多关节机器人设计,主要具备六轴自由度。按负载重量划分,不超过 25 千克的轻负载机器人共 23 款,25 千克以上不超过 120 千克的中负载机器人有 5 款,大于 120 千克的大负载机器人有 5 款。

吴世春提到的协作机器人,优势在于能够促进无缝的人机协作。珞石机器人在招股书中表示,协作机器人以灵敏度、安全性及易用性为设计核心,与传统工业机器人不同,柔性协作机器人采用轻量化结构、自适应运动能力及增强型安全机制,可在无物理隔离的情况下与人类工人协同作业。

2025 年上半年,柔性协作机器人给珞石机器人贡献了 6094.5 万元营收,占总营收的 34.7%,这是 2022 年至今最高的一次。北京商报记者登录珞石机器人官网发现,工业机器人和柔性协作机器人占据了绝大部分版面。

具身智能机器人半年营收 40 万

具身智能机器人同在机器人产品板块,珞石机器人推出了 6 款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包括人形机械臂、复合机器人、轮式双臂机器人、智能焊接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及集成式力控关节,可支持多模态传感操作任务。

2022 年至 2025 年上半年,具身智能机器人营收占比最高的是 2024 年的 2.2%,当年营收 708.5 万元。2025 年上半年,具身智能机器人营收 40.3 万元,营收占比 0.2%,与去年同期的 146.3 万元相比,珞石机器人的具身智能机器人营收同比下滑 72.5%。

根据招股书,具身智能机器人在 2021 年开始产生营收。针对这部分营收在 2025 年上半年下降超 70% 的原因,北京商报记者通过邮件采访了珞石机器人相关人士,截至发稿,对方未予回应。

招股书中,珞石机器人提到,公司在 2025 年 9 月与智元机器人订立协议,将向智元机器人提供仿人机械臂,用于集成至其研发的人形机器人产品中。对于这一合作是否已经产生营收,珞石机器人方面保持沉默。

灼识咨询报告显示,全球具身智能机器人市场预计在 2035 年将超过 1 万亿元。" 预计具身智能机器人将成为我们增长引擎之一。" 珞石机器人看好具身智能机器人的未来。

" 这个前提是珞石机器人能率先摸索出其商业化变现模式。" 瑞达恒研究院经理王清霖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具身智能具有非常大的应用想象空间。"

文渊智库创始人王超更看好工业机器人:" 现在能够应用在行业、产生经济价值的是工业机器人。虽然它比较传统、初级,不具备具身智能那样的话题性,但它实实在在地推动了社会进步,提高了社会生产率。目前,机器人真正的商业化仍然集中在工业机器人领域。"

研发开支逐年下降

作为技术密集型企业,珞石机器人的研发投入是一个观察切面。

2022 — 2024 年,不管是珞石机器人的年度研发开支、年度研发开支比率(研发开支除以总运营开支),还是研发开支与总营收的占比,都逐年递减。

这三年,珞石机器人研发开支分别是 6715.6 万元、5937 万元和 5421.8 万元,研发开支比率分别是 44.3%、40.1% 和 32.2%。这部分开支在 2022 年占总营收的 44%,到了 2023 年和 2024 年,分别下滑至 22.2% 和 16.7%。

2025 年上半年,珞石机器人研发开支 2592.1 万元,同比增长 5.3%,这部分开支占总营收的 14.7%,较去年同期的 21% 少了 6.3 个百分点,比 2024 年的 16.7% 少了 2 个百分点。

与同期向港交所递表的优艾智合相比,珞石机器人研发开支占总营收的比例也较低。2025 年上半年,优艾智合的这一比例是 33.6%,珞石机器人是 14.7%。

销售及营销开支的走势正好相反。2022 — 2024 年,珞石机器人在销售及营销上的开支从 5369.6 万元涨到 6295.1 万元,2025 年上半年,这部分开支为 3315.2 万元,同比增长 32.9%。

也就是说,在 2024 年和 2025 年上半年,销售及营销开支反超研发开支,成为最大开支项。如何对各项开支的重要性排序?北京商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珞石机器人相关人士,对方未予回应。

对此,王超认为:" 对一家初创科技企业来说,研发是最重要的,销售营销支出第二,行政支出第三。研发是科技公司的生命线,一旦没有创新,这家公司就没有未来。营销在一段时间内可以提高收入,在新产品问世时必不可少,但也是依托于科技创新,行政支出是可以缩减的,对公司营收作用不大。"

回到最基础的运营数据,2025 年上半年,珞石机器人营收同比增长 50% 至 1.76 亿元,毛利率 22.3%,同比提高了 6.2 个百分点,但经调整净亏损却同比扩大 1.8%,达 3515.3 万元。" 正是这种营销模式导致了企业‘赔本赚吆喝’的情况。" 王清霖说。

北京商报记者 魏蔚

北京商报

北京商报

新闻启迪财智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