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极客公园 22分钟前

把豪车卖爆了的华为,瞄上了比亚迪们 10 万市场的「大蛋糕」

余承东的「金句」,暂时消失了。

8 月 25 日,在鸿蒙智行智界、问界新品发布会上,尽管宝马、奔驰、特斯拉、小米的产品反复作为对比项出现在现场屏幕,但他的发言里极少提到竞品的名字,尤其是小米。他甚至表示:「原来他们(同事)准备的视频是跟友商多个竞品去对比,我觉得这样不太好。」

在这场「低调」的发布会上,余承东一口气发布了 3 款车型共 15 个 SKU 的价格,外带还预告了即将在九月发布的 3 个新产品。

如今,鸿蒙智行旗下的五「界」品牌,完成了从 16 万元 -110 万元价格区间的全覆盖。而且越是贵的产品,越不愁卖:

50 万级别的问界 M9,自 2023 年 12 月上市以来,已积累交付 22.6 万台,是这个价位段连续 17 个月的销冠

上市 87 天的尊界 S800,大定量突破 12000 台,几乎等于奔驰 S 级全年一年的销量

但事情的另一面是:目前鸿蒙智行累计交付的 90 万台车里,有 75 万台都来自「问界」品牌。

所以,如何把五个品牌都卖好,是如今摆在余承东以及各「界」品牌面前最值得思考的一个真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既来自产品本身,也和组织、效率、配合等息息相关。

「听华为的没错」

从产品的角度而言,这场发布会的主角应该是「智界双七」。

但产品维度的升级本身并不大。用户层面感知度比较高的升级包括:智能辅助驾驶硬件层面加入了固态激光雷达、4D 毫米波雷达等一系列感知硬件;增加了新的外观配色以及「智驾小蓝灯」;隔窗对话等功能的发布。整体来说,这是一次年度小改款。

在价格方面,智界 R7 的主销 SKU(即大电池增程单电机版本)起售价下调了 3 万元;而智界 S7 的各个 SKU 相比 2025 款(即老款)也都下调了 3-4 万元。

智界 R7 的全新极光绿配色 | 图片来源:智界汽车

连余承东也调侃:「尹总(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这次是下决心『出血』了。」

转变的原因来源于市场端的压力。实际上,智界 R7 自去年 9 月上市发布后,前 4 个月里始终保持着月销过万的「小爆款」态势。但今年春节后,智界 R7 销量出现滑坡:根据智界汽车官方发布的数据,智界全系(包括 R7、S7 两款车型)今年上半年累计交付数据为 46600 辆。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白热化竞争的阶段,各个新势力品牌对于用户的争夺,不单单体现在产品配置、价格等维度,还和质量、销售、服务等体系及组织能力紧密相关。

从这个维度来看,这场发布会上属于智界的正餐既不是「双七」的发布,也不是中途亮相的品牌大使刘亦菲,而是产品亮相前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的发言。

尹同跃宣布智界品牌进入 2.0 时代 | 图片来源:极客公园

尹同跃表示:奇瑞和华为之间的合作将进入 2.0 时代,投入超百亿专项资金 +5000 人团队,并强调这是「由华为公司全面主导的纯血鸿蒙时代」。一个突出的变化是奇瑞为智界将成立独立运营的新能源公司,意味着智界品牌的权重和自主权将进一步增大。

另一个重要变化是,奇瑞为智界设立了专门的设计、研发团队,并且还将建设专属的智界用户中心。

目前,鸿蒙智行五界共有 10 款在售车型(包含预售车型、同一车型纯电和增程在此合并统计),普通的「鸿蒙智行」门店根本无法展示全部车型,每个品牌自建独立的用户中心可以让销售资源更集中、服务更精细。

同时,独立的运营也保证了智界的销售目标不会和奇瑞内部其他产品线产生竞争或其他微妙的关系。此前,有小红书网友曾表示,在智界某门店的线上直播里,有销售人员向用户推销奇瑞旗下其他车型。尹同跃表示,现在奇瑞集团所有的资源都要向智界项目「倾斜、让道和鼓掌」。

所以,鸿蒙智行的模式不光是华为「出标」车企「代工」这么简单,也需要双方足够的投入和配合。这一次调整也证明了奇瑞内部正在进行一次「熵减」调整,以重新适应鸿蒙智行模式。

