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央视财经 24分钟前

秦始皇派人去昆仑采药!青海秦代石刻记载了这些内容

15 日,国家文物局发布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成果,考古人员日前在青海省玛多县扎陵湖乡卓让村发现一处重要石刻。经审慎研究,认定该石刻为秦代石刻,定名为 " 尕日塘秦刻石 "。

刻石究竟记载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能够保存至今?专家解读↓

刻石记载了什么内容?

据介绍,刻石全文共 12 行 36 字,外加合文 1 字,共 37 字,保存较完整的文字信息为 " 皇帝 / 使五 / 大夫臣□ / 將方□ / 采樂□ / 陯翳以 / 卅七年三月 / 己卯車到 / 此翳□ / 前□可 / □百五十 / 里 "。

其中,皇帝、使、五大夫、臣、方、采药,以及年月日等文字信息清晰可辨,小方框代表的是缺失或尚无法识别的字。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零介绍,简单翻译就是,秦始皇派五大夫翳率方技家去昆仑采药,翳乘坐秦始皇三十七年三月己卯日的车到达这里,翳计算来程约二百五十里。

历经 2000 多年

它为何能保存至今?

" 尕日塘秦刻石 " 整体保存基本完好,文字多数清晰可辨。历经 2000 多年,它为何能保存至今?

专家介绍,经实验室分析,刻石岩性为石英砂岩,属高磨蚀性岩石,耐磨性高、抗风化能力强。为其长久保存提供了必要条件,是刻石历经两千余年自然风化尚能保存至今的关键因素。

另外,刻石面向东南,背山面水,遭受风蚀和光照高温辐射影响相对较弱,利于长久保存。

如何对刻石文字进行精准识别?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专家团队采用高精度信息增强技术,在没有任何接触和损害的前提下,进行数字化采集,提取出清晰的文物本体的原始图像、纹饰以及文字信息。通过对采集数据的分析、处理、应用,可将图像清晰度提高 40% — 90%。

刻石文字从右至左、纵行排列,每行 2 到 4 字不等,具有显著的 " 因形布字 " 特点,文字风格统一,属典型秦篆。通过微痕识别,刻石文字中几处不确定的缺字,也有了进一步的推断。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李黎介绍:

" 臣 " 字之后有残笔,应即下文 " 翳 " 字;

" 藥 " 原文做 " 樂 " 字,此字未见 " 艹 " 头;

" 一百五十里 " 经分析信息增强处理后的笔画," 一 " 字的右上角残存一短横刻痕,为显著人为痕迹而非自然形成裂隙,左上角受风化影响发生剥落。

专家认定," 尕日塘秦刻石 " 是我国目前已知唯一存于原址且海拔最高的秦代刻石,矗立河源,补史之缺,意义重大,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近期热门视频

你会关注

中国海警:发生擦碰的责任完全在菲方!

美联储,大消息!特朗普 " 自己人 " 入驻

" 以军发动大规模空袭,坦克已入城 "

特斯拉,一夜大涨!金价,再创历史

又一爆款!订单涌来!千亿级新风口→

来源:央视新闻(ID:cctvnewscenter)综合《共同关注 · 一问到底》

监制:柯成韵

主编:于小曼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