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哈萨克斯坦,天气开始转凉,阿斯塔纳轻轨项目的车站、车辆段一派如火如荼的忙碌景象,工人正利用冬天到来之前的宝贵施工期抢抓进度。
阿斯塔纳南郊的中建六局轻轨项目部,一个被小伙伴们叫做 " 营地 " 的地方,活跃着来自中国或哈萨克斯坦的一批年轻人。他们有的是 95 后,有的是 00 后,朝气蓬勃,给整个项目部带来了青春的活力,他们用富有智慧和创造力的工作,保障着项目各个环节的正常运转和顺利推进。
数小时内说服对方的 " 社牛 "
" 看那个视频了吗,里边最爱说的那个就是我。"" 我属于气氛调度组。" 几乎每个初次见到崔紫文的人,都会被她阳光活泼的个性所感染。
崔紫文老家在黑龙江大兴安岭,目前是哈萨克斯坦国立欧亚大学的一名在读博士,她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中建六局阿斯塔纳轻轨项目部的外联兼翻译。精通俄语,再加上 " 社牛 " 的属性,让她成了中方和哈方人员沟通的 " 桥梁 " 和 " 润滑剂 "。
她入职后不久,轻轨车辆段迎来开工,就在开工仪式的前一天,项目部发现忙得还没顾上跟当地主流媒体对接。车辆段开工是轻轨建设历程中的一个大事,更是中国企业树立形象、赢得信任的一个好节点。时间只有不到 24 小时,怎么办?
作为 " 外联 ",崔紫文迅速进入角色,档期紧张,她扮演起 " 双线通讯员 ",一方面快速为中哈双方团队准备了一份简洁明了的项目背景说明和采访要点,确保信息传递零误差;另一方面,站在新闻媒体的角度,详细提炼本次报道的独特新闻价值和公众关注点。电话、邮件、即时通讯工具齐上阵,几个小时内,崔紫文成功说服了两家媒体,高效敲定了所有拍摄细节,为第二天的仪式报道做好了准备。
开工仪式当日,她全程陪同,现场协调采访,精准对接,确保中方代表的观点被准确传达。最终,当天就有 3 篇深度报道在主流媒体平台发布,总阅读量迅速突破 20 万。这些报道不仅展示了项目的顺利推进,更传递了中哈合作共赢的积极信号。在当时把崔紫文招入麾下的项目执行经理纪成龙看来,在和当地高校、社团、媒体沟通方面,似乎就没有这个中国姑娘 " 搞不定 " 的事。
崔紫文住在阿斯塔纳市区,租住在当地女房东萨乌莉亚阿姨家里。时间久了,她们不仅成了朋友,更成了一对亲密无间的 " 跨国母女 ",女房东经常给崔紫文这位 " 中国女儿 " 做爱吃的炸鱼,而每次崔紫文回国后返回阿斯塔纳,也会给她这位 " 哈萨克斯坦妈妈 " 带一大堆中国礼物。
美食、风景、人文、项目进度……崔紫文是一名网络博主,她把自己的见闻感受记录下来,分享到社交账号上,引起广大粉丝的广泛共情。在 " 营地 " 的板房里,崔紫文告诉记者,公司正在建设阿斯塔纳轻轨,她本人也像一座桥梁或窗口,一座沟通的 " 桥梁 ",一个让中哈双方人员互相了解的窗口。
想到中国转转的 00 后姑娘
生于 2002 年的吾尼尔阿和崔紫文同在一个办公室。和崔紫文 " 自来熟 " 的外向性格不同,吾尼尔阿就是一个略带安静甚至有些腼腆害羞的哈萨克姑娘。
大学毕业后,会讲中文的吾尼尔阿先入职了一家中国驻哈萨克斯坦企业,今年上半年,她来到了中建六局的阿斯塔纳轻轨项目部,在办公室承担行政事务工作。
住在阿斯塔纳市区,每天坐公交车上下班,从住处到 " 营地 " 单程大约需要一个多小时,每天 6 点多她就要起床,吾尼尔阿并不觉得这个通勤时间有多辛苦,反而她很喜欢这样的工作节奏。她说跟中国同事在一个办公室,半年下来,她觉得自己学习了很多,成长了很多。
中国公司在哈萨克斯坦承建基建项目,需要大量从国内组织施工人员到当地务工,这些人员的签证和在哈国的居留和相关劳务资质等手续办理,便是一项极为重要而常态的工作内容。吾尼尔阿的工作便是协助办理此类业务。
第一次,一位 " 师父 " 带着她走了一遍办事窗口单位和大致流程,第二天,吾尼尔阿独自带领工人去现场办理,第一次独立办业务,年轻的吾尼尔阿心里有些打鼓。果然,现场人员劳务合同一项,是前一天 " 踩点 " 时没有涉及的环节,一时间,她有些不知所措。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她摸清了这一环节需要的材料。善于思考的吾尼尔阿后来不断总结,很快熟练掌握了各项流程和办理技巧。
