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点裁撤、退出市场,保险机构前三季度在布局思路方面动作不断。10 月 8 日,北京商报记者通过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信息发现,今年前三季度,保险公司共撤销 2436 家分支机构,数量同比增长 21.07%,另有 163 家保险中介机构退出市场,较 2024 年多出近百家。
今年前三季度保险机构裁撤数量较多的原因有哪些?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裁撤以及保险中介机构退出市场,又将如何影响市场?
集中于人身险公司
作为 " 毛细血管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网点担当着深入本地市场,将保险产品与服务的 " 最后一公里 " 送达客户的重任。需要关注的是,今年前三季度,保险公司裁撤分支机构数量明显增长,全国保险公司共撤销 2436 家分支机构,新设仅 268 家,净减少近 2000 家。
放眼 2020 年至 2024 年五年间,合计超过 1.2 万家机构被注销,被裁撤的保险公司及分支机构数量分别为 980 家、2196 家、3020 家、2065 家和 2012 家。
具体来看,被撤销的分支机构主要集中于人身险公司,且以支公司及营销服务部为主。在区域特征方面,这些被裁撤的机构大多分布在县域地区以及三、四线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一张张罚单 " 剑指 " 包括华夏人寿、天安人寿、天安财险在内的多家保险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违规情况,相关险企至此也彻底退出市场。例如,华夏人寿因在多项业务中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被监管部门吊销业务许可证。
一直以来,除了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保险中介机构同样是我国保险市场的关键构成部分,更是保险交易中的活跃板块。而近年来,保险中介领域同样经历着新一轮的行业调整与重塑。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前三季度,已有 163 家机构退出保险中介市场,其中包括 18 家保险代理公司、3 家保险经纪公司。
其中,保险经纪公司退出数量已超往年全年,保险销售服务集团公司则首次出现两例退出的情况。除了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保险兼业代理机构亦有 140 家退出,其中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汽车销售服务公司、财务公司、汽车出租公司、冶金机电公司等主体。
从保险中介机构退出方式来看,有的被注销,有的变更经营范围,不再从事保险相关业务。
近些年,随着保险行业进入深度转型期,保险中介机构的数量呈下行趋势。根据金融监管总局数据,保险中介机构数量已连续六年下降。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共有 2539 家保险中介机构,比 2023 年减少了 27 家。
专业化差异化仍是生存法宝
不论是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网点收缩,还是保险中介机构告别市场,核心原因离不开降本增效需求、科技替代与监管引导。同时不可忽视的是,保险业 " 清虚提质 " 正持续发挥作用。
" 低利率环境下,县域及三、四线城市的基层机构保费规模难以覆盖运营成本,成为优化重点;视频理赔、AI 核保等数字化服务普及,大幅降低了对线下网点的依赖;同时监管推动‘清虚提质’,明确要求淘汰低效机构,健全退出机制。"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如是表示。
众托帮联合创始人兼总经理龙格也表示,对于保险机构大规模裁撤网点而言,主要受三重因素驱动。一是数字化技术普及,如部分险企线上理赔率超 99%,降低了对实体网点的依赖;二是高昂运营成本(年均超百万元),尤其三、四线城市网点难以覆盖;三是监管引导行业清理低效机构,推动集约化经营。
当前,消费者的线上购险率正在与线下 " 一较高下 "。年内发布的《2024 年中国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洞察报告》显示,2024 年的线上购险率已从 2023 年的 73% 升至 78%,线下购险率则从 2023 年的 85% 降至 79%。未来两年,线上购险率和线下购险率分别为 72% 和 71%。意味着线上购险率有望超过线下。
" 科技化转型加速了替代进程,但非唯一因素,本质是行业从粗放扩张向精益运营的必然调整。" 龙格补充表示。
整体而言,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裁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业 " 人海战术 " 时代终结,行业正与过往的粗放式扩张挥手告别。保险中介机构离场,则因准入门槛提升、" 报行合一 " 压缩佣金空间、险企线上直销分流及自身专业化不足,难以适配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短期可能影响部分线下服务体验,但长期加速了行业风险出清与结构优化。
龙格认为,一方面,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裁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渠道效率失衡、传统人海战术失效,将倒逼渠道优化;另一方面,保险中介机构退出,则凸显竞争加剧与合规压力,部分机构难以适应 " 报行合一 " 与佣金下降。在影响层面,短期可能削弱老年群体服务可及性,但长期看推动资源向高价值区域集中,促进行业降本增效与专业化转型。
保险机构的未来布局动向备受业内关注。在龙格看来,保险机构未来布局将呈现 " 线下功能化 + 线上智能化 " 融合,线下将转向体验中心、养老服务中心等专业场景,线上将深化 AI 应用以提升效率。同时,这启示行业中的各类主体,布局需从 " 地理覆盖 " 转向 " 价值覆盖 ",重点投入数字化与精细化运用;投资应聚焦科技赋能与高潜能区域;经营上须强化代理人专业性与产品创新,避免低效扩张。
刘春生也表示,保险机构布局,或将聚焦核心区域优化布局,退出速度同时也将逐步放缓;在中介机构将持续 " 减量提质 " 的背景下,专业化、差异化成为生存关键。对于保险机构而言,需摒弃规模执念,加大科技投入与数据应用,深耕细分市场;同时强化精细化管理,通过提升人均产能而非机构数量实现高质量发展。
北京商报记者 胡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