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蓝鲸财经 5分钟前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用金融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银行间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 9 月 10 日讯(记者 石雨)矗立于黄浦江畔,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外滩 15 号大楼,是上海百年变迁、我国金融改革开放征程的见证者,1949 年解放后,外滩 15 号先后成为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民主党派机关、上海市航天局等重要单位的办公场所。

1994 年 4 月 18 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此成立并发展至今。30 多年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始终是中国金融市场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排头兵。近日,蓝鲸新闻记者跟随 " 活力中国调研行 " 采访活动走进外滩 15 号,全面了解银行间市场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尤其是高水平开放稳步拓展的成效与经验。

服务全球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近 6000 家机构,银行间市场高效成长

1994 年,外汇交易中心成立。从当时的背景看,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建立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实行人民币汇率并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应运而生。

成立初期,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规模比较小,产品和服务也比较单一,服务对象仅限于国内银行,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经过 30 多年的积淀与发展,如今的中国银行间市场在全球排名靠前,并朝着 " 全球人民币及相关资产交易主平台和定价中心 " 的目标不断奋进。

" 目前,我们的服务对象包括全球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 6000 家机构,业务范围覆盖银行间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各种金融产品现货及衍生产品的发行、交易、交易后处理以及信息披露等各个方面,同时也是大家普遍关注的市场利率、汇率等基准指标的发布平台,还承担着支持和传导货币政策等方面的重要职责 ",外汇交易中心党委委员、副总裁董忆伟介绍道。

从一系列具体数据来看,目前,中国债券市场已是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市场存量债券约 190 万亿元,银行间债券市场占比 88%。据测算,自成立以来银行间市场交易规模的年均增长率超过 35%。2024 年,银行间本外币市场成交规模达到 2617 万亿元,对应日均成交量 10.5 万亿元,平均每秒交易超过 1 亿元,在我国主要金融要素市场的占比在 70% 左右,是名副其实的金融市场 " 大动脉 ",并且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市场结构和发展模式。

推进高水平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以科技实力强化安全保障

在对外开放方面,据介绍,近年来外汇交易中心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推出了多项银行间市场的开放措施,并且通过持续优化市场微观机制,为全球投资者提供 " 多币种、多机制、一站式 " 的高效便捷投资渠道,用金融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银行间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

从推进银行间市场高水平开放的具体动作来看,首先,在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方面。近年来,交易中心在人民银行指导下建立了灵活多样的境外机构接入渠道,陆续推出 " 债券通 " 北向通、南向通;为满足境外机构流动性管理和风险对冲需求,先后推出了 " 互换通 "、离岸回购等业务,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诸多符合其海外市场投资习惯的机制和安排,交易时长和服务地区范围也不断扩展。

" 一系列开放举措有效对接了国内外的规则和标准,既尊重国际通行惯例,投资者可以在不改变自身业务习惯的前提下,实现一点接入、无缝对接,又符合我国开放政策,实现风险可控前提下的境内外市场有效连通 ",董忆伟说道。

与此同时,外汇交易中心多年来以开放促改革,推动银行间市场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具有相当深度和广度的银行间市场,为扩大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银行间市场产品体系完备、交易工具种类齐全、市场流动性好,人民币金融资产的吸引力持续提升。另一方面,开放又为市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在市场需求和开放要求的推动下,银行间市场对标国际标准持续完善各项交易结算机制,拓展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新业务新产品,服务能力和市场发展的质量不断提升。

此外,科技实力亦伴随着外汇交易中心的成长提升,强化安全保障。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外汇交易中心的本外币交易系统经过多次升级换代,目前已经实现了系统架构自主设计,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交易系统均为自主设计开发。

目前,参与中国银行间市场的境外法人机构超过 1100 家,境外投资者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约 4 万亿元,2024 年现券交易量 19.1 万亿元。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积极参与中国银行间市场,既体现了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显著成就,也为中国金融开放与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蓝鲸财经

蓝鲸财经

蓝鲸财经,专注财经新闻报道、财经事件解读。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