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乔伊
昨晚,腾势发布了他们的 2026 款 N9 车型,售价从 39.98 万到 44.98 万。
毫无疑问,这是腾势要打响的又一个重要的拳头产品。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点在于,高圆圆成为了腾势 N9 最重要的闪亮元素。女神信徒们的无限制朋友圈传播,就不谈了。就连平时一贯云淡风轻的高冷文艺男,也高低得拍两张发一发。
当然,这只是这场发布会中,众多冲击性元素之一。
但仅从这个小小的侧面,我们其实可以窥见,2026 款 N9 对腾势来说很重要,而腾势也对 N9 这款车寄予了厚望。
所以,现在的问题来了,为什么 2026 款 N9,对腾势来说很重要?
腾势的责任
腾势在比亚迪的体系内是一个很特殊也很重要的存在。
或者说,15 年前,大家还在聊 1.6L 发动机加 5AT 是汽车的黄金动力组合的阶段,比亚迪就拿腾势试水,开始和奔驰一起研究新能源电动车究竟应该怎么造的问题了。
现在我们再来看,比亚迪在整个中国汽车工业体系中占有的举足轻重的行业地位和现实销量,基本可以说都仰赖于这个专业的、前瞻的布局。
当然,现在的腾势和当时的腾势又完全不同。
比亚迪的一大片品牌,都已经把中国汽车各个细分市场,都搅得天翻地覆了,所以现在放在品牌面前的任务只有两个。一个是向外扩张,一个是向上突破。
逻辑很简单,操作起来也很有魄力。
其实比亚迪的顶层设计已经做完了,那就是用仰望来设定天花板,并在这块天花板下,组建两个定位有差异的中高端品牌,也就是腾势与方程豹。
目前看来,腾势从几年前开始,就已经有了比较成型的中高端品牌的摸样。从 D9 开始,基本上每个月都能上万的销量,这在几年前是非常不错的。
一方面,当时新能源品牌卖得好的销量评判标准,单月过万是一条重要的检验线。另一方面,当时 D9 主攻的本身就是相对精细化的 MPV 市场,本来市场份额就不大,因此这么大的单量,基本就是把老牌的 MPV 品牌给全都压下去了。
今年前 8 个月,腾势品牌总销量达到 103198 辆,平均下来单月过万依然没有什么问题。但一个问题是,腾势的产品线已经不止 D9 这款 MPV 车型了。更重要的是,当小鹏、理想、零跑,甚至蔚来都开始单月销量上三万之后,腾势这个要在中高端豪华市场上发力的品牌,则很显然是需要一个全新的增长点。
所以,现在我想大家应该可以理解,为什么 2026 款的 N9 车型,对腾势来说会显得如此重要了吧。
但,逻辑归逻辑,产品归产品,重要归重要,现实归现实。能不能扛起来腾势的全新销量增长点,才是很重要的。
N9 的优势
所以,全新的,放在大家面前的问题是,2026 款的腾势 N9 到底行不行,能不能成为这个全新的销量增长点?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这个区间的争夺空前激烈,二是这个市场依然有潜力可挖。
所以,现在的问题聚焦在了,2026 款的腾势 N9,靠什么产品点来 " 奔腾起势 "?
首先我想说的是,腾势的技术底蕴其实已经不需要再过多的介绍了。
更有意思的是,5258mm 的车长,却能开出 4.65 米转弯半径的灵活感,这种 " 体型反差 " 带来的体验很罕见。很显然,这是云辇 -A 与易三方所带来的使用体验。
比如,云辇 -A 智能车身控制系统加上路面预瞄 2.0,不仅能 " 看见 " 前方的减速带,还能提前调整悬架,真正把大车的笨重感抹掉。更进一步,它还引入了防晕车系统,从底盘、动力到座舱全面干预。
全面化的产品力堆叠大家其实都在做。但是在细节上,又有很多的东西其实完全不同。这种不同包括了,造车的理念,包括了供应商的资源,以及自己的技术实力,当然也包括了对产品呈现特质的理解。
但如果我们撇开最后一步的产品理解来看,在车身的技术实力上,云辇、易三方,甚至动力体系,他们都已从比亚迪技术体系内,获得最符合自身定位的高级技术支持。当然,供应链本就是比亚迪体系的强项,优先供给最能跑量也最有希望持续跑量的中高端品牌,毫无疑问是一定可以做到的。
而在外部合作上,我们看到了一堆各个领域的头部品牌来与 2026 款的腾势 N9 做联动。
所以,这款车的整体素质与后续的市场表现,毫无疑问是可以被期待的。
持续的关注
当然,目前的汽车市场上,产品竞争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动态调整够迅速、够精准,已经成为了任何一家想要卖好车、能够卖好车的汽车品牌们,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了。
比如,我们会看到特斯拉随时在动态调整售价,同时更多的品牌也会动态调整各种政策与权益。
因此,也会带动我们对品牌长线关注的持续性形成。基于这个逻辑,我想我们应该持续关注腾势 2026 款 N9 的后续变化。
毕竟,市场变幻莫测,腾势也应该有这种适应变化的能力,就像适应坑洼路面的云辇,适应各种路况变化的易三方一样。
这是我们将持续关注它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