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8 日,百度宣布计划于美国境外以离岸交易方式,发行以人民币计值的优先无担保票据;票据发行所得款项净额将用作一般公司用途,包括偿还若干现有债务、支付利息及一般公司用途。
市场也报以乐观态度,百度港股当日最高涨幅达 12.7%,最终收盘涨幅 9.48%。
不差钱的百度,为何发债?
根据 2025 年二季报显示,百度的现金储备依旧有 41 亿美金,业绩发布会上,百度管理层还表示,截至 2025 年 6 月,百度持有现金及等价物总计 320 亿美元,净现金达 217 亿美元,现金储备依旧充裕。
但从百度的短期借款到期金额看,2025 年中报显著上行。从一季报的 14.66 亿美元上升至 33 亿美元,为 2017 年至今近二十年的新高,以此来看,百度有动力优化其债务结构。
更重要的是,百度正在迅速扩大对云、数据中心、大模型等 AI 基础设施的投入,二季度资本支出从去年的 21 亿增长至 38 亿美元,同比增长超 80%,需要为下一阶段的投入储备力量。
恰好当前人民币利率处于历史低位,这次发行的 2029 年到期的 1.90% 优先无担保票据的定价,能有效降低公司的利息负担。
2024 年,公司利息支出 3.97 亿美元,有息负债(长期借款 + 短期借款)平均为 93.89 亿美元,对应利率负担水平为 4.2%,显著高于本次的发债利率。
其实今年 3 月,百度就开始优化债务结构。首次发行点心债融资 100 亿元人民币,将 5 年期债券和 10 年期债券的票面利率分别定在 2.7% 和 3%。借助低利率周期,积极发行 5 年期、10 年期的债券,来锁定较低的资金成本。通过债务优化,能有效降低公司的利息开支。
从国际经验看,低利率时期积极发债,锁定低成本资金,是海外的同行做法。作为现金牛的苹果,曾在 2015 年 ~2017 年美国低利率时期,2020 年 ~2021 年美国疫情期间,均通过积极发行长期债券来锁定低息资金,来提升自身的资金运营效率。
加码 AI,搜索再出发?
作为百度传统的搜索相关业务,近期正在加速 AI 变革,面临一定挑战,但也可以看到百度向 AI 转型的决心。
7 月,移动搜索结果页中 AI 生成内容的占比从 4 月的 35% 迅速提升至 64%;在百度 APP 上,超 60% 搜索结果页首位即呈现富媒体内容。但是 AI 搜索相比与网页搜索,由于输出的单一文本等特点,加大嵌入广告的难度。
但这也看出,百度在面对行业变革,积极拥抱长期的转型的决心。而近期发债,也为百度的长期 AI 投入提供更充足的资金保障。
从中美的资本市场来看,作为 AI 具体的三大对标领域。
电商:阿里与亚马逊
社交:腾讯与 Meta
搜索:百度与谷歌
阿里具备电商的数据优势,腾讯具备社交的资源,那么凭借大量历史搜索数据加持,被低估的百度能否后来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