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 金融学
GPA:92.19 雅思:7
主要经历
科研竞赛
美国上市公司大数据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
论文
省级科技创新人才项目
实习经历
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产品运营实习生
中国农业银行风险管理部实习生
国泰君安研究所固定收益组日常实习生
中信银行公司金融部实习生
录取学校
每一个保研人,大概率都会经历一段 " 发疯 " 的过程。
我大一就开始格外注意绩点立志通过保研攻读硕士,但渐渐地却发现,身边优秀的同学太多,专业前 10%,均分 3.92,看着还算不错却依然不占很大优势。但如果想保研升学,还要继续卷科研、竞赛等其他准备。
" 卷生卷死 " 之后,我能否真的保研成功?想到这里我犹豫了……
"
保研 or 留学,均分都是硬条件
"
高考失利后,我进入南开大学金融专业就读,心里始终憋着一股劲——立志通过保研或留学去到更好的平台攻读硕士。
我很清楚,无论是保研还是留学,本科成绩都是硬性条件,所以从大一我就开始注意绩点,不仅主动咨询学长学姐的选课经验,还常和同学交流课程适配性,最终,我的均分是 92.19,这里也想分享一些我的提分经验:
其次分两类课程说下考核应对方法:
对于以小组大作业结束的非考试课程,选择靠谱且负责任的队员很有必要,在组队前可以多了解同学们的个人能力和做事态度后再做决定;并且在完成大作业时要注意老师给出的作业要求,根据各个组员擅长的方面来分配任务,同时提前确定好每个任务流程的截止时间,确保作业有条不紊地推进。
而关于以考试为核心的课程,重点在个人学习能力,大家可以在学期初了解清楚每门课程的期末成绩占比、课程难度、课程偏向(数理 or 文字),并且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与擅长角度来合理分配该学期的时间精力,搞清楚这门课是否需要在平时就每周定任务 push 自己学会,是否需要搞懂老师说的每一个字。
另外,与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讨论学习,在遇到没有听懂或者实在搞不清楚的问题时,先与同学交流后再去寻求老师的帮助可以极大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也可以避免直接询问老师一些比较 " 傻 " 的问题。
大一下学期结束后,我清晰地意识到一个现实:身边优秀的同学很多,单看绩点排名我并不占很大优势,如果想保研升学,还需补充科研竞赛等其他准备,这让我忍不住开始纠结,过去一年在绩点上的投入是否值得?我又能否真的可以保研成功?
那段时间,我经常跟家里通话,交流我的想法,以及我对未来的担忧。妈妈没有给我任何压力。无论我做什么决定她都会全面支持,正是这份无条件的信任和支持,让我慢慢稳住心态,也有了继续往下走的底气。
各项背景提升
大二上学期,某次我跟朋友一起吃饭时,他突然提起自己最近找到了某证券公司的实习。我霎时有些惊异,因为在当时的我看来,实习是跟以后工作挂钩的,对于当下的我还很遥远。
可朋友说,实习经历对于升学也是一份助力,这话点醒了我,开始推动自己找到一份实习。
我立马开始制作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份简历,把我能想到的优点和经历都摆了上去,在各个招募平台上进行海投。可我的努力没有激起什么水花,既没有收到合适的回复邮件,也没有如愿找到想去的 " 高质量 " 实习。
那段时间我忍不住怀疑自己的能力,但好在最终经熟人介绍获得了第一份寒假实习,title 也还算不错。实习期间我学到了部分相关的工作知识,也在与部门前辈们的交流过程中不断打磨自己的简历,为下一次投递做准备。
有了这些经历之后,无论是利用身边的资源还是自己努力,寻找以后的实习都不那么困难了,于是我又完成了第三、第四段实习。至此,在申请之前,我的实习经历已经大概过关了。
竞赛是申请背景提升的重要环节。像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大部分同学都能参与(我们学校几乎人人都会报名),建议有精力的同学别错过 ,不过需要提前找好靠谱的队友,并且提前与想要的指导老师进行沟通,便于以后的工作展开。
除此之外,各个公司、学校开展的多项大学生竞赛,学有余力也可以积极参加,对保研还是留学都有助益。
