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电动星球
作者:思为
8 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再创新高,乘联会公布的零售渗透率达 55.3%,连续 6 个月保持在 50% 以上,另一方面,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这一数字也达到了 48.8%。
新能源正成为大多数中国人的首选,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新能源车希望能够将这份优势转向定位更高的市场,譬如主流轿车与 SUV 市场。
纵观轿车与 SUV 的细分车型月度销量排行榜,我们不难发现,综合能力突出如轩逸、朗逸、博越 L、途观 L 等车型,依旧稳居榜上前十,燃油与新能源的较量仍在继续。
价格更为亲民且空间更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三厢轿车市场,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最早发起攻势的领域,今年 8 月份,比亚迪在这份榜单上依旧稳居前三,但三款车型销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1.59 万起步的小米 SU7 紧紧追赶。
与此同时,吉利银河 A7、星耀 8、零跑 B01、奇瑞风云 A9L 等多款新车型仍处在上市热销期,获得较为亮眼的成绩。
那么,哪些车型获得了 8 月份的中国新能源轿车市场销量排行榜前十名?
我们一起来看看。
本周福利:对话框回复【超充】
可以参与现金红包的抽奖活动。
No.1 比亚迪秦 PLUS:35800 台
8 月份售出 35800 台的比亚迪秦 PLUS,占比亚迪 8 月份 373626 台总销量的 9.5%,但相较于 2024 年 8 月 42765 台,秦 PLUS 销量同比下降 16.3%。
尽管同比表现有所下降,这一成绩即便跳出「新能源」这一动力形式限制,也是不分能源形式的轿车市场销冠。
这款车型售价区间为 7.98-12.98 万人民币(约 1.12-1.83 万美元),除年初受市场起伏影响使得月销量降至 2.5-2.9 万台的水平外,比亚迪秦 PLUS 自 6 月份开始,月销量均超 3 万台,6 月份甚至达到了 38618 台。
年初完成焕新的比亚迪秦 PLUS,除 7.98 万人民币的入门版外,中高配版本皆搭载了 DiPilot 辅助驾驶系统,拥有高快领航、代客泊车、遥控泊车等能力。
混动赋予的续航优势与智能化能力的补强,将比亚迪产品的综合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但同比数据的下降,也证明了市场竞争激烈度的持续上升。
No.2 比亚迪秦 L:25380 台
比比亚迪秦 PLUS 尺寸稍大一些的比亚迪秦 L,8 月份售出 25380 台,同比下降 29.4%,但比 2025 年 7 月的 24490 台有所上升。
作为一款中型轿车,比亚迪秦 L 在尺寸、动力输出、配置等方面表现都要优于秦 PLUS,这款车的拥车门槛也比秦 PLUS 稍高:9.98-13.98 万人民币(约 1.4-1.97 万美元)。
如小鹏 M03、银河 A7、零跑 B01 等挑战者的林立,是比亚迪秦家族在 2025 年遭遇同比下降的主因,与此同时,比亚迪在 2025 年也更为重视方程豹、腾势等中高端品牌的强化以及对海外市场的开拓,寻求持续提高利润率的可能。
No.3 海豹 06:24353 台
8 月份,在纯电版和插混版的共同家加持下,海豹 06 售出 24353 台新车,同比去年仅有插混版本的 40015 台下降 39.1%。
售价 9.98-18.68 万人民币(约 1.4-2.63 万美元)的海豹 06 系列,拥有 DM-i 三厢版、DM-i 旅行版、GT 版、EV 版等多款车型,在今年年初同样升级了具有高快领航、代客泊车等能力的辅助驾驶系统。
至此,2025 年 8 月份中国市场卖得最好的 10 辆新能源轿车中,比亚迪的身影已悉数显现。
比亚迪这三款车型尽管仍牢牢占据前三席位,但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正如我们上文所说的,有力对手的加入与补强,推动了比亚迪部分车型销量的下滑。
而在其后方追赶的车型,在售价、智能化水平、配置等方面相较比亚迪都各有千秋。
No.4 小米 SU7:19848 台
