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奶,奥特曼对 GPT 的谈论,都跨越好几代来到 GPT-8 了!
最近他在一档节目上,和量子计算奠基人戴维多伊奇(David Deutsch)展开对话,针对两人存在分歧的 "AI 能否发展为具备意识的超级智能" 议题,奥特曼搬出 GPT-8 来试图说服多伊奇:
GPT-8 搞懂了量子引力,还能跟你讲述它是如何做到的——比如它当时在思考哪些问题、为什么决定研究这个领域。但它呈现出的内容,看起来依然只是语言模型的输出,可它确实真的解决了量子引力的问题。那到时候你会认可它吗?
有人可能会争辩说,我们很快就会超越它,并将目光投向 ASI(超级人工智能)。
完整对话整理
节目中,主持人先是问奥特曼 " 你最爱的书真的是戴维多伊奇写的《无穷的开始》吗?",奥特曼做出了肯定回答,接着解释了为什么喜欢这本书:
即使你没有读完整本书,前四五十页就已经非常精彩了。我觉得它极度乐观地解释了,哪怕在有 AI 的世界里,人类依然永远不会缺少可以做的事、可以发挥价值的方式、可以解决的问题和可以探索的未知。
而且它还很精彩地解释了,人类历史中相对简单的发展过程,是如何把我们带到今天这个令人惊叹的境地。
在奥特曼分享完对这本书的看法后,戴维多伊奇随即以线上形式接入了节目。
主持人话锋一转:我记得你和他(戴维多伊奇)在一个问题上有分歧——人工智能是否有可能发展成具备意识的超级智能?他(戴维多伊奇)似乎认为这不可能,而你(奥特曼)觉得是有可能的。或许可以详细说说你们之间的共识与分歧。
奥特曼迅速表示 " 不 care 那个问题,并没有什么分歧 "。
在我的电脑里,我保存了一份清单,记录着那些我原以为不可能实现、但后来却实现的进展。其中一项让我羞于承认,那就是 " 万维网 "。
还有一项是,我曾认为,没有任何计算机程序能在自然语言下,就广泛主题进行开放式对话,除非它是一个 AGI,我更愿意把这种能力称为 " 解释性创造力 "。
ChatGPT 让我错了。
它不是 AGI,但它能对话。这种能力是知识的副产物。
1960 年代的 Eliza 聊天机器人,只能利用你输入的词汇和短语。而 ChatGPT 可以聊任何东西,它依托于庞大的知识体系,这极其有用。对有些人来说,它 " 太有用了 ",他们会觉得自己在和一个人或一个 AGI 对话。就像当年的 Eliza,用户也把它当人一样。
这让我想到一个广泛流传的迷思——图灵测试。
实际上,图灵从未提出过 AGI 的测试或基准。他的 " 模仿游戏 " 并不是一个测试,而是一个思想实验,用来击碎 " 机器不能思考 " 的直觉。事实上,并不存在所谓的基准,因为一个真正通用的智能,必须有能力选择保持沉默。
这本身已经说明,现有的方法无法造出 AGI。
现有系统可以也必须用基准来衡量。
反过来讲,如果某个事物给出了一个全新的解释,你根本无法测试这个解释是它自己创造的,还是人类创造的——即便是由你亲自来做这个测试,也做不到。用爱迪生的话来说,智能里有 " 灵感 " 的部分,那只有人类能做到;还有 " 汗水 " 的部分,那是机器能帮我们解放的。
那既然没有测试基准,我们怎么知道人类是通用智能呢?答案是通过 " 讲述自身的故事 "。
人类的思考,并非机械地将动机转化为行动、将提示词转化为输出,而主要是 " 主动选择动机 " 的过程。就像科学研究并非从数据中提取理论,而是发现问题、提出解释性猜想,然后对猜想进行批判和验证。
那么你如何判断某个东西是不是在这么做呢?其实未必总能判断。有时你确实只是在和一个机器人聊天。
但是如果没有任何解释能说明你自己是机器人,或者人类整体是机器人,那么合理的假设就是 " 我们不是机器人 "。
有些人喜欢质疑,爱因斯坦是不是真的创造了相对论,还是只是把各种现有观点东拼西凑、机械组合出来的。我们知道他创造了它,因为我们了解他的 " 故事 " ——他当时在解决什么问题,以及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
就像我们知道,萨姆 · 奥特曼不需要写任何代码,却让 ChatGPT 从技术概念变成了实际产品,成为一种现象级存在。他靠的是直觉,还有那种 " 认定这是人类下一步该尝试的正确方向 " 的魄力。
目前还没有任何程序能让计算机拥有这样的直觉,至少现在还没有。
听到这里,奥特曼忍不住想要反驳了,并且搬出了 GPT-8:
你提到了爱因斯坦相对论,我非常认同你的看法。我觉得相对论是人类有史以来搞明白的最精妙的事物之一,甚至可以说是最精妙的。而且爱因斯坦有他的 " 故事 ",我们知道他当时在研究什么。
假设几年后,GPT-8 搞懂了量子引力,还能跟你讲述它是如何做到的——比如它当时在思考哪些问题、为什么决定研究这个领域。但它呈现出的内容,看起来依然只是语言模型的输出,可它确实真的解决了量子引力的问题。那到时候你会认可它吗?我知道你会记录自己之前判断错误的事情,我也会这么做。所以,这种情况能说服你吗?
戴维多伊奇:
我觉得可以。没错," 过程故事 " 在这当中至关重要。我也认为这才是判断的关键。
量子计算先驱:戴维多伊奇
戴维多伊奇是牛津大学克拉伦登实验室量子计算中心创始成员、物理学访问教授,同时也是牛津大学沃弗森学院的荣誉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和物理研究所的院士,被认为是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致力于研究物理学中的基础性问题,尤其是量子计算与信息理论,以及建构者理论(constructor theory)。
1992 年,他与澳大利亚数学家、理论物理学家 Richard Jozsa 共同提出 Deutsch-Jozsa 算法,首次证明量子算法相较经典算法具有指数级加速效应,为后续 Shor 算法、Grover 算法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他还写过两本著名的面向普通读者的书:《真实世界的脉络》(The Fabric of Reality)和《无穷的开始》(The Beginning of Infinity)。
戴维多伊奇曾获得的奖项包括 ICTP 狄拉克奖、墨子量子奖、2 科学突破奖的物理学奖、艾萨克 · 牛顿奖等。
参考链接:
[ 1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Z22AJmuKKQ
[ 2 ] https://x.com/rohanpaul_ai/status/1971884939667738838
[ 3 ] https://www.daviddeutsch.org.uk/
一键三连「点赞」「转发」「小心心」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 完 —
专属 AI 产品从业者的实名社群,只聊 AI 产品最落地的真问题 扫码添加小助手,发送「姓名 + 公司 + 职位」申请入群~
进群后,你将直接获得:
最新最专业的 AI 产品信息及分析
不定期发放的热门产品内测码
内部专属内容与专业讨论
点亮星标
科技前沿进展每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