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盖世汽车报道,2025 年 1-8 月,上汽集团海外销售达 66.4 万辆,同比增长 2.3%。这一增长表现的背后,离不开上汽集团在海外市场的前瞻性产能布局。
目前,上汽集团已在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关键市场建立生产基地,形成了 " 扎根本土、辐射周边 " 的亚洲本地化制造体系,为全球化战略提供了坚实支撑。
作为南亚地区体量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印度早年间便被上汽纳入全球战略版图。2017 年初,上汽集团收购并改造了通用汽车在印度的 Halol 工厂,用来生产名爵汽车,并实缴资本 292 亿卢比,设立 100% 控股子公司上汽 MG 印度公司。然而,随着印度为保护本土汽车制造业出台高昂汽车进口关税、限制进口车数量等政策,倒逼外资车企深度绑定本土产业链。
对此,上汽集团迅速调整策略。2024 年 4 月,上汽 MG 印度公司以股权转让和增资扩股方式,引入 JSW 等印度本土投资者,将工厂转为合资模式。这一转变不仅让上汽集团精准适配政策导向,更借助当地企业的渠道资源,将供应链响应速度提升。如今,该工厂年产能已达 120,000 辆,成为上汽在南亚市场的 " 稳定器 "。
泰国则是上汽集团辐射东南亚的 " 战略桥头堡 "。作为东南亚汽车制造的 " 黄金枢纽 ",泰国不仅拥有成熟的供应链体系,更依托东盟自贸区实现了区域内整车零关税流通,曼谷港、林查班港更是连接东南亚各国的物流核心。基于这些优势,2012 年,上汽集团与泰国正大集团合资,准备在泰国生产和销售名爵品牌汽车。
合资成立上汽正大后,上汽集团持续推进泰国工厂建设。2014 年 6 月,双方在春武里 Hemaraj Eastern Seaboard 工业园区合作建设的一期汽车装配工厂项目正式竣工,其首款车型 MG 6 正式下线。2017 年 12 月,上汽正大位于春武里府(Chonburi)的合美乐工业园第二工厂竣工投产。2023 年 11 月,位于春武里府的上汽正大工厂首辆本地生产纯电动车下线;同期,上汽还完成了首家电池工厂的开业,设计年产能达 5 万块电池。
在印度尼西亚,上汽集团的布局则彰显了对东南亚市场长期潜力的坚定信心。作为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尼汽车普及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且尤为偏好 MPV 车型。瞄准这一机遇,上汽通用五菱在 2017 年建立印尼工厂,并导入五菱宏光等多款车型。这种深度本地化布局不仅降低了生产边际成本,更为上汽抢占印尼汽车市场先机奠定了基础,更与泰国工厂形成互补,强化了在东南亚的整体竞争力。
欢迎识别下方图片二维码,解锁上汽集团含规划评估在内的剩余 10 家海外工厂 2023-2030 年产能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