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人》算是内娱 " 毕业不失业 " 的金字塔顶尖,很多选手不仅在台上一展风采,在其他地方亦是发光发热。
今天就来唠一唠,《喜人》凭啥达成这么高的就业率?
我们号一直有大量的《喜人》综艺粉,但是我真的没想到,辛芷蕾和我,除了都是女性之外还有一个共同之处:
喜欢《进化论》。万万没想到,我和影后是同担。
团长们都是老熟人了,可汗大点兵,全都是老将。逐亚、酷放、胖达人、四士、某某某……
还有新组合张兴朝和李嘉诚(确实叫李嘉诚)的超级无厘头喜剧,当棋盘翻过来是张呈那张油菜花田里的王子艺术照时,我只能说,呈,你也是来参加脱敏治疗了。
在看首播之前,我一直很难想象,是什么样的小队能和土豆吕严这样的抽象团长默契起来。结果是,原来抽象这种东西是一种天赋,双向奔赴的病情根本不需要语言交流。
传统的五子棋就是把五个子连成一条线好无趣好无聊而技能五子棋就是在传统的五子棋加入技能好好玩要爆了技能五子棋飞沙走石技能五子棋力拔山兮!!!
还有健身小有所成的雷子,贡献了一段动作戏,这个警局布景大家有没有觉得很熟悉?也是老演员了。
很多综艺会面临一个问题:
如果选手只是 " 节目限定 ",那么节目结束了,参与者就会变毕业即失业。在以往的竞技类节目里,这样的情况不要太多,每年都有大量的陪跑。
但《喜人奇妙夜》,绝对是综艺领域的意外。
我愿称《喜人》系列是内娱 985211,金字招牌,名校严选,在《喜人》系列能获得大众认可的选手,基本都是 " 保就业 "。
《喜人》作为剧场舞台类型的设定,自然晚会类工作邀约是直通车的。
单是今年春晚,不光有《虎父无犬子》的改编,还有小婉管乐闫佩伦的《借伞》改编,还有某某某的节目……
另一个赛道,则是常规的传统影视业。
要么,是完全不使用喜剧标签当演员,比如闫佩伦在《我的阿勒泰》里扮演了护边员朝戈,很多路人观众觉得,他像从草原哪个屯里现场揪出来的,身上毫无在《喜人》时期的影子。
告别 " 龙傲天 " 的张哲华,开启了演员的多重宇宙,可以做勤劳朴实打工人,也可以是晋江偶像剧男主,还有都市爱情剧里的百万年薪的程序员。
要么,是合理利用 " 喜人 " 的特性,演剧中有搞笑担当的角色。
这里我一定要表扬江东鸣里的 " 刘备 " 陈天明。" 皇叔 " 接到了最近几年为数不多评分过 8 的剧集《天行健》里,男 4 这个角色,一个油嘴滑舌的古董商。
这也是《喜人》作为喜剧类节目,却和其他类型的综艺的 " 就业走向 " 非常不一样的地方——
很多观众会觉得脱口秀和《喜人》的 sketch,是同一类型的喜剧表演:演员生活感比较强、专注舞台、节目篇幅短小精悍。
但实际上,脱口秀演员打入影视圈,多数是继续承担 " 玩梗 " 的功能性。
比如志胜的古装,往往是插科打诨;杨笠演仙女,台词仍然是主要起到一个笑 skr 人的作用。
还有付航、童漠男、漫才兄弟的试水……仔细观察,还是会发现,虽然看似一个路子,实战中,表演法存在很大的区别。
她成功地将脱口秀演员身份转化为演员身份,在《故乡别来无恙》等作品中证明了表演实力。
当然,脱口秀演员也有他们的绝对舒适区:综艺。
他们几乎适配所有类型的综艺,李雪琴和徐志胜现在已经成了《桃花坞》的灵魂人物,全程 talking 的《毛雪汪》,因为李雪琴这张嘴和哲学脑变成了宝藏综艺。
自打一喜开始,喜人的作品统称为 sketch(素描喜剧)——类似《周六夜现场》的形式,节目时长比较短的喜剧作品。
而脱口秀这种形式,源自西方的 Stand-up comedy,用观点和梗与观众互动,香港的黄子华,内地的李诞黄西都是比较早的一批演员。
从形式来说,sketch 需要浓烈的角色塑造、演员之间的协作、非常饱和密集的笑点,不同于脱口秀 " 段子 ",sketch 是带有完整叙事或者丰富情感故事线的喜剧。
这也注定,演 sketch 的演员,肯定需要扎实的表演基本功。
" 逐梦亚军 " 的《最后一课》里,蒋龙演的僵尸 npc,中间有不少 " 炫技 " 的表演。"2012 级最优秀的毕业生 " 这个梗虽然是玩笑,可事实恰恰是,想演好这种舞台短喜剧,光靠剧本是不够的,必须得演技到位。
这种 " 呈现型叙事 ",多数是 mix 了真实的情感内核和虚构的角色情境,喜剧的内核不一定是悲剧,但可以是哲学。
为什么脱口秀演员转型影视,会相对吃力一些?
因为脱口秀本质是一种 " 讲述型叙事 ",主打演员自己的的语言智慧和观点。
《喜人》系列选用小队模式参赛、团队竞争模式,也是基于 sketch 本身就是一个微观剧组。
一个参赛组里,需要表演指导、编剧、演员,经多次的试演反复敲定舞台上的身体表现力,和观众对该情景的反应。虽然选手们会吐槽节目组像是 " 喜剧监狱 ",可在 " 集体坐牢 " 时,也获得了上大师课的机会。
少数头部有 " 选本子 " 的机会,不过想尽最大可能地发挥自己想要演的内容,只有自编自导自演,不然,还是限制在限定的剧本框架里。
而《喜人奇妙夜》,是允许演员自己创作的。
观众有时候会看到一个蛮不可思议的现象,传统影视演员演 sketch 或许不会那么好笑,可是 sketch 演员演传统影视,反而适应性极强。
我相信《喜人》系列有那么多广泛的业内粉,并不是一种巧合,而是这个节目确实具备很强的 " 回归表演 " 的特性,从业者自然会爱不释手。
即使不赋予任何行业意义,只是从纯观众的视角来说,短喜剧,不落俗、有思考、不说教、很好笑,那就是很值得看的节目!在喜剧综艺里,它就是像欧豪在海清心里一个地位!
综上:Sketch 喜剧 vs. 脱口秀喜剧差异
米未做喜剧这么多年,情怀之外,还有技术。
《喜人》系列最初以新鲜感突围,就像短视频冲击社交平台、101 系杀入内娱一样,胜在 " 观众没吃过 "。
但热度退去后,它反而持续吸粉、不断 " 被考古 ",演员们也纷纷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这早已超越简单 " 玩梗 " 的层面。
作为一档 " 原生家庭节目 ",《喜人》给演员奠定了表演 + 创排为一体的工作法,节目价值远超喜综的定位,而成了非常优秀的创作型演员孵化器。
从一开始没什么观众关注的冷门综艺,大批毕业生上春晚被全国了解,《喜人》系列不知不觉已长成了防护林——
持续为行业输送新鲜血液,源源不断给晚会、电影、网剧提供生命力,它默默生长,却真正回归了 " 文化创作 " 的初心。
今天的深夜话题是:
你最喜欢哪位 " 喜人 "?
来评论区说说吧 ~
上一篇:
拓展阅读:
你的小仙女 E 姐,爱喜人的碧雕
值日生:菜籽 / 本可爱 美术:阿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