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爱搞机 09-25

立正唱征服,大疆 Osmo Nano、影石 GO Ultra 对比评测:大战 Action 5 Pro

大疆 Osmo Nano 穿戴相机,在 9 月 23 日晚突然发布。这台搭载1/1.3 型传感器、4nm 工艺主控、最高支持 4K 120fps 录像的穿戴相机,竟然只卖 1998 元起(比友商便宜 600 元),国补后 1698 元起(比友商便宜 900 元)。

阿珍 大疆这次,是来真的。

因为 " 留给中国队的时间不多了 ",这次只来得及搞省流版。没想起来的部分,我们直接在评论区的问答里完成吧。

低情商:偷懒等评论

高情商:评论区共创型评测

温馨提醒:结论就在开头

【大疆 Osmo Nano】大概规格:

1/1.3 型,豪威 OV50H 传感器,5000 万像素,1.2 μ m,最高 13.5 档动态范围。最高可拍 3550 万像素照片;

F2.8 超广角镜头,143 度视角(传感器、镜头规格和视野大小,都弱于影石 GO Ultra);

镜头焦距 3.33mm(虽 exif 信息和 Action 5 Pro 一致,但因为镜头成像圈更小,实际视野要小半圈);

4nm 工艺的主控,最高支持 4K 120fps 录像,以及 4K 60fps 的 HDR 视频,支持 10bit 的 D-Log M 输出(录像规格远超影石 GO Ultra);

单相机 52 克重、多功能无线图传模块 72 克重;

裸机 10 米防水、1.96 英寸触屏 OLED 屏幕、支持 WiFi 6 和 USB 10Gbps 传输、可以双 DJI 麦克风直连;

相机和图传模块,都可以在 20 分钟充到 80%;

可插内存卡,但也自带了 64GB 或 128GB 的存储。

热门问答

大疆 Osmo Nano 和 影石 GO Ultra 怎么选?

单纯考虑性价比的话,闭眼就是大疆 Osmo Nano,差价 600 元起步。万一能用国补,就是 900 元差价了。

两者的 4K 录像的续航差不多,使用体验没有很大分别,甚至画质都是 " 五五开 "。不考虑价格的话,看下面的各个子项目排名,按自己的权重选:

影石 GO Ultra 胜在视角大、暗光夜景表现更强、发热控制明显更好。

大疆 Nano 胜在灯光场景、4K 60fps 录像更强、有 4K 120fps 录像。

选哪个版本好?

64GB 版本即可,反正可以插卡。

要买什么配件?

普通用户,什么配件都不用买,甚至内存卡都可以不买。64GB 版可用 48GB,1、2 天的短途旅行都未必能用完。

出厂的配件已经很齐全。想玩的话,直接去海鲜市场掏 Action 的各种配件,便宜又大份。

大疆 Nano 机身和图传模块底下的接口↓,和大疆 Action 系列运动相机、大疆 Osmo 360 全景相机都是通用的,而且是双向都可以吸上去,非常环保,好评!

可以代替运动相机吗?

只能部分代替。

穿戴相机,是最适合社恐们的相机形态。它可以夹帽子上、吸在胸前、扔在瓶子里 / 碗里 / 洗衣机里、粘在滑板 / 球拍上,各种奇奇怪怪的、大胆的机位都可以用。

而穿戴相机品类的最大缺点,是单体续航偏短 + 容易过热,画质 / 录像规格弱于传统运动相机、无法直播,这些倒算是其次了(Action 老机型的用户,还是得继续守 Action 6 Pro)。

如果平时只是 10 来分钟左右的短时间 4K 拍摄(长时间拍摄,得降到 1080P 才没那么容易过热),那穿戴相机可能会比运动相机更好用,玩法更多。

↑左侧是影石阵营的 Ace Pro 2、GO Ultra、X5 ↑

↑右侧是大疆阵营的大疆 Nano、Action 5 Pro、Osmo 360 ↑

" 运动相机 " 现在有 3 个类别,术业有专攻,谁也没法完全替代谁,要按需选择:

穿戴相机 Nano 系列:小巧,可以去刁钻的机位,适合拍第一人称视角的画面,有分体的远程无线图传 + 远程控制(10 米内);

传统运动相机 Action 系列:均衡耐造的万金油,4K 录像不过热;

全景相机 Osmo 360 系列:全景拍摄,Vision Pro 搭档,拍摄时无需构图(可以理解为背靠背的两台运动相机合体)。

提前总结

我们直接按照项目来排名,大家根据自己看中的项目,自行定义不同项目的权重。

【性价比】大疆 Nano > 影石 GO Ultra

大疆 Nano 的 64GB 版 1998 元,128GB 版 2298 元;