尹同跃在发言最后说:

「听华为的没错。 」

上市 24 小时后,智界发布销量成绩单:「双七」新款大定量累计突破 10000 台。

「拼盘」的问界,依旧热卖

这场发布会上发布的另一款产品是问界 M8 纯电款。

除六座版入门款纯电更贵 1 万元之外,问界 M8 的纯电和增程动力形式价格完全相同,「油电同价」这是 M8 从增程市场向纯电扩张时的基本策略。

除此之外,关于 M8 产品介绍的记忆点不算多。一些智能辅助驾驶、主动安全等功能的展示,也都是以 M8 纯电版本为介质,余承东强调「问界全系开启 ADS4」——意味着此前的车型也将逐步通过 OTA 升级的方式,被推送最新智驾版本。

要知道,过去几年里余承东为了把问界这个品牌打向市场,诞生了诸多发布会名场面。而现在,不再需要太多摇旗呐喊,问界新品和智界「拼」一场发布会,依旧可以大卖——上市 24 小时后,问界 M8 纯电版的大定量同样突破 10000 台。

问界 M8 纯电版 | 图片来源:鸿蒙智行

首先,30-50 万的消费者对问界品牌有了足够的认同。

问界 M8 增程版如今周销破 5000 台、M9 长期占据 50 万以上销冠地位,这是问界最好的广告。也难怪余承东经常唠叨:如果能用一个品牌卖所有车,就不用重复五遍从 0 到 1 的工作、造五个「界」了。

鸿蒙智行五界的 Logo,都是围绕「六边形」来进行设计的 | 图片来源:极客公园

其次,消费者的好感绝不仅仅靠一个简单的「品牌」名字或者某种「身份」认同就可以建立的。问界常说自己的 NPS 值(净推荐值)排名第一——如果一个人的车质量、品控常出问题,他绝不会推荐给身边的人。

余承东在大湾区车展时那句「按照华为的标准,某些车企一台车都无法出货」也许是说给友商的,但其实对内部伙伴也同样适用。

有趣的是,问界品牌下一款推向市场的产品——改款 M7 也将会以「拼盘」的形式发布。某种程度上,问界比它在增程领域的竞争对手理想,更早接近了李想本人希望达到的那个传播境界:没有发布会,直接开卖也能卖好。

尚界亮相,鸿蒙智行进入十万市场

在发布会尾声,享界全新的旅行车享界 S9T 以及华为和上汽共同打造的「尚界」也先后登台亮相。

其中,享界 S9T 最大的卖点在于兼具了轿车的操控和 SUV 的装载能力,并且通过 CDC+ 空悬等技术优化了通过性。官方表示,享界 S9T 自预售以来,预定量突破 20000。

而尚界首款车型 H5 的 16.98 万的预售价发布,则引发了整个行业更热烈的讨论。考虑到正式发售价和预售价之间往往还有 1-2 万的价差,这一次华为似乎有意要把高阶智驾下放到 15 万元以内。

尚界的第一份答卷 | 来源:鸿蒙智行

据余承东介绍,尚界将搭载 ADS4,高速、城区和泊车场景的智能辅助驾驶全部支持,且配备 192 线激光雷达(大概率在高配车型)。

目前,在 15 万 -20 万元的价格区间里,零跑、小鹏两家新势力位居月交付榜前列。其中,主打增程的零跑 7 月交付量突破 5 万台,而主打智能化的小鹏上升至 3.6 万台。刚「出生」的尚界给出的第一份答卷是:18 小时超过 5 万预订单。

不仅如此,今年年初,比亚迪曾以「全民智驾」为主题发布了旗下天神之眼的三版智驾方案,曾引发关于「什么是高阶智驾」的口水战。如今尚界首款产品的亮相,相信会实实在在让如今的新能源一哥感到压力。

尚界 H5 计划于十月国庆前交付。据《36 氪》报道,尚界方面已向供应商释放了年销 40 万辆的备料计划。

如今,鸿蒙智行旗下的五个品牌,已经完成了从 16 万元 -110 万元价格区间的全覆盖。有些取得了阶段性成功,有些还在追赶,也有的一起步就憋着要成为爆款。但无论如何,其中的故事都非常复杂,鸿蒙智行的品牌和产品,绝不仅仅是贴上「华为」商标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