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被曝开发了一种新型 AI 芯片:
比 " 含光 800" 功能更强大,可服务于更广泛的 AI 推理任务。
而且不再由台积电代工,而是转为另一家中国大陆企业代工生产。
根据全球的 AI 芯片的供应和政策的变化,我们其实也有后备方案,和不同的合作伙伴共同去做供应链的不同方式的储备。
当然,具体情况还以官方消息为准。
不过从财报也可以看出,AI 对阿里越来越重要:AI 相关产品收入连续第八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在持续强劲的 AI 需求推动下,云智能集团收入加速增长,AI 收入在云外部商业化收入中占比显著。
吴泳铭表示,面向未来,阿里还将围绕大消费和AI+ 云两大战略重心继续坚定投入。
电话会中亦再次强调,阿里计划未来三年投入超 3800 亿元用于建设云及 AI 基础设施。
而新款芯片方面,还有消息透露阿里巴巴不会对外直接销售这款芯片。相反,客户将通过阿里云服务租用由这些新芯片提供支持的算力。
这种商业模式与其云计算业务完美契合,既能充分发挥自研芯片的优势,又能通过云服务的方式快速推广应用。
阿里巴巴美股收涨 13.53%,市值一夜暴涨 368 亿美元(约 2600 亿人民币)
先看总体情况。
2025 年第二季度,阿里巴巴总营收 2476.5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仅 2%,但净利润却暴涨 76% 达到 423.82 亿元。这种营收低增长与利润高增长的巨大反差,反映出公司正处于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
季度收入 333.98 亿元,同比增长 26%,创下三年来的最高增速,主要由公共云业务收入增长所带动。
更值得注意的是,剔除内部业务后的外部收入增速同样达到 26%,这意味着云业务的增长几乎全部来自外部真实的市场需求,而非集团内部的转移支付。这一数据有力回应了市场对阿里云增长质量的质疑。
AI 相关产品无疑成为增长的核心引擎。
财报明确指出,AI 相关产品收入已连续八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这种持续的高速增长在整个云计算行业都极为罕见。
更值得关注的是,AI 需求的爆发产生了明显的溢出效应,带动了传统云服务的增长。
财报指出,在 AI 需求高速增长的同时,计算、存储以及其他公共云服务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以支持 AI 应用。这种协同效应让云业务形成了良性循环。
从盈利能力来看,云智能集团的经调整 EBITA 为 29.54 亿元,同比增长 26%,与收入增速保持一致,显示出良好的规模效应和成本控制能力。
阿里巴巴集团 CEO 吴泳铭在财报电话会中,开篇先介绍的也是 AI 部分业务:
自 7 月以来,阿里巴巴发布了升级版的 Qwen3,其中包括非同步模型、推理模型和 AI 编码模型,这些模型在各自类别中均被公认为全球顶尖水平……我们还开源了多视频生成模型及文生图模型,正在赋能客户开发自己的 AI 应用程序。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自身的 AI 原生应用也在持续推进。高德地图随着全球首个 AI 原生位置应用高德地图 2025 的推出,全面开启了 AI 转型。此次升级将空间智能引入动态的现实世界场景,让高德地图有望成为未来生活服务的新入口……我们看到由 AI 驱动的巨大机遇正在涌现,如 AI 搜索和 AI 广告平台。
公司重申了未来三年投入 3800 亿元用于 AI 和云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
按照这一规模计算,平均每年的投入将超过 1200 亿元,这在全球科技公司中都属于顶级水平。
AI+ 云计算之外,财报数据揭示了阿里巴巴正在进行的一场豪赌——即时零售。
4 月底推出的 " 淘宝闪购 " 即时零售业务成为本季度最大的投入重点,销售和市场营销费用从去年同期的 326.96 亿元猛增至 531.78 亿元,占收入比例从 13.4% 飙升至 21.5%。
这种巨额投入带来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财报显示,8 月前三周淘宝 App 的月度活跃消费者同比增长 25%,88VIP 会员数量突破 5300 万并保持双位数增长。
包含饿了么、淘宝闪购等业务后,中国电商集团的经调整 EBITA 同比下降 21% 至 383.89 亿元。若剔除股权投资收益等非经营性因素,Non-GAAP 净利润为 335.10 亿元,同比下降 18%。
自由现金流更是从去年同期的净流入 173.72 亿元转为净流出 188.15 亿元,主要归因于云基础设施支出增加和对即时零售的投入。
阿里巴巴明确将 AI 技术视为所有业务的核心驱动力,贯穿于 " 消费 " 和 " 云 +AI" 两大战略中。例如在消费领域,AI 技术被用于优化用户体验,例如通过个性化推荐、智能导购和虚拟购物助手等方式提升转化率和用户停留时长。
电话会议中,吴泳铭表示:
阿里巴巴的战略定位以及在即时零售业务方面的规划,并非局限于单一品类的竞争。其目标在于满足十亿消费者的一站式消费需求,构建综合消费平台的商业模式。在消费领域的 AI 时代,阿里巴巴的长期目标是打造一个全面的消费平台,以满足十亿消费者在购物及日常生活中的全方位需求。
旨在为购买频率最高的最大消费群体提供最佳体验,最终引领一个规模达三十万亿元人民币的潜在市场。
One More Thing
最近,国产 AI 芯片圈热闹非凡。
与阿里造 AI 芯片同一时间,另有消息称,DeepSeek 也计划用华为芯片训练部分模型。具体来说是用华为芯片训练规模较小的模型,最大的模型依然沿用英伟达芯片。
此外,今年 7 月,上海沐曦集成电路(MetaX)推出了一款新型芯片,据称可作为 H20 芯片的替代选择。这款芯片内存容量更大,处理部分 AI 任务时性能更强,但同时耗电量也更高。沐曦透露,目前正为这款芯片的大规模生产推进筹备工作。
另一边,寒武纪科技其 AI 芯片思元 590 芯片最近得到行业普遍认可。受此影响,公司股价快速攀升,对此寒武纪特别提醒投资者,需理性看待股价波动,避免过度乐观。
不管怎么说,国产 AI 配国产芯片看来是大势所趋了。
参考链接:
[ 1 ] https://www1.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25/0829/2025082901541_c.pdf
[ 2 ] https://www.cnbc.com/2025/08/29/alibaba-is-developing-a-new-ai-chip-heres-what-we-know-so-far.html
[ 3 ] https://www.theinformation.com/articles/deepseek-opts-huawei-chips-train-models
一键三连「点赞」「转发」「小心心」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 完 —
专属 AI 产品从业者的实名社群,只聊 AI 产品最落地的真问题 扫码添加小助手,发送「姓名 + 公司 + 职位」申请入群~
进群后,你将直接获得:
最新最专业的 AI 产品信息及分析
不定期发放的热门产品内测码
内部专属内容与专业讨论
点亮星标
科技前沿进展每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