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资本市场的浪潮中,首次公开募股(IPO)一直备受瞩目,它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里程碑,也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自 2025 年 3 月开始,由财联社与《科创板日报》联合出品的创投日报正式开启 "IPO 直通车 " 栏目,我们将对话企业创始人、天使创投人,为您全方位呈现 IPO 的台前幕后;我们将搭乘 " 直通车 ",深入企业、奔赴路演现场,第一时间为您带来最鲜活的 IPO 进展、最专业的解读分析。
不管您是企业家、投资者,还是资本市场的关注者,"IPO 直通车 " 将是您洞悉 IPO 市场的重要窗口,共同见证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 。
《科创板日报》9 月 17 日(编辑 梁又匀)近日,保险 AI 科技公司暖哇洞察科技有限公司(下称 " 暖哇科技 ")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摩根大通、汇丰为暖哇科技的联席保荐人。
作为国内 AI 赋能保险科技公司,2025 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暖哇科技实现收入 4.31 亿元,同比增长 46.4%;同期公司经调整净利润为 0.45 亿元,同比增长 71.63%。受公司融资带来的估值上涨、计入成本影响,公司目前仍有账面亏损,但其表示该亏损将在完成上市后终止。
从业务模式来看,暖哇科技通过促成的保险订单、降低的保险赔付比例获得保险公司提成。2023 年起,其借助开源大模型 + 自身数据库储备推出多个 AI 服务系统,不断完善保险全周期解决方案。截至目前,暖哇科技已实现承保流程、理赔流程 AI 自动化处理。
AI+ 保险,红杉加码众安子公司
暖哇科技 2018 年诞生之初,众安保险就扮演着核心出资方的角色。直至 2019 年,暖哇科技现任董事长、CEO 卢旻加入,并开始主持公司经营和保险业务拓展,公司的实控权才发生转移。
作为从 0 接手暖哇科技的卢旻,其加入公司创业前就已在保险行业深耕近 20 年。
公开资料显示,卢旻毕业于上海海事大学电脑应用专业,毕业后来到中国江南大学任教。2000 年,卢旻跟随沪漂大潮来到上海闯荡,并加入了重视保险数字化运营技术的易保网络,正式与保险行业结缘。
此后的 15 年间,卢旻在易保网络见证了科技、互联网对于保险公司业务转型升级的巨大加持。与此同时,他也一步步走到了公司业务运营副总裁的职位。
卢旻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2013 年以后互联网成为连接客户的新渠道,这提升了保险公司直接与客户建立联系的服务效率与响应速度。而 2015 年从易保网络跳槽到真正的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后,他的对互联网技术、产品思维的认知更为深刻。
他在采访中直言,到更优秀的科技公司学习如何从市场的角度去理解产品,看看一款产品是怎么被客户接受、怎么真正满足市场需求的,对其日后的思考方式有很大帮助。
在短暂任职于上海保险交易所执行委员会后,卢旻选择 " 顺从本心 ",再次回归保险经营业务一线,并最终加入暖哇科技。
卢旻入主暖哇科技后不久,与他有着类型任职履历的蔡建卫也加入到创业队伍中,两人一同组成了公司的业务决策核心。
招股书显示,蔡建卫曾是卢旻在易保网络的同事,其曾任公司副总裁,并与卢旻同一时间离职。离开易保网络后不久,蔡建卫选择跳槽到了蚂蚁金服,负责本地钱包、平台产品风控相关业务。
凭借二人的任职背景以及 " 保险 + 科技 " 的发展理念,暖哇科技很快收获资本关注。自 2018 年成立以来,暖哇科技累计完成 4 轮融资,总计融资金额 5.6 亿元。
