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2 日,2025" 海河英才 " 大会暨人力资源服务高质量发展合作交流活动在天津举行。大会现场公布 2026 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战略发展大会暨研究成果发布会选址中国天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滨城园区,并传递大会会标。通过成果展示、政策发布、资源对接、合作签约等举措,亮点频闪的高规格盛会聚焦人才发展与人力资源服务创新,为天津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动能。
2024 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蓝皮书》数据显示,天津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总体环境、总体水平、潜力与竞争力均居全国前列,其中发展经济效益位列全国第三。大会现场发布多项人才工作创新成果。人才培养支持方面,公布第三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与天津市联合资助(特别资助)获资助人员名单。该项目 2023 年由双方合作设立,每年支持海内外优秀博士来津从事博士后研究,助力培育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北洋海棠基金合伙发起人、联席 CEO 何勇军现场宣布,为博士博士后创业追加 1 亿元基金支持:" 北洋海棠基金 2023 年设立首只天津博士博士后创业投资基金,目前已投资 20 余家企业、金额超 1 亿元,此次追加将为青年人才创业提供更多保障。"
在金融支持人才创业领域,多个案例展现天津通过金融支持方式与国际接轨、支持海外人才的成效。御锦人工智能医疗科技通过 " 知识产权 + 认股选择权 " 获浦发银行 500 万元授信;尼卡光学以 " 知识产权质押 " 获渤海银行 990 万元授信;克兰鹰航空科技借 " 留创贷 " 获中国银行 50 万元首笔授信;力牧鼎泰生物科技凭创业担保贷款获天津银行 200 万元授信,市人社局给予 50% 贴息。
" 我们作为初创型科技企业,技术人才是核心驱动力,科研成果知识产权则是核心竞争力,但在引进技术人才时面临薪酬、稳定性、企业品牌影响力、招聘效率和管理能力等多重瓶颈,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则面临风险大、维权难的问题。通过海外人才创业保险服务计划,不但解决了海外归国人员创业面临的授信难题,还可以解决经营上的实际困难。" 天津视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通过 " 海外人才创业保险服务计划 " 获人保财险天津市分公司 69 万元保障额度,创始人孔祥鑫告诉记者," 我们选择相匹配的雇主责任险和专利被侵权损失保险,前者为我们的核心技术人员提供了法律保障,提升了技术人才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保障了企业的稳定运营,后者为我们解决了知识产权维权难的问题,降低了维权风险。"
在人才服务保障方面,大会同样交出暖心答卷。2023 年起,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 3 家单位成建制迁入天津,287 名高层次人才急需政策对接通道。同时,随着上合组织合作项目落地," 海河英才 " 卡未来将拓展服务范围,在出入境便利、国际学术交流协助等方面发力,为国际合作人才提供全面保障。活动现场,市委组织部、市商务局、市侨办等部门负责人为勘探技术研究所人才代表发放 " 海河英才 " 卡,人才凭该卡可便捷享受政策待遇与配套服务。
为扩大人才 " 朋友圈 "、构建协同生态,大会推动多项合作落地。中国北方人才市场与中国海峡人才市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强南北合作,引进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与优质项目;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电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等 10 家单位获授首批 " 海河英才 " 生态合作伙伴称号,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将形成合力,打造人才发展共同体。"2024 年 4 月 23 日,中国电子和天津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新一轮的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以软件信息服务业为主要业态的天津软件园,中电科技(天津)作为天津软件园的主要承担公司,担负着吸引产业和集聚人才的职责。" 总经理张弛告诉记者," 市人社局专门出台了针对软件产业发展的人才政策,公司抓住京津冀一体化、京津同城化的历史机遇,目前已吸引 257 家企业落户天津,其中 80% 是从北京引入的。在引才方面,截至目前已有近千人落地天津。"
海河潮涌千帆竞,才兴业广万象新。" ‘十四五’以来,天津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量从 1600 家发展到 3200 家,年营业收入从 633 亿元增长到 2100 亿元。2025 年 1 至 7 月,天津市规上人力资源服务业营业收入 514.2 亿元,增幅达 29.3%,高于规上服务业 19 个重点行业平均增速 13.6 个百分点。2026 年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战略发展大会暨研究成果发布会选址天津也正是基于此。" 市人社局人才开发处负责人朱虹介绍,3 场分会场活动随后在中国北方人才市场保山道院区、和平园区与滨城园区接续开展。(记者 廖晨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