热度依旧、产能提升的小米 SU7 在 8 月份获得了 19848 台的成绩,同比增长 51.4%,以 21.59-29.99 万人民币(约 3.04-4.22 万美元)的成绩,排名 8 月畅销榜第四名。
小米汽车当下的小米 SU7 和小米 YU7 两款车型,除初上市时公布获得 27 分钟 5 万台大定、1 小时 28.9 万台大定等亮眼数字外,该公司鲜少公布两款车型的订单情况。
对于小米汽车而言,其亟需解决的问题在于产能,不少人在期待其后续第二、第三工厂投入使用与爬产后,小米汽车的销量能够更上一层楼。
No.5 特斯拉 Model 3:17739 台
以 Model 3 为例,其在 8 月份售出 17739 台,比 2024 年同期的 18126 台同比微降 2.1%,在 20 万级新能源轿车市场的表现仅次于小米 SU7,表现出顽强的产品力。
这款车型在中国市场的售价为 23.55-33.95 万人民币(约 3.31-4.78 万美元),是中国新能源轿车市场的「常青树」,但随着小米 SU7 的到来,Model 3 的地位遭遇挑战,而人们也在期待特斯拉拿出平价车型,给予人们更多选择。
No.6 小鹏 M03:15333 台
8 月份该车售出 15333 台,相比于 7 月份的 15704 台有所降低,但在正常的销量浮动范围内。
M03 是小鹏主要销量支撑,也是小鹏销量获得快速增长的「功臣」。刚刚过去的 8 月份,小鹏共交付 37709 台新车,同比增长 168.7%,实现交付翻番。
不同于比亚迪,小鹏在 M03 身上有意强化「年轻先锋群体」的标签,无论是从车辆设计、传播上,还是对智能化的强调——最低 12.98 万人民币(约 1.83 万美元)即可拥有全场景辅助驾驶能力,小鹏打出了不同于比亚迪的差异化赛道。
No.7 吉利银河 A7:12078 台
根据吉利银河公布的成绩,银河 A7 在 8 月 8 日至 9 月 8 日这一个月时间里,就已经交付超 1.6 万台,是订单与产能的双赢。
这款插混车型综合续航超 2100km、系统综合功率 238 马力、WLTC 工况下百公里油耗 0.9L,售价为 8.98-12.58 万人民币(约 1.26-1.77 万美元),是银河在主流市场的又一重要产品。
作为吉利汽车新能源汽车战略中承担走量责任的品牌,吉利银河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从 2023 年 5 月 31 日推出第一款车型银河 L7,到 2025 年 6 月 2 日完成第 100 万辆交付,吉利银河成为最快达成百万交付的新能源品牌。
不仅如此,吉利银河 2025 年还剑指年销百万的目标,而这一势头也让它被视为比亚迪的有力竞争对手。
No.8 奇瑞风云 A9L:10243 台
这款新车车长 5m、轴距 3000mm 的中大型轿车,能够提供 CLTC 工况下 260km 的纯电续航、实测成绩超 2500km 的综合续航、峰值功率 475kW + 最大扭矩 854N · m 等能力与使用体验。
奇瑞在中国自主品牌中出海成绩表现突出的,2024 年奇瑞海外销量 114.5 万台,在 260.4 万台的总销量中占比近 44%,而风云 A9L 也将会在 2026 年第一季度,在全球市场上市。
No.9 零跑 B01:10171 台
6 月份上市的零跑 B01 上市 37 天便达成了万辆交付,8 月份交付成绩更是破万台,至 10171 台,成为零跑在低线市场的又一拳头产品。
零跑长期以来所擅长的,就是利用其全栈自研的优势,将更多的高线能力下放,在 B01 上也不例外。
售价 8.98-14.97 万人民币(约 1.26-2.11 万美元)的零跑 B01 拥有 18 分钟从 30% 补能至 80%、650km 的 CLTC 续航、8295P 座舱芯片,以及得到显著提升的驾驶感受等,成为其打动消费者的关键。
零跑凭借着 B01、C11、C16 等多款车型的热销,在今年上半年实现了 3000 万人民币的盈利,是继理想之后第二家实现半年度盈利的中国新势力品牌。
如今,零跑正筹备将 C16、lafa 5 等产品带进欧洲市场。
No.10 银河星耀 8:10152 台
5 月 9 日上市的星耀 8,销量除 6 月份短暂降至 8439 台外,这 4 个月来的稳态销量基本超 1 万台。该车售价 12.58-16.58 万人民币(约 1.77-2.33 万美元)。
这款车型两个高配版本采用雷神 EM-P 电混系统,CLTC 下纯电续航为 130km,高配车型还标配座椅加热、通风、按摩等功能。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