一次专业课上,授课教授告诉学生可以找他沟通升学规划,或者帮他 " 打打工 ",于是我下课后立马找到老师,与他添加了联系方式并预约了沟通时间。在老师的办公室里,我咨询了他许多关于升学的建议,也向他 " 推销 " 了自己,并且提供了个人简历,希望在有机会的时候能够得到助研经历,后续老师欣然同意了。
除了绩点与实习竞赛外,想要出国升学,英语成绩很重要。
我第一次考雅思是在 2024 年 2 月份,那时大二上学期刚刚结束,之所以考试安排得这么早,是由于我一直英语成绩还不错,想趁着语言还没生疏时试试水,看看能否达到申请标准,这样就算日后需要刷分,也能提前摸清方向。不过可能是刚进大学没多久,英语底子还在,第一次就过了线,后续也不太需要花时间再刷分。
所以我建议同学们尽早考语言成绩:达标了,就能提前完成留学准备的一项核心任务;就算没达标,也能清楚自己的强弱项,为后续复习节省时间,怎么看都不亏。
GRE 不像雅思那样可以靠 " 吃老本 " 过关,有很多生词难词,所以我的成绩并不理想,数学 168 分(大部分中国学生应该都能做到),单词只有 150 分(基本上没有准备过的学生都是这样),总分 318,心里凉凉的,想着要不重考一次,但是跟指南者的老师交流之后,我了解到申请我想去的项目,GRE 并非必须条件,只是对于基础背景不太好的学生的一种补充,我想了想自己的绩点与经历都还算过关,就决定先不再考下一次 GRE,等到我觉得自己一定需要他的时候再去重新刷分。
选择指南者踏实真挚
大二上学期,我先签约了另外一家大型留学机构,可实际体验并不好。该机构对学生的关注很少、既不会 push 我在合适的时间去做合适的事情,也没有提供多少有效帮助,反而在我不需要的情况下向我推销该机构的付费项目,无奈之下我与其解约。
2024 年圣诞节前,身边同样准备留学的朋友告诉我他签约了指南者,我向他聊了指南者的各项服务后添加了老师的联系方式。沟通中,指南者对接老师的态度特别真挚,整个过程透明合理,没有任何推销手段,我能体会到指南者的老师是真的希望签约学员能够走得更好,而非单纯追求签约,这种踏实的感觉打动了我,于是我欣然签约。
指南者有专属的留学 app 和网站,我能随时在上面看到自己想了解的项目,也可以随时督查自己的申请进度。从前期各项成绩单的准备、文书撰写等,都有明确的时间规划。
正是因为这样合理的规划与 push,我才在今年 5 月就完成了所有申请前工作准备,6 月提前批一开始我就直接提交了申请,早早完成了这项工作。
除此之外,我的申请主导师也定期与我进行腾讯会议,沟通每学期始末应该完成的事情,甚至连我去找教授要推荐信都为我操心好了套瓷语言;文书老师在初稿与最终定稿之间一直与学生保持沟通,随时可以改进语言,我想没有更贴心的服务了 。
于是今年夏季,当我的高中同学问我签约的哪家留学机构时,我毫不犹豫地向他推荐了指南者,他目前也已经签约并且在认真准备留学事宜。我相信在指南者老师的帮助下,他也会拿到很好的项目录取。
至于为什么我本科金融,却在硕士选择了金融工程。我想因为我在本科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并不完全适合传统纯商科金融的学习与工作模式,并且自己也想进入更有技术壁垒、或许也更符合未来世界发展趋势的行业中。
同学们可以在本科学习与实习经历中体会自己是否真的喜欢且能够接受一直在目前专业中的生活,并且去了解别的专业和机会,多体会一些行业可以促使自己找到更适合的方面。
申请中文书的作用同样很大。我认为要想写出好的文书,首先应该完善自己的自身条件,毕竟打铁还需自身硬,文书并不能胡编乱造,而是在自身基础上做延展与优化。我们需要在文书中阐述自己的过往经历,重点挖掘有含金量的实习与科研,还需要表明自己对申请项目的理解。只有自己的经历丰富,才能让文书言之有物。不必担心自己的语言叙述不规范,指南者的文书老师具备多年经验,会帮助我们修改文书,并且在定稿之前随时都可以修改。
顺利拿下新国立提前批
8 月 18 日晚,我正在和朋友聊天,突然谷歌邮箱弹窗显示 NUS 给我发了邮件,我一度以为是让我补交申请材料,结果点进去发现是 offer letter,我还诧异地截屏问老师我是不是被录取了,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出结果。老师及时在群里回复了我的信息,向我表示祝贺,其乐融融。
申请对于我来说已经告一段落,我很感谢指南者各位老师的帮助,他们一直支持着我按时完成各项事宜,确保申请进度的实施推进,才让我这么快就解决了从大学入学开始就放在心上的事。我相信在学生个人努力和指南者的协同合作下,每一个奋斗着的学生都能成功拿到自己想去的 offer。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