国补后是 64GB 版 1698 元,128GB 版 1953 元。

大疆 Nano 基础售价就比影石 GO Ultra 低 600 元,再加上国补的 buff,差价已经去到 900 元,还能怎么说——性价比无敌。

【相机硬件配置】影石 GO Ultra > 大疆 Action 5 Pro >大疆 Osmo Nano(从传感器到镜头,都是影石要强一点);

【录像规格】大疆 Action 5 Pro > 影石 GO Ultra > 大疆 Osmo Nano(大疆的主控明显更强,大疆 Osmo Nano 比影石多了 4K 60fps HDR 模式和 4K 120fps 模式,录像规格只是稍弱于 Action 5 Pro)

【视角大小】影石 GO Ultra > 大疆 Action 5 Pro >>大疆 Osmo Nano(在 4:3 模式时,其实大疆 Osmo Nano 的视角完全够用,但在强制 16:9 的夜景模式里,纵向视角就比较吃紧了)

【拍照】影石 GO Ultra(胜在视角和暗部动态范围更大)≈ 大疆 Osmo Nano (高像素模式表现更强) > 大疆 Action 5 Pro(大哥的拍照竟然打赢小弟,想不到吧)。

【4K 60fps 录像】大疆 Action 5 Pro > 大疆 Osmo Nano(主要是画面移动时,物体的畸变控制不如自家大哥) > 影石 GO Ultra (毕竟影石 GO Ultra 的 4K 60fps 模式没有 HDR)。

【4K 录像】

白天 / 光线较好的场景:除了视角大小,3 台机器的差别不大。

灯光场景:大疆 Osmo Nano ≈ 大疆 Action 5 Pro > 影石 GO Ultra

(Nano 主要是动态范围、锐化力度、对比度都稍高,会更讨喜一点,但早点控制不如 Action 5 Pro。影石 GO Ultra 在正常的灯光场景就得开夜景模式,只能 16:9 的画幅,纵向视野会吃亏一点)。

暗光场景:大疆 Action 5 Pro > 影石 GO Ultra >> 大疆 Osmo Nano

【4K 30fps 录像续航】大疆 Action 5 Pro >> >> 影石 GO Ultra >> 大疆 Osmo Nano

就算是压力翻倍的 4K 60fps 录像,大疆 Action 5 Pro 都能连录 1.5 小时,续航肯定吊打所有穿戴相机,输给它不丢脸。

大疆 Osmo Nano 的 1080P 24fps 长续航模式,续航明显强于影石 GO Ultra(90 分钟 vs 70 分钟);

但在4K 4:3 30fps 录像时,两者续航很接近,影石甚至还会稍稍强一点(但不多)。

大疆 Osmo Nano 热得更快,但温控线会高 " 一坤度 " 左右。

【发热控制】大疆 Action 5 Pro >> >> 影石 GO Ultra >> 大疆 Osmo Nano(我们这里是 4:3 的 4K 30fps,压力会比 16:9 更大)

直到现在,大疆 Action 5 Pro 都还是温控最好的运动相机,4K 30fps 录到没电都不会过热,输给它不丢脸。

穿戴相机那小身板,肯定容易过热的。

室温 28 度,影石 GO Ultra 可以坚持 41 分钟,大疆 Osmo Nano 在 19 分钟就过热了(可能因为 GO Ultra 的比表面积更大?GO Ultra 的面积更大," 摊得更薄 ",更有利于散热)。

想不过热或延迟过热,建议改成 8bit,甚至是调成 1080P 模式(运动时,有点风就还好,但如果是夏天户外静止状态,过热速度会大大加快的)。

【充电速度】

接电源时:影石 GO Ultra > 大疆 Osmo Nano。

只有拓展舱 / 图传模块给相机供电时(统一是开机 + 息屏状态充电):大疆 Osmo Nano >> 影石 GO Ultra (影石不会完全充满,会特意给拓展舱留电量)↑。

外观对比

帽檐夹(右下角那个)也是磁吸的,这个好评。

大疆 Osmo Nano 的标准套装↑,出厂就已经有磁吸帽夹、磁吸挂绳、保护壳、双向磁吸球头组件等配件,甚至还配了一条万元手机们都不舍得配的 USB 10Gbps 数据线。

拧下镜头保护盖↓(大疆的麦克风、扫地机,也是类似的 " 透明探索版 " 造型)

套上硬质的出厂保护壳↑,多少有点像蝙蝠侠 / 小黑人小黄人的感觉。

套上保护壳也不会影响 USB 10Gbps 的超级传输速度,这个简直牛逼。

只是没想到,保护壳只保护侧边——镜头是微微外突一点的,但保护壳的镜头部分和原机身持平。如果镜头面落地,就算戴壳也会扑街……

左影石 GO Ultra,右大疆 Osmo Nano ↑↓ (看 logo,你以为它应该是竖放的,但其实默认状态是横放的。竖放时,拍的就是竖屏视频)

