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无线充电桩不少车企都试过,但我咋感觉唯独保时捷跟它最搭。
就在刚过去的慕尼黑车展上,保时捷展示了自家的无线充电系统 "Porsche Wireless Charging"。并用了一台可以支持无线充电的 Cayenne Electric(卡宴纯电版)进行展示。
官方说这套系统可以在 240V 的环境下使用,并可在 -40 ℃ 到 50 ℃ 的环境下工作,还具有一定的防水功能。
在展示场景中,驾驶者通过手动操纵车辆,并对准车辆前方摄像头画面里的指示线,缓缓将车头开入充电板上,将位于前轮之间的感应线圈对准充电基座。感应线圈大小大概占车宽的 1/3。
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示意图
上图为基座,下图为车内感应模块
看这价格,咱普通消费者有点发愣。
要知道,咱编辑部一个小伙伴花了二十多万买了辆极氪后,看着 3000 块的官方充电桩都嫌贵,转头买了一千多的公牛充电桩。。。
首先根据保时捷自己的统计,75% 的保时捷新能源车是在家里完成充电的。无线充电对于有着独立车库的保时捷车主们来说,刚好契合应用场景。
另外就是根据麦肯锡的研究,类似保时捷这种豪华品牌的车主,最需要的是 " 感受特殊 "、" 有先进科技感 "。花点钱买超前的舒适体验,可能正中他们的心巴。
不过具体有多少大佬会选装,这还真说不准。
毕竟汽车无线充电也不是个新鲜事,从原理上讲甚至跟手机用的没区别。。。
在给基座通入交流电后,会形成交变磁场,而这个磁场穿过车内的感应线圈后,也会形成与磁场变化一致的感应电流。再经过一系列处理就可以给车充上电了。
@Engineering Explained 有关无线充电的示意图
当然,缺点同样明显,一是停车必须精准对位,不然充电效率就低。再就是能量损失较高,尽管保时捷宣称它们把能量损失控制到了 10%,但这个数据在有线家充装里算一般般,比如特斯拉的损耗就控制在了 7 %。。。还有品牌兼容性差、异物侵入影响充电等等。
ADAC 测出的有线家充桩的衰减
很早之前现代、日产那几家的就不说了,没啥下文,就光说最近几年的。比如 22 年沃尔沃做过面向城市与出租车的户外试点,运营了 3 年增长缓慢,从 2 个充电站变成了 3 个。。。
甚至自主品牌智己 L7 刚上市的时候推出过无线充电选配,整套价格接近 1.8 万元,可能也是没多少人选配,这两年都没听智己那边的人提起过了。
智己 L7 车主的分享
而保时捷在无线充电的应用上,算是在做 " 品牌调性 " 和 " 应用场景 " 的丝滑连招,强调应用场景的优点,淡化能量损失和高价的缺点。
至于能不能大卖,脖子哥觉得确实会有人为了 " 不跟充电线搏斗 " 而选配。
但保时捷车主们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所以咱也只能等保时捷公布选配销量后,才能判断保时捷这个路子是否能走通。。。
当然,汽车无线充电技术也不只是有独立车库的有钱人才能享受,这还有能跟咱普通人有关的另一种方案—— " 动态充电方案 "。
玩过死亡搁浅的差友应该都知道,这游戏里的公路中间就是充电区,车子可以边跑边充电。
即使是电动化转型激进的瑞典政府,去年也因为预算问题砍掉了动态充电公路项目,转向了静态充电站项目。
或许在未来,咱可能还真的感谢一些保时捷车主们。
可能正是因为他们积极选配无线充,平摊了技术成本,让之后咱普通人即使没有独立车库,也能享受无线充电的便利。。。
撰文:clem
编辑:脖子右拧 & 面线
美编:子曰
图片、资料来源:
smart 官网
懂车帝
乘联会公众号
汽车之家
太平洋车网
菲亚特官网
雪铁龙官网
吉利官网
How Prof. Johann Tomforde builds up the smart brand ( feat. Nicolas Heyek )
smart due as electric fortwo replacement on shared plat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