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 18 日,深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的审议会议上传出消息:广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以下简称 " 瑞立科密 " ) 首发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这意味着,这家国内商用车主动安全系统领域的 " 隐形冠军 " 登陆资本市场已基本无障碍。
当前,汽车产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电动化与智能化革命,制动系统作为保障安全的核心环节,线控制动和电控系统成为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瓶颈。长期以来,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市场几乎被海外巨头垄断,博世、大陆、采埃孚、克诺尔等跨国公司占据主导地位,国产品牌要在这一高壁垒领域突围,谈何容易。但瑞立科密二十余年的坚持和突破,使其成为国内极少数能够在主动安全系统领域正向开发、并形成系统化解决方案的企业。
一、技术护城河:国家级研发实力构筑核心壁垒
公司成立于 2001 年,专注于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和铝合金精密压铸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核心产品包括制动防抱死系统 ( ABS ) 、电子稳定控制系统 ( ESC ) 、电子制动控制系统 ( EBS ) 等,广泛应用于商用车、乘用车及摩托车领域。通过 20 余年的行业深耕,瑞立科密完成了从 " 跟跑 " 到 " 领跑 " 的跨越,如今已成为国内商用车主动安全系统的龙头企业。
公司能够脱颖而出,首先得益于深厚的技术护城河。翻开招股书,最醒目的并非财务数据,而是密密麻麻的国家级荣誉。2019 年,公司作为主要参与单位的 " 车用高性能制动系统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 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项荣誉在汽车零部件领域极为难得,证明了其技术研发的行业顶尖水平。2022 年,公司的 " 路谱与载荷谱的商用车快速可靠制动关键技术及部件研发应用 " 项目确实荣获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广东省电子信息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此外,公司还承担了国家级火炬计划研发项目 1 项、国家级 863 计划研发项目 1 项及省级研发项目 4 项,这些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参与不仅带来了资金支持,更意味着公司的研发方向与国家战略高度契合。公司作为核心起草单位之一,主导或参与制定 9 项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在关键技术规范领域掌握话语权,进一步巩固其行业影响力。
在资质认证方面,公司已经获得了国家级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软件企业等多项权威认证。这些资质不仅是企业实力的证明,更是其参与市场竞争、获得客户信任的重要背书。
研发体系的深度产业化能力是瑞立科密的另一大优势。截至 2024 年末,公司拥有研发人员 384 人,占员工总数的 15.37%,形成了老中青结合、多学科交叉的研发团队。这确保了技术迭代的速度和质量。目前,公司已经取得授权专利 459 项,其中发明专利 58 项,以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93 项,形成了 22 项与主营业务和产品密切相关的核心技术。
这些核心技术包括机电耦合制动力动态协调防抱死控制技术、高安全多级异构冗余分布式系统架构控制技术、全工况多参数智能融合制动控制技术等行业领先的创新成果。
瑞立科密已实现 ECU、传感器、执行器等核心零部件的 100% 自主研制,攻克了电控系统中 " 卡脖子 " 的高精度分段调节控制技术,形成完整的国产化替代方案,实现了从硬件到软件的全面自主可控。
二、市场领先:从商用车龙头到多领域拓展
技术的领先,最终会在市场表现中得到体现。瑞立科密已经在国内商用车主动安全系统领域确立了龙头地位,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公司气压电控制动产品所包含的 ABS 在 2014 — 2023 年产量与销量连续 10 年行业第一;且 2021 — 2023 年气压电控制动系统市占率均为行业第一,属于长期稳态领先而非阶段性冲高。
将这一领先优势进一步量化,可以更直观地展现公司在市场中的位置。近三年我国商用车销量分别为 330.05 万、403.10 万、387.30 万辆;同期公司在商用车领域 ABS、ESC、EBS 合计境内销量约 79.21 万套、95.60 万套、108.13 万套。按 " 一车一套行车制动系统 " 口径测算,对应市占率分别为 24.00%、23.72%、27.92%。
份额背后是客户结构型护城河。公司产品覆盖一汽解放、中国重汽、东风集团、北汽福田、上汽红岩、陕汽集团、金龙客车、中通客车、中集车辆等主流商用车品牌,并延伸至奇瑞、吉利、春风动力、钱江摩托等乘用车与摩托车客户;同时多次获得头部车企的优秀供应商、质量领先、技术创新等奖项。值得一提的是,进入这些车企的供应商清单必须经过高门槛和长周期的严苛审核,这强化了粘性与替换壁垒。
从商用车市场向乘用车和摩托车市场扩展的战略布局也为公司未来的成长提供了动力。公司在商用车的 ECU 与工艺积累,迁移到液压电控制动系统 ( 液压 ABS/ESC ) 形态,适配轻型商用车、乘用车与摩托车需求,并已具备软硬件全链条研发制造能力;目前已与奇瑞、吉利、零跑、春风动力、钱江摩托等客户建立合作,说明技术与成本结构可以复刻,这是公司由 " 单赛道强者 " 走向 " 多平台供货 " 的关键一跃。