左影石 GO Ultra,右大疆 Osmo Nano ↑↓

第一排,影石 GO Ultra、大疆 Osmo Nano、大疆 Action 2 ↑↓

第二排,影石 Ace Pro 2、大疆 Action 5 Pro ↑↓

拍照对比

从恐龙时代传下来的规矩——先看视角↓:视角最大的是影石 GO Ultra,然后是大疆 Action 5 Pro,最后是大疆 Nano。

等比显示↓,Action 5 Pro 是 4000 万像素照片,大疆 Osmo Nano 是 3550 万像素照片(其实和 4000 万像素差不远),影石 GO Ultra 是 5000 万像素(只有影石能完整覆盖整个传感器)——单从这里,就已经能预测它们在拍照部分的细节排名。

画面水平线,最左侧区域(边缘画质对比,3 台机器都有一定程度的边缘紫边,但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画面水平线,最右侧区域(边缘画质对比)

拍照对比,场景 1,全局与中央放大 ↑↓

中央右上侧放大 ↓

拍照对比,场景 2,全局与中央放大 ↑↓

拍照对比,场景 3,全局与中央放大 ↑↓

拍照对比,场景 4,全局与中央放大 ↑↓

拍照对比,场景 5,全局与中央放大 ↑↓

拍照对比,场景 6,全局与中央放大 ↑↓(影石的动态范围明显大很多,毕竟是更新、更强的传感器)

拍照对比,场景 7,全局与中央放大 ↑↓

拍照对比,场景 8,全局与中央放大 ↑↓

拍照对比,场景 9,全局与中央放大 ↑↓

中央右下侧放大↓

拍照对比,场景 10,全局与中央放大 ↑↓

4K 录像对比

统一使用最大视角 + 默认的中等 / 标准防抖↓

和拍照时的情况一样,影石 GO Ultra 的视角,比 Action 5 Pro 都大一点,大疆 Osmo Nano 的视角最小。

录像对比,场景 1,全局与中央右上放大 ↑↓(4K 30fps 和 4K 60fps 对比)

大疆 Osmo Nano 和 Action 5 Pro 的 4K 60fps 都是有 HDR 的,所以白天时,对比 4K 30fps 的画质变化不大。

而影石 GO Ultra 只有 4K 30fps 及以下有 HDR,4K 60fps 的模式会明显弱于 4K 30fps。

中央放大↓

录像对比,场景 2,全局与中央右上放大 ↑↓ (大疆 Osmo Nano 的锐化有点亿重)

录像对比,场景 3,全局与中央放大 ↑↓

录像对比,场景 4,全局与中央放大 ↑↓ (4K 30fps 的普通模式与夜景模式对比)

录像对比,场景 5,全局与中央放大 ↑↓ (4K 30fps 的普通模式与夜景模式对比)

在光线还行的灯光场景,大疆 Osmo Nano 开不开夜景模式的分别不大。

影石 GO Ultra,在光线变差时,画质下降很快,灯光场景都闭眼选夜景模式↓

像对比,场景 5,全局与中央放大 ↑↓

录像对比,场景 6,全局与中央放大 ↑↓

录像对比,场景 7,全局与中央放大 ↑↓ (4K 30fps 的普通模式与夜景模式对比)

录像对比,场景 8,全局与中央放大 ↑↓ (其实大疆 Osmo Nano 的测光最接近肉眼所见,另外两台都是夜视仪风格。但论降噪,确实是偏弱)

录像对比,场景 8,全局与中央放大 ↑↓

(如果光线继续变差,大疆 Osmo Nano 和另外两台机器的差距还会继续拉大。Action 5 Pro:你大哥还是你大哥)

配件与重量

磁吸挂绳可选两个方向↑

大疆和影石的磁吸挂绳,左侧是影石 GO Ultra 的,右侧是大疆 Osmo Nano 的↓

磁吸挂绳 + 可调角度的磁吸帽檐夹的效果↑

在 1/1.3 型级别传感器的运动相机 / 穿戴相机中,大疆 Osmo Nano 是最轻的,就算戴上壳,也比 Action 5 Pro 轻。

单相机便携性最好的,其实是影石 GO Ultra(更薄,塞口袋不激凸)。

但如果是拓展舱 / 图传模块合体状态,那大疆 Osmo Nano 会更舒服(合体后更扁平,轻松进出各种口袋)。

温馨提醒:结论在开头部分。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