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们楼下那一片,长期都是美食的荒漠,大概是因为房租太贵的缘故,极缺烟火气的馆子。
好不容易,开了一家串串店,可惜味道实在不敢恭维,差不多算是被拿脚投票的人民群众抛弃了。还有一家包子店,味道尚可,生意也还行,刚开始的时候包子也很实在,但最近这段时间,肉眼可见的那包子是越来越小了。
只有租借串串店地盘的那家油条胡辣汤早餐,一直稳稳当当地经营着。生意稳当得不错,质量也稳当得靠谱。
虽然就在楼下,虽然我也不时去吃,但是,这么长时间了,我竟然不知道他们几点开始出摊,又是几点收摊给经常性并没有几桌食客的串串店腾位子。
二
这些问题,在最近的一个早上都有了答案。答案,是从两段对话里来的。
先是一个顾客和老板娘的对话。
这顾客要了油饼夹菜,在自助夹菜的时候问,今天咋没有黄瓜?
老板娘刚收了吃过的碗筷盘子过来,一边麻利地操作着一边回答说,最近都没有弄黄瓜。
顾客也并没有再多问,她自己却兀自不好意思地笑了,说黄瓜太贵了,批发都要五块钱一斤。
顾客哦了一声,应该是表示理解。老板娘的话却还没有说完,接着说,咱实话实说,确实就是贵了不弄了。然后,又止不住地笑了。
这笑声里的内涵,挺耐琢磨的。
在等餐的过程中,美女随口问,你们早上几点起来准备啊?
老板说,你是说我们几点出摊吗?差不多五点左右就开门了!
美女说,不是,我是说你们几点起来准备。
老板说,哦,我们每天一点就得起来准备了。我们的东西都是当天现做,不隔夜提前弄。
美女说,那真的好辛苦。
老板没有说辛苦不辛苦,而是说了一句堪称金句的话,他说,我们起来干活的时候,可能很多城里人的夜生活还没结束呢!
很多人都笑了,包括没有参与对话的正埋头大吃的。
美女却没有笑,还在问,收摊又到几点了?
老板说,十一点。
美女感慨,那回去拾掇拾掇就得赶紧睡了吧。
老板说,嗯,下午五点左右就睡了。
这时候,老板娘递过来打包好的餐食,美女离开的时候还在感叹,真的好辛苦啊!
这是一个善良的美女。人美心美。
三
他们说话的时候,我正在店里吃着油条喝着胡辣汤。突然间,便觉得嗓子有点堵。
老板那句 " 我们起来干活的时候,可能很多城里人的夜生活还没结束呢 ",一下子就戳透了一个城市的夜色。
凌晨一点的夜色里,有人不得不起床为生活开始奔波,有人则潇洒地将精彩丰富的夜生活从昨天延续到了今天。
然后,我便不由得想起了南二环和含光路的那个转盘。本来,它只是一个通行功能的转盘,与其他的道路转盘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就因为那里有个很大的夜场,然后,凌晨的时候,转盘就变成了马路停车场,直接让宽阔的转盘,成了深夜的肠梗阻。
肠梗阻的制造者,在夜场里嗨皮的正欢。
还在深夜里奔波讨生活的,却要小心翼翼地挤过那肠梗阻。
生活就是这么魔幻,尤其是夜色掩映下的生活。
四
魔幻生活的内容,也不全在夜里。
在西安生活这么多年,我也搬了好几个住处,每一个住处的附近,无一例外地都有河南胡辣汤的早点。而且,经营这种营生的,基本还都是中年夫妻档。
奇怪的是,甚少见到他们把孩子带在身边。这个不是想当然,而是通过长期的观察确定的。按年龄推算,他们的孩子,应该都还是中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怎么不把孩子带在身边借读方便照顾养育而是让娃在老家当留守儿童呢?
现在,终于明白了。按他们的作息时间,下午五点睡凌晨一点起,先不说生物钟的紊乱,从时间上根本就没办法照顾孩子,在一起的话,反倒成了互相影响作息。
而且,我们这一片小区的房租,基本都是三千起步了,他们断然不舍得租住在这里而是远点便宜点的地方。附近的中学小学,就算是西安户籍学籍的,房户不一致都进不去,更别说借读了。他们就算把娃带来了,也不能给娃一个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于是,只能忍痛让娃留守老家,自己背井离乡讨生活。
看看,魔幻不魔幻——真正在西安打拼的,只能把娃留在老家享受不了本有资格享受的在西安学习的权利,而那些和西安八杆子打不着的,却能把娃送到西安,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走高考升学的捷径。
这也都是所谓的背井离乡、骨肉分离!
来源 / 今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