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暑期,天津工业职业学院 " 语光同行 " 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奔赴河北邯郸、山西晋中、陕西延安三地,以 " 推普 +" 多维实践体系,将青春力量融入乡村振兴,为老区发展注入动能。
推普进校园 科技非遗融趣味
在河北邯郸涉县又上小学,实践团依托精心打造的推普课程库开展教学。词语接龙、读音辨析、经典诵读等互动形式点燃孩子们学习普通话的热情。团队创新 " 推普 + 技能 " 模式,借助 VR 设备让孩子们沉浸式体验长征历程,普通话解说串联红色记忆;同时开设手工课堂,孩子们用普通话交流非遗技艺,让语言成为文化传承纽带。
追寻红色足迹 以语传扬革命魂
实践团走进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等红色场所,开展 " 推普 + 思政 " 活动。队员们在文物与历史图片前感悟一二九师精神、南泥湾精神和延安精神,并用标准普通话录制讲解视频,生动讲述革命故事,让红色基因跨越语言界限得以传承。
深入乡村调研 精准对接需求
围绕 " 推普 + 振兴 ",实践团深入河北邯郸涉县王堡村、天铁社区及陕西延安乡村,通过座谈、入户访谈、问卷调研等方式,了解当地通用语言使用现状、普及水平及村民学习需求,聚焦普通话在产业升级、文旅服务、教育普惠等领域的瓶颈与机遇,收集一手资料。
校地携手共建 搭建长效桥梁
为深化成果,实践团推动 " 推普 + 共建 " 模式。学院与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签约共建 "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与涉县王堡村挂牌 " 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既为青年提供红色教育和实践平台,也为老区引入高校智力与人才资源,助力校地协同育人与乡村振兴。
从燕赵大地到三秦故园," 语光同行 " 实践团以语言为炬、以青春为火,在红色土地上书写着推普助力振兴的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