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小米 17 手机销量实探

《科创板日报》9 月 29 日讯(记者 李佳怡)小米 17,深陷销量低迷风波。

在打破 " 首销全天纪录 " 的捷报背后,小米 17 系列正经历产品结构失衡所带来的质疑。Pro Max" 一机难求 " 与标准版 " 库存充裕 " 之间的反差,让这款备受关注的旗舰系列陷入销量争议。

《科创板日报》记者实地走访及平台调研也发现,无论是线下门店的体验人流,还是电商平台的销售数据与发货周期,均表明市场热情高度集中于高配机型。

与此同时,有分析师指出标准版销量未达预期,可能拖累全系出货表现。而小米方面则强调:" 小米 17 系列有信心销量会比上代小米 15 系列更多。"

小米 17 标配版卖不出去?小米 17 Pro Max 多渠道售罄

9 月 27 日,小米 17 系列正式开售。据小米手机官方消息,小米 17 全系开售 5 分钟,便刷新 2025 年国产手机全价位新机系列的首销全天销量、全天销额记录。值得注意的是,小米并没有公布具体销量。

随后,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雷军也发文补充:" 小米 17 Pro Max 单款机型也打破了今年国产手机全价位段首销全天销量、销售额纪录,在小米 17 系列中销量占比超过 50%。"

近日,《科创板日报》记者实地走访上海市区多家小米之家发现,小米 17 系列产品销售势头强劲,多款机型已处于缺货状态。目前消费者如欲购买,需提前预订并等待后续到货。

在前往小米之家的途中,《科创板日报》记者就观察到,不少目标明确的用户正前往门店。而当记者抵达时,发现店内已聚集众多消费者,正在排队上手体验新款的小米 17 Pro 与小米 17 Pro Max。

店员向《科创板日报》记者描述,新机发售以来门店一直人潮涌动,体验样机因高强度使用甚至 " 试到发烫 "。据其所述,首批到货的百余台新机在首发日即售罄,次日补货的十余台也迅速售出,基本是 " 即到即售 " 的现象。

" 现在小米 17 Pro Max 已经全部卖完,Pro 还有现货,而标准版剩得最多。" 店员补充道。

有消费者也向记者表示,其个人更倾向于选择 Pro 系列。" 标配和顶配也就差一千来块,而且 Pro 系列性能不仅更强,还有后屏可以设置自己喜欢的壁纸,这一点也很吸引人。"

《科创板日报》记者在淘宝、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查询也发现,小米 17 系列各机型在销售表现与供货情况上存在明显差异。从销量数据来看,淘宝平台显示,小米 17 Pro 与 17 Pro Max 的销量已突破一万台,而小米 17 标准版的销售量约为三千余台。

在发货时效方面,京东平台显示,小米 17 与小米 17 Pro 当日 23:10 前下单能够次日到达,而 17 Pro Max 则需等待至 10 月 13 日后才有货源;淘宝平台同样反映出类似的供应节奏,小米 17 与 17 Pro 支持 48 小时内发货,顶配版 17 Pro Max 则需等到 10 月 9 日前才能安排发货。

分析师预警出货量或降 20%,小米回应:有信心订单增于上一代

29 日下午,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就小米 17 系列销量情况发文表示:" 据行业调查显示,小米 17 系列的出货量将大幅下降约 20%,原定目标约为 1000 万台。如果未来定价或市场营销没有进一步提升,17 系列的总出货量可能会低于 15 系列的约 800 万台。"

其分析认为,销量下调主要由于标准型号的需求低于预期。在预期中标准型号将占 17 系列总销量的 50-55%,但上市后销量仅为 15%-20% 左右。此外,小米 17 标准款表现不佳的一个关键原因是,苹果 iPhone 17 标准款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强于预期。

对此,小米手机部总裁卢伟冰发文表示,由于上代 1TB 版本销量比例比较低,这一代的 1TB 版本虽已完成但并未上市。为响应用户需求,将于 10 月 5 日开始交付该款式,这对标准版首销产生了一定影响。" 小米 17 系列有信心销量会比上代小米 15 系列更多。" 其强调道。

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很快便转发了此推文,并表示:" 目前没有任何缩减订单的计划,因为新增了小牧 17 标准版的 16GB+1TB 版本,加之 17Pro 系列加单,产品的结构配比会发生变化,整体的产品订单会较上一代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小米 17 系列正式发布前,市场便对小米改名 " 碰瓷 " 苹果的举动质疑不断。此前在雷军相关微博评论区下,不少米粉便直呼其 " 缺乏品牌自信 "。甚至有用户直言道:" 希望小米有自己的主见、自己的想法,不要什么都跟随别人,这样真的没有任何意义。"

小米 17 系列正式上市后,又因其宣传手法引起不小争议。有用户指出,官方海报中将小米 17 Pro 系列称为 " 逆光之王 ",但在海报右下角却有一行不显眼的小字注明 " 逆光之王是产品设计目标 "。这一做法被部分用户质疑是在玩弄 " 文字游戏 ",未能如实传递产品信息。

从发售前的命名争议,到发售后的 " 文字游戏 " 质疑,再到如今标准版与 Pro 系列 " 冰火两重天 " 的市场表现,小米 17 系列自亮相之初便始终置身于舆论的漩涡。

面对分析师对出货量的看淡与市场真实存在的结构性分化,小米虽通过订单调整与积极回应产品情况,但关于小米 17 系列整体前景的评判,市场的真实反馈仍在持续累积之中。

相关标签
科创板日报

科创板日报

上交所科创板电报,股市行情报道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