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前三季度 A 股新股市场即将收官。根据安排,云汉芯城、瑞立科密两股将于 9 月 30 日上市。据同花顺 iFinD 统计,包括上述两股在内,A 股前三季度共迎来 78 只上市新股,合计募资约 771.64 亿元。相较 2024 年同期而言,今年前三季度 A 股新股数量、募资总额均有所增长。从上市板块来看,前三季度登陆创业板的新股数量最多,为 29 股;主板则位列第二,共 26 只新股上市。另外,业绩表现方面,上述 78 只上市新股中,超六成实现半年度净利同比增长。
今年前三季度,A 股的新股数量与新股融资总额均相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
经同花顺 iFinD 统计,包含 9 月 30 日即将上市的云汉芯城、瑞立科密两股在内,A 股今年前三季度共迎来 78 只新股上市,相较去年同期的 69 股同比增长 13.04%。募资金额方面,前三季度上市新股合计融资约 771.64 亿元,相较去年同期的 478.68 亿元同比增长 61.2%。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去年同期而言,今年前三季度上市新股中出现了一只募资超百亿的超大型 IPO 项目——华电新能。据了解,华电新能 7 月 16 日登陆 A 股市场,公司是中国华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业务最终整合唯一平台,是国内最大的新能源发电上市公司,首发募集资金约为 181.71 亿元。
中策橡胶则以 40.66 亿元的首发募集资金位列第二。据了解,公司于 6 月 5 日登陆 A 股市场,主要从事全钢胎、半钢胎、斜交胎和车胎等轮胎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同花顺 iFinD 统计,前三季度首发募资额位列第三、第四、第五位的新股分别系天有为、联合动力、屹唐股份,对应首发募集资金分别约为 37.4 亿元、36.01 亿元、24.97 亿元。
从前五大 IPO 募资总额来看,经计算,今年前三季度的前五大 IPO 募资总额约 320.75 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前五大 IPO 募资总额 94.97 亿元大涨 237.74%。
创业板新股数量居首
从上市板块来看,经同花顺 iFinD 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在主板、创业板、北交所、科创板上市的新股数量分别为 26 股、29 股、15 股、8 股。不难看出,前三季度创业板上市新股数量居首,占比约 37.18%。
经统计,前三季度创业板上市的 29 只新股合计首发募集资金约 205.6 亿元,占年内新股首发募资总额的比例约为 26.64%。其中联合动力首发募资金额居首,公司首发募资约 36.01 亿元。除联合动力外,在创业板前三季度新股中,首发募资额超 10 亿元的个股还有汉朔科技、恒鑫生活两股,公司首发募集资金分别约为 11.62 亿元、10.18 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三季度的前三大 IPO 项目华电新能、中策橡胶、天有为均来自主板。据同花顺 iFinD 统计,前三季度 26 只主板上市新股合计融资约 435.67 亿元,除上述 3 股外,首发募资金额超 10 亿元的还有友升股份、瑞立科密、威高血净、永杰新材 4 股,对应首发募集资金分别约为 22.38 亿元、19.04 亿元、10.9 亿元、10.14 亿元。
另外,经同花顺 iFinD 统计,前三季度在北交所、科创板上市的新股合计融资额分别约为 49.21 亿元、81.17 亿元,其中于北交所上市的能之光系前三季度首发募资金额最少的新股,公司募资额约 1.23 亿元。
50 股净利同比增长
从业绩表现方面看,前三季度上市的 78 只新股中,50 股上半年净利实现同比增长,占比约 64.1%。其中,联合动力实现净利同比涨幅居首。
据了解,联合动力于 9 月 25 日登陆 A 股市场,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电驱系统(电控、电机、三合一 / 多合一驱动总成)和电源系统(车载充电机、DC/DC 转换器、二合一 / 三合一电源总成)等动力系统核心部件。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为 91.48 亿元,同比增长 51.08%;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 5.49 亿元,同比增长 92.91%。
此外,广信科技、泰禾股份、友升股份、泰鸿万立等多只新股也均在上半年实现净利同比增长。
不过在前三季度上市新股中,也有 28 股上半年净利同比下降,其中惠通科技净利降幅居首。据了解,惠通科技以设计和研发为基础,以自身专利及专有技术优势为支撑,拓展装备制造及工程总承包等相关业务,逐步形成涵盖设计咨询、主设备制造及工程总承包业务的全过程工程技术服务模式。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为 2.77 亿元,同比下降 37.49%;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 1637.28 万元,同比下降 80.24%。
针对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惠通科技方面发去采访函进行采访,但截至记者发稿,未收到公司回复。
" 今年上市新股从板块来看,还是强调硬科技的突出地位。" 财经人士屈放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从全年来看,新股发行数量和募资情况更强调质量和节奏的把控。
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华北区上市业务合伙人陈文龙则表示,根据今年前三季度的新股发行速度以及监管机构的监管方向与力度,预计今年 A 股新股市场的整体表现将会较 2024 年更亮眼,逐步成为一个更健康、公平的市场。
北京商报记者 董亮 王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