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差评 34分钟前

你身上的一块破布,摇身一变替代了昂贵的碳纤维

最近,宝马 M3 旅行版开始接受预订,大概今年年底首批车就要运到了。

相比去年发布的混动 M5 Touring 重达 2.5 吨被众人唾弃,M3 Touring 这次引入中国明显是顺风局。

碳纤维的 M perfomance 套件、锻造轮毂、碳陶刹车,3.0T L6 530 匹马力,3.6s 的零百加速与重兮兮的 M5 Touring 还一样。

还有能掀开的尾窗玻璃,对比 M5 Touring 已经赢麻了。

这不,已经有门店收了三台的订单,开始开香槟了。

什么?当然不是脖子哥发财了,作为 Bimmer 也就眼馋一下。

但如果宝马 Mpower 上这些帅掉渣的碳纤维套件拿掉,以后真有可能以更便宜的方式惠及消费者。

今年年中,宝马官方发了一则公告,他们准备在量产车用亚麻纤维材料替换碳纤维,以降低碳排放。

是的,你没有看错,它的原料就是我们平时衣服、枕头那些亚麻布料。

所以如果真大规模量产的话,说不定咱们以后人人都能用上 " 碳纤维 " 零件。

近年来,宝马一直在自己的赛车上测试这种材料的实用性。

像电动方程式的 2019 赛季,他们就在赛车的冷却轴上用上了亚麻材料。

而今年准备参赛的 M4 GT4 上,宝马更是几乎将所有碳纤维部件都换成了麻基纤维,包括仪表盘、中控台、引擎盖、分流器、车门、尾翼等等。

GT4 的内饰,黄色的就是麻纤维材料

只要这代 M4 赛车不出什么问题,下一代 Mpower 基本上就能用上了。说不定以后还能搞点 M package 套件啥的,让普通车主也体验体验。

但软绵绵的亚麻是怎么异军突起的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宝马最近控股的一家新材料公司 Bcomp 了。

Bcomp 2011 年成立于瑞士,作为一个滑雪胜地,他们最初只是找一种能兼具轻量化和坚韧的材料来造滑雪板。

而滑雪作为一项相对中产的运动,迎头赶上了当时欧洲兴起的环保风潮。Bcomp 的研究方向也自然放在了植物纤维上。

最终,他们选择了欧洲产量充足的亚麻。

欧洲是世界上最大的亚麻生产区,产量占了全球总量的 65%-70%。

亚麻布料咱们接触得也够多了,直观感受就是它的韧性比起普通布料更好。

根据哈工大支旭东教授等人的研究,亚麻本身的果胶、纤维素、木质纤维素形成了类似三明治的结构,让它拥有良好的抗冲击性和阻尼性能。

这对高频震动的滑雪运动来说,加入亚麻复合材料能够减缓运动员的腿部疲劳,这是碳纤维所没有的优势。

而亚麻 1.4g/cm 的密度,也比碳纤维的 1.8g/cm 更低。这意味着,在不考虑强度的情况下,轻量化方面亚麻甚至略胜一筹。

所以,一些滑雪板上的板芯会用上亚麻纤维。

既然亚麻这么好用,Bcomp 开始举一反三,什么滑板、冲浪板、亚麻吉他,甚至宇舶搞起了腕表。

但 Bcomp 真正的转折点,还得是当年大众的 " 排放门 "。

2015 年大众集团排放造假震惊世界,高管们下马的下马,坐牢的坐牢,重创了整个燃油车市场,各家车企纷纷宣布转型新能源,环保蔚然成风。

Bcomp 公司抓住这个机会,逐步进军汽车行业。

2016 年就参加了斯图加特汽车内饰博览会,17 年,在公司成立 6 年后,终于完成了 300 万瑞士法郎的 A 轮融资。

此后,保时捷、迈凯伦、阿斯顿马丁、极星等等豪华品牌相继与 Bcomp 进行合作。

极星概念车内饰就用的 Bcomp 材料。

一直发展到现在宝马注资 Bcomp,亚麻纤维算是越来越受到业界关注了。

不过,亚麻纤维想完全替代碳纤维,乃至人人都用得上,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就是性能上仍然难以与碳纤维媲美。

亚麻纤维的拉伸强度一般只有 1300 Mpa 左右,而碳纤维那都是用 GPa 来计算的,常见的 T700 型号拉伸强度已达到 5 GPa,是亚麻纤维的 3 倍。

所以,为了增加强度,亚麻纤维通常需要下更多料。

迈凯伦就是一个例子。

在 2020 年,迈凯伦与 Bcomp 合作开发了 F1 首款天然纤维座椅,并于 2021 年英国大奖赛上亮相。

但他们在技术解析中提到,F1 限制了车手加装备的重量最低为 80kg,这包括了头盔、座椅、靴子等等。

由于迈凯伦车队的车手里卡多(72kg)比诺里斯(68kg)体重更重,所以,诺里斯的座椅就可以不那么扣重量,用更多亚麻纤维材料代替碳纤维,既环保又保证了强度。

而里卡多的座椅外壳还是用回碳纤维,里面添加一丢丢亚麻纤维当作夹层,意思一下。

左里卡多,右诺里斯

从 F1 这种极限运动可以看出,亚麻纤维材料的强度暂时还没法和碳纤维相媲美。

目前也就只能用来做做外观、内饰等零件,碳纤维单体壳、传动轴这些事关安全的还没法替代。

就更别提碳纤维在风电、航空航天上的应用了。

其次就是亚麻纤维零件的生产人力成本依然很高。

亚麻纤维零件目前的制作流程是先把一缕缕的亚麻丝织成布,然后手工仙人再一张张地贴。

之后再抽真空灌注环氧树脂,用热压罐热压数个小时固定形状。

诶,对喽,和碳纤维的流程一模一样。

就跟小米 SU7U 那个碳纤维机盖产量少一样,人工铺贴、热压罐固定,费时又费力。

Bcomp 他们自己也只是表明亚麻纤维原材料成本比碳纤维降低 30%,而人工成本、设备成本均只字不提。

所以我们也能看见,Bcomp 和宝马对亚麻纤维的宣传都是环保,基本没怎么提降本这事。

说实话,如果一直走高端路线,那亚麻纤维零件注定跟碳纤维一样是一个曲高和寡的东西。

这样的事,Bcomp 也不是没遇过了。

当初和 Bcomp 合作搞亚麻吉他的 Blackbird 一把吉他卖 2000 美元,而我们中国这种复合吉他一般在 1000 人民币左右。

不出意料的,Blackbird 寄了。

所以我觉得宝马和 Bcomp 最好还是在自家高端车型上量产之后,还得快速下放给大伙使用。只有广大消费者都用上了,才能真正替代掉碳纤维的生态位。

不然花同样的钱,消费者只是获得了环保人士的称号,厂商却省了成本,真把大伙当日本人整啊?

撰文:浩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