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北方网 1小时前

天津市第十届国学文化节在文庙启幕

9 月 28 日上午,天津文庙博物馆里一派尊师重教、崇德尚文的浓郁氛围。在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 2576 周年之际,由市文化和旅游局、南开区政府、南开区政协主办,天津戏剧博物馆文庙博物馆管理办公室承办的天津市第十届国学文化节在该馆开幕。专家学者、学校师生、孔子后裔等共聚一堂,以一场庄重的祭孔大典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后,本届国学文化节还将举办展览、讲座、研学等多元主题活动,在古建筑群的沉浸式文化体验中推动文化传承发展。

国学文化节开幕式伊始,与会人员致《祭孔子文》并向孔子敬献花篮,以庄严仪式缅怀大成至圣先师。随后," 乙巳年天津文庙秋季祭孔典礼暨乐舞表演 " 正式开始。祭孔表演人员均身着古代汉服,以初献、亚献、终献的 " 三献礼 " 礼敬至圣先师。由天津市崇化中学学子带来的表演,依照古制礼仪呈现祭孔 " 六佾舞 "。礼、乐、歌、舞四位一体的祭孔典礼,传承华夏礼乐文明。津门学子还现场吟诵《鹿鸣》并伴以舞蹈,表达对孔子及儒家文化的尊崇,体现出年轻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开幕式后,天津科技大学学生刘楠深有感触地表示,祭孔大典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深深的民族自豪感,而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也是一种内涵提升的滋养。来自越南的留学生金竹高兴地说:" 我喜欢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今天的活动是个很难得的体验,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据介绍,此次国学文化节将一连多日举办丰富的活动。其中," 八音和鸣 弦歌不辍 " ——天津文庙祭孔乐器展已同步在文庙博物馆开展。展览精心遴选馆藏文物中的祭孔乐器,系统梳理天津文庙祭孔乐舞的发展,以 " 八音 " 为脉络,解读 " 金之韵 " 编钟、镈钟," 石之音 " 编磬、特磬," 丝之雅 " 琴、瑟," 竹之清 " 笛、排箫、篪," 革之鸣 " 建鼓、应鼓、鼍鼓、搏鼓、鼗鼓," 木之朴 " 柷," 匏之润 " 笙、敔," 土之厚 " 埙的文化内涵,传递祭孔乐器传承的儒家礼乐文化。

此外,本届国学文化节还将举行青少年沉浸式传统文化研学活动,为在校学子举办 " 入泮礼 "" 成人礼 ";举行中秋节主题经典诵读会,在中华经典诗词的美感中共度佳节;举行二十四节气寒露茶会,节气诗朗诵、书法作品展示、茶艺表演等内容;" 国学大讲堂 " 公益讲座则邀请专家学者讲述 " 天津人文的由来 "" 崇化学会的前前后后 " 等内容。

天津戏剧博物馆文庙博物馆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天津文庙是承载厚重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在这里举行庄严的祭孔大典,是对孔子所代表的民族先哲思想的缅怀纪念,也是对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新时代传承。今后将继续挖掘研究馆藏资源,释放文博文化活力的同时,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蓬勃生命力。(记者 刘莉莉)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