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TSA 表示,2018 年以来,已收到超过 140 起关于特斯拉各车型车门卡住、无法打开或其他故障的消费者投诉,其中包括多起因断电后无法开门而导致的伤亡事件。在中国,隐藏式门把手在 20 万元以上的新能源汽车中十分常见,因此 " 特斯拉被调查 " 事件可能波及中国众多新能源车企。
事实上,中国监管部门早已看到了包括特斯拉在内的新能源汽车 " 难用门把手 " 现象。今年 5 月,工信部首次公开征集《汽车车门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意见。有消息称,预计 2027 年 7 月起,我国将全面禁止全隐藏式门把手,仅允许半隐藏及传统机械把手并强制配备机械冗余装置。
17.4 万辆车或面临被召回
NHTSA16 日称,此次调查涉及特斯拉旗下的 2021 款 Model Y 车型,共约 17.4 万辆。这些车辆的电子门把手,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存在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
目前,该机构共收到 9 份相关报告,其中有车主称,他们在下车后被锁在了车外,由于电子门把手失灵导致无法开门,孩子被困在车的后排,他们不得不打破窗户玻璃。
根据初步调查,电子门把手的电池电压过低可能是导致无法正常工作的原因之一。多名报告的车主称,车辆没有显示电池电压过低警告。
" 虽然特斯拉汽车的内部配置了手动开门装置,但被困在车内的儿童很难找到或操作这一装置,而且一些车主也没有意识到这一装置的存在。"NHTSA 调查人员表示。
美国监管部门此次调查将评估特斯拉为门锁供电所采用的方法及其电源的可靠性。根据特斯拉的用户手册,恢复电子锁的电力需要使用外部电源进行多步骤操作。
NHTSA 同时表示,正进一步评估这一问题所波及的范围和严重性,如果最终认定电子门把手问题对车辆构成不合理的风险,相关车辆将面临被召回。
作为隐藏式电动门把手的先行者,特斯拉的门把手频频引发争议。近期发生的多起交通事故表明,隐藏式门把手可能使救援工作复杂化,各种碰撞测试也只考量车内乘员在发生碰撞时的生存能力,并未考虑车内乘员尤其是老人、小孩以及残障人士的逃生难度问题。
目前,特斯拉计划将处于不同位置的电子车门释放装置与手动车门释放装置整合在一起,特斯拉设计总监弗朗茨冯霍尔茨豪森(Franz von Holzhausen)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正在重新设计其饱受安全争议的车门把手系统。他说:" 我认为,把电子与手动解锁功能合并到同一个按钮的设计理念,非常合理,这正是我们正在研究的方向。"
他称,这一决定旨在让乘客在 " 紧急恐慌情况下 " 能更直观地操作车门把手。不过,特斯拉并未就下一步的动作做出回应。
据报道,相关调查涉及 2012 款 Model S、2023 款 Model 3,以及 2020、2022 和 2023 款 Model Y。特斯拉是隐藏式电动门把手的先行者,许多汽车制造商后来都采用了类似设计,因此,车门问题正日益引起汽车安全倡导者的关注,并已引起全球监管机构的注意。
中国把禁止全隐藏式门把手提上日程
虽然隐藏式门把手能降低风阻、提升时尚感与科技感,但增加了消费者的使用难度。当隐藏式门把手处于隐藏状态时,人很难徒手把它抠出来打开车门,紧急情况下可能影响车内人员逃生。
特斯拉、别克、蔚来等车企的工作人员日前就表示,在出现碰撞、着火等事故的极端情况下,车辆如果未能自动解锁,外部救援必须破窗。这意味着,隐藏式门把手设计变相减少了被困人员的逃生机会。
在我国,目前隐藏式门把手在 20 万元以上的新能源汽车中十分常见,很多新势力车企都全系标配隐藏式门把手。
国内监管部门也早已看到了 " 难用门把手 " 现象。今年 5 月,工信部首次公开征集《汽车车门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意见,拟对电动式、隐藏式车门把手的布置、标志、安全功能、结构强度等方面作出规定。
具体内容包括汽车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安装要求,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和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标志要求,电动式车门外把手的防夹要求与试验方法,车门外把手和车门内把手的强度要求与试验方法,以及电动式车门把手的动态试验要求与试验方法等。
《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提出,从救援逃生角度,强化汽车车门外把手在碰撞以及车辆起火等事故场景的安全逻辑,增加机械或者断电保护等安全冗余设计要求,保证断电、碰撞等事故中车门系统能够开启。这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归口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同时,规范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应急式车门内把手易于识别的安全标志,保证标志可见性,从而降低乘员紧急情况下的逃生难度;保证车门把手的结构强度,防止事故发生后门锁操纵机构功能丧失。
近期有消息称,监管部门或将采取更激进措施——本月完成强标草案讨论后,预计 2027 年 7 月起,全面禁止全隐藏式门把手,仅允许半隐藏及传统机械把手并强制配备机械冗余装置。
特斯拉全球市场严重 " 缩水 "
2025 年二季度,特斯拉出现了十多年来最严重的季度销售额下滑,而从今年上半年来看,特斯拉营收、净利润更是双双下滑,全球市场 " 缩水 " 严重。
今年上半年,特斯拉上半年共生产新车 77.29 万台,同比下滑 8%,交付新车 72.08 万台,与去年同期的 83.1 万辆相比,减少了约 13.3%,特斯拉在全球市场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其中,中国市场作为特斯拉全球布局中的重要一环,今年上半年的销量同样出现了下滑。乘联分会数据显示,今年 1 至 7 月,特斯拉在华销量约 43.2 万辆,较 2024 年同期的 50 万辆下滑 13.6%。
在欧洲,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 8 月 28 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尽管今年 7 月欧盟纯电动汽车销量创下近两年来最大增幅,特斯拉在欧盟却遭遇 " 黑色七月 ",销量同比下滑超 40%,连续第七个月呈下降趋势。
数据显示,欧盟市场纯电动汽车 7 月销售量同比上升 39%,但特斯拉仅售出 6600 辆,远低于去年同期的 11465 辆。前 7 个月,特斯拉累计销量同比下降 33.6% 至 11.9 万辆,市场份额萎缩至 9.2%,主要国家如德国、英国、瑞典等跌幅均超 40%。
而大众以 13.3 万辆销量取代特斯拉成为欧洲电动车销冠,比亚迪纯电车型增速达 290.6%,有望年底超越特斯拉。
从营收来看,特斯拉 2025 年上半年总收入为 418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2995 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 468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3351 亿元),同比下滑 11%。汽车业务收入为 306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2193 亿元),同比下滑 18%。
上半年净利润更是跌去 30%,上半年其归母净利润( GAAP)为 23.27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67 亿元),去年同期为 33.48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240 亿元)。此外,特斯拉自由现金流仅为 1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7 亿元)。
虽然如此,特斯拉仍在努力提振市场信心,官方在报告中表示,已在 6 月首次推出更实惠的车型,并计划在 2025 年下半年量产。特斯拉表示,还在继续开发特斯拉 Semi 和 Cybercab,预计将在 2026 年投入批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