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微信是社交的代名词,那大疆之于无人机领域亦是如此。
从推出 " 到手即飞 " 的 DJI Phantom 开始,它就凭着飞控、避障、图传、云台这些硬核技术,几乎定义了整个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到 2024 年,大疆已经吃掉该赛道 70% 的市场份额,王者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但就在 8 月 14 号,大疆的挑战者来了。
当天晚上,在距离大疆总部不到 10 公里的写字楼内,影石创新的老板刘靖康正狂撒 20 万现金,庆祝他们的全景无人机 " 影翎 A1" 正式开启公测,同时似乎也在向外界宣告:他们要杀入大疆的腹地了。
影石创新这家公司,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并不陌生。
2015 年成立的它,凭借让普通人也能轻松拍出专业级全景影像的产品,在全景相机市场迅速崛起,仅成立 3 年,就把三星、理光这些影像巨头甩在身后。从手持的 X 系列到便携的 Go 系列,再到 AI 加持的 Ace 系列,影石的产品几乎覆盖了所有拍摄场景。
到 2024 年,全球每卖出 10 台全景相机,就有 8 台来自影石,市占率高达 80% 以上,并且连续六年位居全球第一。
只不过,就算占据着 80% 的市场份额,影石创新在 2024 年的营收也才 55 亿。这意味着,即使能吞下全部市场,营收规模也不过是在几十亿级而已。
而对比同样是行业巨头的大疆,2024 年的营收约为 500 亿,是影石的十倍之高。另外再看整个市场,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规模为 58.5 亿元,但全球消费级无人机的市场规模却高达几百亿。
再加上美国等市场对大疆的打压和限制不断升级,这就为新入局者创造更多突破口。
所以,蛋糕的确足够大,影石很难不心动!只是说到底,影石真的能在大疆统治的市场分一杯羹吗?
这也未必不可能!
首先,影石的家底足够厚。
刘靖康就说过:" 如果账上的钱只够我活三个月,那傻子才会去跟大疆竞争。" 从五年前决定做无人机到现在,影石的年营收涨了 5.5 倍,流动资产有近 40 亿,加上上市融资的 19 亿,未来就算没一分钱收入,也能撑他们 2000 人的团队再跑 5 年。可以说啊,硬刚大疆,影石的弹药足够充足。
其次,在产品策略上,影石没跟大疆拼硬件参数,而是走了条不一样的路,专门抓普通用户的需求。
比如它推出的首款无人机影翎 A1,就是给入门玩家设计的,重量轻还省掉增稳云台,重点全放在 " 先拍再说,后期再选角度 " 的 360 ° 全景功能上。也就是说,你只要会控制无人机飞就行,拍好之后再慢慢调取景和构图,甚至还能戴 VR 眼镜跟着无人机飞行,这是传统无人机做不到的新鲜体验。
而且,影石本来就在全景相机领域有积累,软件算法和处理画面的能力很强。比如在光线暗的地方,它的 AI 技术能把 4K 视频拍得更亮、细节更清楚,给用户一种 " 买的不只是机器,还有创作自由 " 的新体验。 这就绕开了和大疆在飞控、图传这些硬技术上的直接竞争,在细分赛道里发掘了新空间。
另外,大疆近几年的创新也开始略显乏力。
早在 2020 年推出 Mavic Air 2 无人机,就被用户吐槽 " 外观没新意,避障没突破 ";到 2024 年的旗舰机 Mavic 4 Pro,又因 " 广角视野不足 " 被抱怨。当大疆的产品更新越来越难满足大家的期待时,影石能钻的市场空间,自然就越来越大。
当然,要想真正动摇大疆的霸主地位,影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毕竟,在无人机领域大疆已经深耕了近 20 年,核心技术壁垒深厚,用户基础庞大,行业根基稳固,这也说明,任何公司想和大疆 " 掰手腕 ",必须付出巨大的资源投入。
不过刘靖康也说了:创业是极限运动,要么 all in,要么 nothing。或许未来某一天,提到无人机,除了大疆,我们还会脱口而出一个 " 影石 "。毕竟,每一个行业王者,都曾是敢闯 " 腹地 " 的挑战者,雷军和小米汽车,就是最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