在红杉之后,宽平资本、龙湖资本、光源资本、德同资本、联想创投,以及来自韩国的 KTB 投资集团也接连参投了暖哇科技。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早在 2024 年 9 月暖哇科技的 B 轮融资协议就已签订,但截至递交招股书该交易仍未落地。
据 B 轮融资协议显示,梁溪科创、众安科技将分别以 1 亿元、0.4 亿元购买暖哇科技部分股权。同时为保障卢旻的持股比例,公司将为其补偿增加一定持股。协议签约后股权交接很快结束,但相关资金迟迟无法到位。据招股书重大合同相关内容显示,2025 年以来公司多次与梁溪科创修订及重列股东协议,涉及股东权利义务、企业管理、合规承诺、公司及附属公司管理等。
暖哇科技在招股书中透露,B 轮融资预计将于 2025 年 9 月 30 日前完成。据此轮认购金额计算,暖哇科技 IPO 前估值约为 32.81 亿元。
目前,卢旻通过多家公司实际持有暖哇科技 28.76% 的股份,而众安在线通过 ZATechnology、AbsoluteCapital 等主体持股 31.65%,是公司当前实际大股东。
国内最大 AI 保险服务商,下一站出海
从公开经营数据来看,暖哇科技近年业务规模呈现增长态势。
收入方面,2022 年至 2024 年,暖哇科技分别实现年收入 3.4 亿元、6.5 亿元和 9.4 亿元,复合增长率为 65.5%。在扣除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影响后,暖哇科技同期经调整净利润约为 -0.79 亿元、0.19 亿元和 0.58 亿元。
在营收增长、利润转正背后,是国内保险行业 AI 服务需求激增。
当前,保险行业处于数字化转型阶段,AI 技术在保险业务各环节的应用逐渐增多。从承保环节的风险评估,到理赔环节的欺诈识别,AI 技术的应用对保险行业运营效率及风险管理流程产生影响。
暖哇科技作为众安保险旗下子公司,率先承担了其 AI 风控、理赔判断的技术研发和应用尝试。受益于众安保险的扶持与采购,暖哇科技基于母公司业务不断拓展外部客户。截至 2024 年末,暖哇科技的解决方案已被 90 家保险公司采用,其中包含中国前十大保险公司中的 8 家。
从业务特点来看,暖哇科技的核心业务模式基于知识飞轮与数据飞轮组成的双引擎系统,二者共同推动使得 AI 解决方案转向数据驱动。
而截至 2025 年上半年,暖哇科技累计处理超 2 亿例承保审查及理赔调查案件,服务用户超 4100 万人次,累计促成首年保费缴纳金额 107 亿元人民币。2025 年上半年,暖哇科技保单续保率为 97.5%,协助客户实现的交叉销售率为 63.0%,而同期行业平均交叉销售率区间为 15.0% 至 25.0%。
除了提升参保及续保率外,在 AI 技术加持下,2025 年上半年暖哇科技还帮助保险公司累计识别超过约 1.2 百万高风险投保人,将赔付率减少 10 至 23 个百分点。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以 2024 年处理保险案件数量计,暖哇科技为中国保险业规模最大的独立 AI 科技公司;以 2024 年收入计,该公司为中国健康险行业具备全栈风险分析能力的规模最大独立 AI 科技公司。
但不可忽视的是,暖哇科技始终对众安保险的采购需求极为依赖。据招股书披露,2022 年至 2025 上半年,众安在线对于公司营收的贡献率分别达到 78.7%、61.8%、45.2% 和 49.6%。
公司上市融资计划显示,暖哇科技将继续投入 AI 技术升级迭代,提高承保方案、理赔方案处理效率和准确度。此外,暖哇科技也将关注行业内 AI 保险相关的潜在收购标的,借助收购进一步扩展市场。
卢旻在此前接受《科创板日报》采访时曾透露,发展海外市场的确是其后续的关注重点之一,将努力把公司的科技能力逐步复制到某些更适合中国公司的海外市场。据悉,公司已规划 30% 的上市融资资金投入出海业务,尤其是拓展东南亚、中东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