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 " 十四五 " 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西青区专场。天津市西青区委书记朱财斌在发布会上介绍了西青区高质量推进 " 十四五 " 规划实施成效的有关情况,尤其在经济发展方面实现新跨越,从经济总量看,西青区 2023 年首次突破千亿元,并且连年保持 5% 以上稳步攀升。2024 年末,经济总量较 " 十三五 " 末增加 236.27 亿元,增长 28.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今年达到 77.78 亿元,较 " 十三五 " 末增加 10.16 亿元,增长 15.3%。
从产业质量看,天津市西青区重点培育集成电路、车联网、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生物医药 5 条产业链,以西青区为核心承载区的京津冀集成电路集群获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能源矿产装备产业集群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今年上半年,5 条产业链实现规上工业产值 324 亿元,同比增长 12.1%。2024 年该区制造业增加值超过 361 亿元,位居天津市第二。
在科技创新方面,天开西青园加速聚能,打造天开数智园,落地 691 家企业,培育 " 金种子 " 基金规模超 23 亿元;该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 918 家," 专精特新 " 企业达到 230 家,汇聚 12 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技术合同成交额超 400 亿元,是 " 十三五 " 末的 3 倍。在产业创新方面,已建成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集成电路产业主题园区、智能网联封闭测试场、低空飞行空域测试场等一批新兴产业平台,该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到 48.8%、33.4%,各类创新指标达到天津市先进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西青区已争取国家级和市级改革试点 6 项,完成重大改革方案 30 项,西青改革成果连续三年获评 " 中国改革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特别是今年获批全国第二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示范城市。同时,全面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引进捷温科技、梅卡曼德 3D 机器人等北京项目 120 个,吸引经纬恒润、北京盈科瑞医药、北京荣森海姆等企业布局总部经济,推进天津南站 " 站产城 " 融合发展,全国首家外商独资三级综合医院鹏瑞利医院建成运营。
朱财斌表示,天津市西青区全面融入高水平对外开放,已招引项目 8100 余个,计划总投资 3175 亿元,目前外资企业达到 530 余家,特别是以项目落地焕新存量空间,盘活土地 830 亩、房产 170 万平方米,新增收入 50 亿元;同时,积极拓展上合组织峰会成果,扩大全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影响力,升级天津国际陆港贸易新业态。下一步,将全力以赴实现 " 十四五 " 收好官、" 十五五 " 开好局,以更加扎实的行动成效为天津市高质量发展展现西青之为、贡献西青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