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36氪 7分钟前

大疆运载,被低估的“超级赛道”

今年的大疆,格外热闹。

热闹不止于新业务层出不穷,比如推出扫地机品牌 ROMO、全景影像品牌 Osmo 360 等;其主力业务消费级无人机还迎来新玩家。

当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 C 端产品上时,却忽略了大疆另一核心业务——更广阔的工业级无人机解决方案。坦白说,农行业级并不性感,需要穿丛林、进高原、跨山河。但正是这批隐匿在人群外的他们,帮助一个个农业、电力巡检、消防等领域提质增效。

事实上,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增长才开始,尽管 2023 年已达 5000 亿元,但工信部预计到 2035 年将破 3 万亿。同时,摩根士丹利预测,到 2040 年,无人机运载市场规模或超 5000 亿美金。一条被低估的千亿级赛道正被大疆运载拉回公众视野。

更关键的是,全球政策正开始迎来重磅利好。中国在 2023 年《低空经济专项行动计划》中提出,到 2025 年低空经济规模超 1 万亿元;美国 FAA(联邦航空局)已批准部分无人机公司开展商业物流试点;欧洲 EASA(欧盟航空安全局)推动无人机物流立法,预计 2025 – 2026 年全面落地。

需求爆发、政策松绑,这都是一个赛道爆发的必要条件。更关键的是,大疆早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积累出了综合能力,比如飞控系统、供应链、量产优势、多场景运用等,也深刻体现在工业无人机领域上。

从 FC30 到 FC100,大疆的两次跨越

小宋是一名 00 后飞手,尽管今年才 22 岁,但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此前,小宋主要通过大疆农业无人机在宜昌秭归进行橙子吊运。

秭归拥有近 40 万亩脐橙种植区,早期依赖的是人工肩扛背驮,一筐脐橙大约 120 斤,下山过程极易遇到落石,存在很大安全风险。薪资方面,每天大约 200 元。当地政府也优化了运输方式,比如引进索道和轨道车,但因地势过于陡峭,普及很难。

小宋这样的飞手便应运而生,他们最开始尝试用大疆的 T30 吊运橙子,每日可运 2000 斤,相比人工有了飞跃,但还是达不到理想效果。大疆也伴随推出 T40、T50、T60。小宋一干就是 4 年,也见证了公司销量一年从卖 5 台无人机到 400 多台,整个县城无人机保有量超过 600 台。" 背橙客 " 也转型为摘橙果农,日薪从 200 元升至 300 元,工作环境更安全。

去年 6 月,大疆宣布其运载无人机 DJI FlyCart 30(简称 FC30),全球首次完成珠峰大本营物资运输实测,创下民用无人机最高 6000 米运输记录。测试显示,FC30 在珠峰地区飞行海拔最高达 6191.8 米,6000 米海拔地区可稳定载重 15 公斤。

这也吸引了小宋的关注,但他并没有入手,而是等到 FC100 的出现。据他透露,此前用农机运输水果、竹子、木头单日收益约 2000 元,使用 FC100 后单日收益可达 2600 元左右。这就是效率的提升。

从 FC30 到 FC100,作为大疆运载销售负责人的金昊感受更明显,他表示:FC100 双电载重从 30 公斤提升到 65 公斤,提升率超 100%。同时,飞机动力还预留 100% 冗余,就是为了应对更想不到的风险。双目视觉 +3 个毫米波雷达,也让避障能力更强大。价格方面,FC100 也实现了 35% 的成本下降。

至此,大疆运载产品矩阵能力就有了继续加强,特别在丰富载重能力和飞行距离方面。有农机最新机型 T100,保证农林牧渔场景;FC100 作为真正的运输无人机,场景覆盖更充分。

" 好的运载无人机应该长什么样,就写在每一个场景中。大疆的运载无人机始终聚焦在全面、可靠、普惠、合规方面,做真正能解决问题的运载无人机。" 金昊说道。

在四川甘孜,平均海拔超 3500 米,地形以高山、峡谷、密林为主,交通条件艰苦。特别是电力运维巡检,传统运输需要人力翻山越岭数小时,人背马驮解决 " 最后一公里 " 物资投送。具体来说,要么从地面点把物资运输至塔位,要么从塔位运输至地面点,亦或者从塔位 A 转运至邻近塔位 B。最要命的是,如果抵达维修地后突然缺失某个物资,传统运输几乎无效。

但现在由大疆运载无人机承担起绝缘子、金具、工具等检修物资的精准运输任务。它从山脚的公路旁直接起飞,直线飞抵铁塔塔基。效率提升高达数倍乃至数十倍,实现了从 " 小时级 " 到 " 分钟级 " 的跨越。

除了电力运输,大疆运载无人机还在甘孜集中落地邮政物流、应急救援。

中国无人机,从引领到引领

在大疆运载品牌媒体活动甘孜现场,作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系统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及原院长的王英勋分享了一段故事。

他说,我做了一辈子无人机,经历了从玩具到工业用具,但民用无人机真正开始是在 2010 年。如今对低空的定义是指 3000 米以下,背后的低空经济发展肯定要靠无人机引领。10 年前,公司名字带无人机的只有 400 家,现在已经翻了 10 倍达到超 4000 家。

" 不论是从数据,还是趋势来看,运载无人机行业都应该做好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爆发式增长。当其它国家还在技术实验阶段时,中国已经进入规模化落地。"

王成是四川成都昂鸽无人机学院负责人,已经从业 10 年。据他回忆,2020-2021 年行业开始如火如荼,特别是 2023 年国家颁发无人机管理条例后更加爆火。王成所在培训学校每月培训人数就超 300 人,如今整个四川每月考证人数约 5000 人,是之前的近 5 倍。

另一个不应忽视的数据是,大疆尽管已在全国开设了 1300 多个植保无人机代理售后点,但人手仍旧紧缺,因为用户对时效性、快捷性要求提高更多。大疆农业每年培训 6000 人维修人员,但缺口依然存在。售后增加,意味着前端飞机销量在爆发。

事实上,解决问题的提升,成本明显下降,这才是行业爆发的根本原因。王成也以 FC100 举例表示,FC100 在同类型大载重无人机中价格低,仅为进口同级别产品的 60% 左右;其次,FC100 的有效作业半径为 20 公里,景区运输能将原本 2 - 3 小时的人工搬运时间缩短至 30 分钟内。

在中国之外,目前比较主流的物流无人机玩家主要有美国的 Zipline,曾融资超 10 亿美元,对应估值 60 亿美元,但主打的是医疗物流;其次是谷歌旗下的 Wing,其已在澳大利亚和美国做配送试点,累计飞行超 30 万次。

但相比而言,大疆运载的载重能力、充电速度、安全系统、空吊系统、降落伞保护、软件解决方案等综合能力更强。

当大疆运载无人机深入偏远山区,成为新一代关键基础设施,全球物流体系或将被迫重构。一个超级赛道,往往在起点最容易被忽视。消费级无人机之后,大疆运载,可能就是下一个改变世界的超级故事。

相关标签
36氪

36氪

让创业更简单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