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贝预制菜 " 事件,目前仍在不断影响着餐饮业。
9 月 18 日消息,日前有网友在网络平台上发帖表示,在深圳一家海底捞门店用餐时,注意到菜单上好几款儿童餐产品都标明了 " 部分预加工 "。
某家海底捞客服透露,目前门店供应三款儿童套餐,其中有两款在菜单上明确标注了 " 部分预加工 "。部分预加工产品是先由中央厨房集中统一制作,并按照标准配送到各门店,之后门店再完成最后的烹制环节后上菜,这样做的目的是保障餐品的安全以及口味品质始终如一。
例如猪肚鸡锅底搭配的粉料包、浓浓浓菌汤锅里的菌菇颗粒等,都属于预加工的范畴。采取这样的方式是为了确保餐品的安全,以及口味品质的稳定。另外海底捞还在线上推出了 16 款新鲜现做的方便菜肴半成品,像宫保虾球等,下单后 24 小时内就能配送到家,简单翻炒一下就能享用,这也属于 " 部分预加工 " 的范畴。
话说海底捞背后的预制菜供应商是什么来头?
安井近三年的年营收规模均突破百亿大关,其市场表现足以与刚上市的蜜雪冰城相抗衡、一较高下。
但值得一提的是,从去年开始,人们对于餐饮店中使用预制菜的行为愈发不满。这份来自消费者的压力也直接反映在了预制菜行业巨头的财报数据里。
2020 年 -2023 年,安井预制菜营收从 6.73 亿元飙升至近 40 亿元,每年都保持着 110% 以上的增长速度。然而到了 2024 年上半年,安井预制菜的增速却仅为 0.4%,几乎陷入了停滞状态。
可见,曾经火的一塌糊涂的预制菜生意,现在显得岌岌可危。
除了海底捞,另一家知名餐厅——绿茶餐厅,也开始了规避 " 预制菜 " 风波的操作。
其实在去年 3 月,绿茶餐厅就已经被曝光过售价 38 元的 " 佛跳墙 " 实为预制菜。然而菜单上并未标注有 " 预制菜 " 相关的信息,餐厅方面也未主动向顾客说明是否为预制菜这一情况,但相关负责人则称 " 餐厅并未使用预制菜 " 。
话说回来,如今使用预制菜已然成为众多连锁餐饮企业的常见选择与发展趋向。小雷认为,与其一味地抗拒预加工食品,不如掌握挑选值得信赖的餐厅和菜品。毕竟在当下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能让消费者吃得健康安心才是最重要的。
说到最后,你们如何看待部分餐厅开始逐渐标明预制菜?对你未来选择餐厅是否有影响?欢迎在评论区说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