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中国,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制造强国,更是走在智造的第一梯队。数十年的时间里,许多产品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突破,这其中就包括显示面板行业。
回看过去二十年的时间里,中国显示面板产业在多家公司的助推下,完成了从 " 缺屏少芯 " 到 " 全球最大面板制造基地 " 的跨越。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大陆显示面板市场规模达 3962 亿元,全球占比 68.2%,在 LCD 领域,已经实现绝对的领先。不仅如此,随着 OLED 面板在手机、平板等终端的加速渗透,中国面板企业在逐渐掌握主动权,并且在高端 OLED 技术上实现领跑,比如天马。
1983 年,天马从深圳起步,是国内首批平板显示企业,既是中国显示产业从 "0" 到 "1" 的见证者,亦是突破 " 缺芯少屏 " 的参与者。最新财报数据显示,天马柔性 OLED 手机显示市占全球第三、国内第二,LTPS 手机显示模组市占自 2018 年起保持全球第一。
OLED 应用加速,中国屏厂掌握主动权
当下,屏幕无处不在,除了常知的手机、PC、电视和平板之外,现如今汽车里的屏幕也越来越多,而屏幕显示的优劣,也往往代表着相应产品的定位。其中,OLED 作为高端显示技术,被用在高端消费电子终端上。比如手机,过去只有高端旗舰机才会用 OLED 屏,显示更清晰更细腻。
OLED 好是好,但是成本价格也高,技术也被国外的三星和 LGD 等引领。不过,这几年,形势发生了变化,随着天马、京东方、TCL 华星等面板厂商的崛起,OLED 面板的价格被打了下来,技术的主动权也转移到中国企业手中,在手机、车载显示等行业加速渗透应用,更多的高端旗舰产品也都选择中国屏。
根据 CINNO Research 统计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全球市场 AMOLED 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 4.2 亿片,同比增长 0.2%,尽管增幅较小,但在全球经济波动、地缘政治紧张及关税政策调整的背景下,这一增长仍凸显了 AMOLED 技术不可逆的替代趋势——其高对比度、低功耗、轻薄化等优势,成为支撑市场发展韧性的核心动力。
分地区来看,2025 年上半年全球 AMOLED 智能手机面板市场中国厂商出货量份额占比 51.7%,同比增加 1 个百分点,稳定占据五成以上份额。其中,天马出货量同比增长 16.6%,市场份额 10.8%,同比上升 1.5 个百分点,国内厂商中出货量及份额均同比上升最大。
手机之外,中尺寸 OLED 也在加速应用,比如平板和车载显示等。在车载显示市场,OLED 因其柔性的特点,不会限制车的结构。Omdia 指出,车载 OLED 市场规模预计将从 2023 年的 4.8 亿美元扩大到 2027 年的 21.8 亿美元。群智咨询(Sigmaintell)也预计,2028 年全球 OLED 车载显示面板出货量有机会达到 900 万片。
此前,天马微电子 OLED 研发中心产品开发部负责人杨康对作者指出,对于车载来说,不管是光学、可靠性、寿命都会比消费类严苛很多,所以 OLED 要把它的显示和可靠性的能力由消费品的能力提高到车规的能力,会带来整个电路架构、驱动架构和器件全部做升级迭代。
国内头部品牌全覆盖,天马加码 OLED 研发制造
可以确定的一点是,随着 OLED 在中小尺寸显示领域的加速应用,未来显示产业的核心竞争也将聚焦于此。当下,国内主流的屏厂均已布局 OLED 产线,并在加速投入建厂、研发技术等。其中,天马是最早一批布局 OLED 技术的屏厂之一,目前在手机、车载领域均可以看到天马的屏幕,比如 OPPO、荣耀手机,这其中既有直板机,也有折叠屏。
根据天马在财报以及投资者活动中公开的信息显示,2025 年上半年研发投入约 15.7 亿,主要应用在柔性 AMOLED 等技术产品,智能手机、车载、IT 等显示领域。在智能手机领域,天马实现了柔性 AMOLED 旗舰手机显示产品在国内头部品牌全覆盖,支持多款旗舰机型首发,柔性 AMOLED 在手机显示收入占比也持续提升。
同时,作者还了解到,火热的三折叠,天马也早有布局,研发出了 G 形态三折显示屏,结构设计为 R2.5mm 双内折,有五块屏幕,对比市面上已有的三折叠还要多两块屏幕。并且,天马三折叠还搭载了 SLOD ( Stacked Layer OLED Device ) 显示技术,相比行业水平功耗降低了 30%,寿命是 Single 的 4 倍以上。天马相关工作人员对作者透露,已有头部国产手机品牌在与其洽谈,共同推进三折叠手机的量产。
高端屏,中国也能定义
当下,除了高端旗舰机,更多的中端机也用上了品质更好的 OLED 屏,这也是天马等众多国产屏厂的机遇。只是,在数量上占优之后,如何在高端实现突破,是中国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而天马微电子董事长成为则认为,高端屏中国也能定义。
日前,面向高端市场,天马推出了全新高端 OLED 技术品牌——天马 " 天工屏 ",主打护眼、高刷以及通透显示。作为这款屏幕的联合研发伙伴,OPPO 副总裁、硬件工程事业部总裁刘畅表示," 携手天马共同打造行业最高的屏幕出厂品质,不仅是产品上的突破,更是一次中国厂商携手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实践。"
在移动互联网深度融入生活的当下,电子设备的高频使用正为用眼健康带来巨大挑战。据悉,天马 " 天工屏 " 将 " 护眼 " 作为底层设计目标,自适应环境光,带来无频闪护眼解决方案,将有害蓝光占比降至 4.7%,并联合 OPPO 推出全场景真 1nit 明眸护眼屏,做到熄灯也护眼、全天都通透。
在显示效果的 " 通透感 " 塑造上,天马 " 天工屏 " 全局高亮度达 2500nits,峰值亮度达 8000nits,广色域覆盖 95% BT.2020,采用自研 " 风车像素 "(Windmill)结构,提升细节显示精度,呈现更 " 通透感 " 的视觉体验效果。
据天马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天马高端旗舰手机屏将统一使用 " 天工屏 " 品牌,并逐步延伸至车载、IT 等领域。" 天马品牌新的使命是希望将天马从传统的‘硬件制造商’转变为 ‘感官体验的创造者’,以天马天工屏为起点,构建起覆盖护眼、显示、交互的用户体验系统,让全球用户看见中国智造的高度。" 天马微电子执行副总裁姜华玮说道。
高端 OLED 的不断向上突围,是天马等中国屏厂再一次在主流显示技术实现反超的标志。不过,技术破局之外,还有很多问题待解,比如说盈利。最新财报显示,2025 年上半年,天马实现营业总收入 174.75 亿元,同比增长 9.93%;归母净利润 2.06 亿元,同比扭亏。而在 AMOLED 业务上,天马还需要继续推进降本,提升盈利水平。(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杜志强,编辑|钟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