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2 日,第十二批 30 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归祖国。
75 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军民一道浴血奋战,历经 2 年零 9 个月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19 万 7 千多名中华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永远是 " 最可爱的人 "。
" 我们始终没有忘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永远铭刻在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史册上。
今年 9 月 3 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招待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让世界正气充盈、乾坤朗朗。
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
——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一座以 " 中国红 " 为主色调、由景泰蓝工艺制成的 " 和平尊 " 静静矗立。
2015 年 9 月,为纪念联合国成立 70 周年,中国政府向联合国郑重赠送这一国礼。出席赠送仪式时,习近平主席指出," ‘和平尊’传递了中国和中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愿望和信念 "。
" 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 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价值支撑。
当前,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没有变,但冷战思维、霸权主义、保护主义阴霾不散,新威胁新挑战有增无减。习近平主席倡导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主张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不搞意识形态对抗。
在今年的 " 上海合作组织 +" 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发出 " 我们要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作出‘上合示范’ " 的重要主张;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招待会上,他再次强调 " 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
"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主张反映了世界人民追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心声,昭示了历史演进的正确方向,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认同,汇聚起强大的文明合力。
——捍卫国际公平正义
胜利纪念日,盛大阅兵式上,3 架直升机分别悬挂的 " 正义必胜 "" 和平必胜 "" 人民必胜 " 条幅格外醒目;文艺晚会舞台正中," 正义必胜 "4 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
当年,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滔天罪行,是对生命和人权的粗暴践踏,也是对人类文明的严重挑战。这决定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从一开始就是一场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之间的较量。
历史的道路百转千回,但真理之光始终照耀征程——正义的信念不可动摇,和平的期盼不可阻遏,人民的力量不可战胜。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深刻昭示,正义、光明、进步必将战胜邪恶、黑暗、反动。今天,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人类社会再次来到关键十字路口。
8 月 30 日,天津迎宾馆,习近平主席会见来华出席 2025 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
" 历史启示我们,多边主义、团结合作是解决全球性难题的正确答案。" 习近平主席重申中国始终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
9 月 1 日,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习近平主席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强调 " 我们要为捍卫国际公平正义采取‘上合行动’ "," 要继续旗帜鲜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担当起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中流砥柱 "。
全球治理倡议,进一步凝聚国际社会共识,携手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包括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在内的四大全球倡议,着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崇高目标,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
中国始终把人类前途命运、人民安危冷暖挂在心头,致力于为世界织就和平的经纬,开辟发展的空间。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9 月 3 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大会在《歌唱祖国》的激昂乐曲中结束。8 万羽和平鸽和 8 万只气球在天安门广场放飞,象征中国人民对和平的珍视与礼赞。
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坚定执着的追求。
2017 年 1 月,瑞士日内瓦万国宫,习近平主席在 " 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 高级别会议发表演讲," 和平 " 一词出现 20 余次。" 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 坚定有力的话语,彰显大党大国领袖宽广深邃的胸怀和担当,传递出中华民族珍爱、维护和平的决心。
今年 9 月 3 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从历史的纵深处思考和平与发展。" 历史警示我们,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只有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守望相助,才能维护共同安全,消弭战争根源,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回到封闭的孤岛实现自身发展,也没有一个国家能把自身安全建设在其他国家不安全基础之上。
从提出与中亚国家携手建设一个远离冲突、永沐和平的共同体,到倡议中非建立落实全球安全倡议伙伴关系;从主张在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过程中统筹应对各类安全挑战,到提议建设 " 和平金砖 "、做共同安全的维护者 …… 习近平主席不断将铸剑为犁、安危与共的和平合作理念深植人心,汇聚起国际社会应对安全风险挑战的共识与合力。
近年来,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为推动危机政治解决发挥建设作用;促成沙特伊朗历史性和解,为有关地区国家化解矛盾、睦邻友好树立典范 …… 维护世界和平,中国挺膺担当。
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
80 年前,面对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势力,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奋起反抗,与全世界正义力量并肩战斗,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80 年后,我们再次纪念这一光荣伟大的胜利,清晰传递出中国人民追求和平、期盼世界各国携手共进的真挚心愿——
"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永远是世界的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我们真诚希望各国都以史为鉴、以和为贵,共同推进世界现代化,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