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指纹采集、办理转签、延签、邀请函等各项流程,她都办的得心应手,目前已经协助为数百名务工人员办理了相关手续,小金星(中国同事对吾尼尔阿的称呼)成为中方同事的得力助手。" 我有一个愿望,就是将来能到中国各大城市都去走走看看。" 吾尼尔阿说。
让汽车紧急 " 掉头 " 的物资 " 管家 "
作为重大的基建工程,轨道交通项目需要大量的设备和物资,生于 1998 年的王吉杰来自山东德州,小小年纪的他,已经成了项目部的物资 " 大管家 "。
从主材钢筋水泥,到吊车、挖机等施工设备,从装修装饰建材,到钢结构等各种材料,或从中国筹集,或从哈萨克斯坦当地采购,火车、汽运、空运,一批批的物资源源不断,保障着项目一线的施工进度。特别是从国内采购运输的材料,因为运输距离远,每一单都需要王吉杰团队全程 " 紧盯 ",确保按时运抵施工现场。
今年 4 月,正是车辆段主体施工最紧张的时期,一单钢结构螺栓的物流信息让王吉杰紧张起来。这批钢结构来自上海某工厂,因为发货量大,工厂将钢结构和螺栓分为两单分别发送。走公路汽运的螺栓刚驶过乌鲁木齐,正向霍尔果斯口岸移动。王吉杰发现,按照当时的速度,在钢结构运抵后,螺栓需要七八天后才能到达。而没有螺栓,工人无法进行钢结构加固施工,这样一来,一个小小的螺栓可能造成工期迟滞七到八天。
" 这个损失是不能接受的!" 王吉杰合计。但怎么让一批螺栓快速到达呢?他一查物流详细信息,想出一个对策,让走汽运的螺栓改走空运!这就需要汽运司机载着螺栓掉头返回乌鲁木齐,当时正按计划驶向边境口岸的货运司机得知消息后一脸懵,但还是以最快的速度把一批螺栓运至乌鲁木齐机场,空运发货。几乎没有任何耽搁,首批螺栓、钢结构和工人几乎同时抵达阿斯塔纳轻轨车辆段,没有产生一天的窝工。
王吉杰告诉记者,这批螺栓在国内采购单个价值并不高,从汽运改为空运后,每吨数万元的物流成本甚至超过了螺栓本身的价值,但是这个 " 紧急掉头 改走空运 " 的举措在当时是非常必要的。阿斯塔纳轻轨车辆段主体于今年 7 月完工,目前正按计划推进相关施工节点。
不整改肯定 " 不给过 " 的轴小伙儿
来自新疆的小伙艾力是项目部质检工程师,他每天在 " 营地 " 出现的时间很少,因为他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在各施工点位巡查,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把关。95 后的艾力话不多,却有一副好眼力,而且有一股较真的 " 轴劲儿 "。" 我发现的问题,不整改的话,从我这里肯定是过不了关的。"
标段多,施工类型多样,从车站到区间再到车辆段,从钢筋绑扎的密度、间距,到防水层的铺设,再到预应力张拉,每种施工工艺都有相关的规范和要求,也都需要质量的严格把关和内控,这也是艾力的工作职责。
现浇梁的张拉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施工环节,关系到桥梁预应力结构强度和承重,可以说是 " 重中之重 "。其基本原理是在浇筑混凝土前,在钢筋框架内预埋钢绞线波纹管,待混凝土浇筑完成、达到相应强度后,在两头对钢绞线进行张拉,让整个桥梁结构更加密实、贴合度和强度更高。每一个现浇梁的张拉环节,艾力必亲自到场 " 督战 ",桥梁长度多少,气温多少,张拉的量是多少,他都 " 门儿清 "。
艾力是一名严格的监督者,有时他对规范的执行会让施工人员感到心里 " 不爽 ",但艾力敢于坚持。如果遇到经验丰富的施工班长,甚至会产生争执,艾力也会据理力争,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点。
在一次混凝土浇筑施工中,艾力发现钢筋的间距和规范似乎存在出入,现场测量计算后发现,果然是钢筋间距不符合规范要求,但是施工组长也给出了自己的理由,说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这个施工工艺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不行就是不行,我们应该按照规范来做,必须整改。" 艾力坚持说。最后,艾力把情况上报总工,现场按照规范要求对钢筋间距进行了调整,才继续施工。
(津云新闻记者 陈庆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