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北方网 1小时前

打开中国家庭的“生活盲盒”:“汉语桥”小客人的暖心一日

9 月 22 日,第五届 " 汉语桥 " 世界小学生中文秀的选手们,走进中国小学生家庭。这场充满烟火气的家庭互动,让不同国度的孩子相遇,在温馨日常里悄然种下跨国友谊的种子。

来自新西兰的奥丽和妈妈一同来到天津市和平区岳阳道小学学生冯语桥家中。刚进门,语桥和妹妹便热情地迎上前,三个孩子相视一笑,初见的陌生感瞬间消融,一段充满童趣的时光就此开启。

厨房里,语桥和妹妹手把手教奥丽包饺子。可从没接触过的奥丽,包出的饺子总是 " 咧着嘴 " 露馅,姐妹俩灵机一动,揪了小面团为饺子 " 补肚子 ",还笑称它们是 " 饿坏了的小胖墩 "。书桌前,奥丽第一次拿起毛笔的姿势像抓着棒棒糖,写出的字歪歪扭扭,语桥轻轻帮她扶正手腕,一笔一画间,默契悄然生长。客厅里,奥丽弹起轻快的钢琴曲,语桥和妹妹随着旋律合唱,琴声与歌声交织成最动听的声音。

最动人的一幕发生在地球仪前:两个孩子趴在地毯上,语桥指着中国天津喊道 " 这是我家 ";奥丽眼睛一亮,指着新西兰奥克兰欢呼 " 我家在这儿 "。两个小指尖在地球仪上轻轻一碰,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与此同时,加拿大选手卢欣言和妈妈来到天津市实验小学王媛玮家中做客。刚一见面,两个女孩就热情地互赠礼物。欣言送上充满加拿大风情的礼物——印有温哥华地图的帆布包和一盒枫糖饼干;媛玮则回赠一件典雅的中国传统马面裙。欣言爱不释手,当即试穿起来,裙摆轻转间赢得一片称赞。

临近中秋,茶几上摆满了月饼、天津麻花等传统点心,欣言和妈妈细细品尝,连连点头。随后,媛玮带着欣言体验了包饺子、剪纸、吹笛子和制作中秋手工灯笼。两个小朋友兴致勃勃,忙得不亦乐乎。

午餐时分,媛玮一家准备了丰盛的中式菜肴,松鼠桂鱼、烤鸭、饺子等依次上桌,香气四溢。席间,欣言开心地表示,已和媛玮互留了联系方式,并热情邀请媛玮一家将来去温哥华做客。简单的话语传递着真挚的心意,跨国友谊在欢声笑语间变得愈发深厚。

在这场短暂的亲密接触中,小选手们不再只是参观者,更是中国家庭生活的参与者。从舌尖到指尖,全方位感受中国文化的温度,可触、可感、可亲。一天的时光虽短,却在这些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理解与友谊的种子。一扇扇家门的背后,是一个个温暖的 " 生活盲盒 ",打开的不仅是中国的日常,更是通往彼此心灵的桥梁。

(记者 赵颖妍 实习记者 房家梁 摄影 戴涛)

相关标签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