在横向扩张的同时,公司纵向把产品线做厚:公司已形成覆盖 ABS、ESC、EBS、EPB、ECAS 的体系,并推动 EBS 与 AEBS 等智能驾驶相关产品量产落地——其中 EBS 作为线控制动的核心形态,已在北汽福田、陕汽集团、厦门金龙、三一集团等整车厂定点配套,验证了批量化供货能力与主机厂认可度。
另一条容易被忽视的曲线是铝合金精密压铸件。该业务服务于动力系统、转向系统、空调压缩机系统等轻量化部件,客户已进入三电、萨来力、博世、采埃孚、思迈、耐世特、奔驰、福特等跨国供应链体系。轻量化带来的 40% — 50%+ 减重收益与新能源车续航提升形成强绑定,使该业务具备与新能源渗透率同步的内生增速属性。
值得关注的是,商业落地的成果可以从财务数据上得到论证。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从 132,556.88 万元增长至 197,737.23 万元,归母净利润从 9,696.47 万元增长至 26,911.82 万元,展现出良好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这种多元化的业务布局和均衡的产品结构,使公司具备成长性与抗波动性并重的特征。
三、未来机遇:政策、技术与需求三轮驱动
汽车产业的周期性波动,往往让投资者担心短期景气度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瑞立科密所处的主动安全系统和智能底盘控制赛道,本身就是政策驱动与技术迭代共振下的高成长领域,这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确定性。
首先,政策的强力推动正在快速提高相关产品的渗透率。2020 年以来,出于行车安全的考虑,国家先后出台了《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 第二部分:牵引车辆与挂车》 ( JT/T 1178.2-2019 ) 《商用车辆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 GB 38185-2019 )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营运车辆安全技术条件》 ( JT/T 1285-2020 ) 等多项国家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规定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辆需按照相关要求安装 ABS、ESC、EBS、AEBS、ECAS。而瑞立科密作为国内气压 EBS 系统的首发企业,技术储备和产业化水平领先行业,无疑将成为这一政策红利的主要受益者。
其次,线控制动系统本身就是 L3 及以上自动驾驶的 " 刚需 " 环节。在智能驾驶体系中,车辆的感知与决策需要通过制动、转向等执行系统来落地,而传统机械制动无法满足智能驾驶对于精准性和响应速度的要求。EBS 作为典型的线控制动系统,具备制动响应快、可单轮独立控制等优势,是未来智能驾驶不可替代的技术路径。瑞立科密在这一领域的先发优势,意味着其将在智能驾驶商业化加速过程中,牢牢占据关键位置。
除了政策和自动驾驶需求的推动,新能源汽车与轻量化趋势也为公司带来了新一轮爆发机遇。过去十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从 40.13 万辆增长到 1,288.80 万辆,实现了年均 47% 的复合增长率,并已经从政策驱动走向需求驱动。而新能源汽车在技术路径上,与瑞立科密的产品高度契合。例如,在纯电动车型中,传统的发动机真空源不复存在,电子真空泵成为标配部件。瑞立科密在该领域的产品已经进入多家车企供应链,伴随新能源车产销规模的扩大,公司收入有望持续提升。
轻量化同样是新能源车发展的核心方向。通过采用铝合金压铸件,整车减重可达 40%-50% 以上,直接改善续航里程和能耗表现。在这一领域,瑞立科密拥有成熟的铝合金精密压铸技术,能够为客户提供覆盖底盘、安全等环节的解决方案。由于轻量化需求几乎与新能源车销量保持高度绑定,瑞立科密的压铸业务将在行业扩张中稳定受益。
从市场空间量化来看,瑞立科密所处赛道具备极强的成长弹性。根据行业预测,全球线控制动市场规模将在 2026 年达到 575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 46%。考虑到商用车在安全性能上的刚性需求,以及瑞立科密在气压 EBS 系统上的领先地位,公司在这一市场中拥有先发优势和定价话语权。同时,电控空气悬架系统 ( ECAS ) 的渗透空间同样巨大。在欧美,ECAS 的渗透率已经达到 80%,而我国目前不足 10%,未来提升空间超过 200 亿元。瑞立科密已在 ECAS 领域布局,未来将随着政策引导和整车厂应用需求增长而快速放量。
综上所述,政策、技术、需求三股力量交汇,瑞立科密所处的赛道正从 " 小众配套 " 升级为 " 标准刚需 ",
从本次上市的募投项目来看,公司计划投入 8.8 亿元建设 " 瑞立科密大湾区汽车智能电控系统研发智造总部 ",3.08 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0.83 亿元用于信息化建设,2.5 亿元补充流动资金。这些项目建成投产使用后,不仅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研发创新水平和生产能力,还将显著增强产能利用率、优化运营效率,优化公司资产负债结构,为未来市场扩张打下坚实基础。
瑞立科密的上市恰逢其时。在汽车产业智能化、电动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国产供应链崛起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公司凭借在商用车电控系统领域的领先地位,以及向乘用车市场的快速扩张,有望在国产替代浪潮中获得更大市场份额。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完善的客户结构和清晰的发展战略,构成了长期投资价值的基础。随着自动驾驶技术逐步商业化落地,作为关键执行系统的线控制动产品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瑞立科密已有充分的技术和产业准备来把握这一历史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