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作者从跃然创新处获悉,其已经完成 2 亿元 A 轮系列融资,由中金资本旗下基金、红杉中国、华山资本、愉悦资本领投,招银国际等共同参投,Brizan Ventures 等老股东持续加注。
据悉,募集资金将用于公司系列新品的研发、人才梯队建设以及市场渠道拓展。跃然创新创始人李勇表示,投资人不仅仅是财务上的支持者,更是我们事业蓝图上不可或缺的战略伙伴。AI 玩具行业刚刚起步,我们清楚前路依然充满挑战。
与大厂错位竞争,一度借钱发工资
作为一名新入创业者,李勇此前在大厂有过丰富的工作经验,是天猫精灵的几位创始人之一,见证了天猫精灵的快速成长。而在当前内卷加剧的科技行业里,创业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选对赛道,避免和大厂直接竞争。
" 无论是资金、人员还是渠道,根本不可能和大厂正面比拼。" 在李勇看来,做玩具根本不是大厂的战略方向。同样是做 AI 硬件,大厂会将目光瞄准在 AI 手机、AI 眼镜这样的大赛道。
他认为,人类天然喜欢毛茸茸的东西,大模型能力的逐步完善,也让硬件产品给人类提供情绪价值成为可能。想要不再跟巨头正面竞争,就要做巨头看不上也做不好的情绪价值赛道。
公开信息显示,跃然创新自成立以来已完成数亿元融资,股东阵营包括中金资本、招银国际、香港科技基金鼎力,也不乏红杉中国、华山资本、愉悦资本、蓝驰创投等一线美元机构多轮持续加注。不过,虽然现在看来跃然创新背后的资本很强大,但放在一两年前,公司也融不到钱,李勇一度要借钱给员工发工资,甚至快要把房子抵押了。
" 我们那时候一点钱没有,差点公司都清算,从银行里借钱去做市场营销,去做新品的投放 ",李勇透露称," 好在都挺过来了,当然还是要特别感谢高秉强教授,当时给介绍了众多优秀的产业链伙伴,也在资金上给了支持。"
据了解,高秉强教授是跃然创新的天使轮投资人,对李勇在 AI 玩具上的认知和理念完全一致。据李勇回忆,高秉强教授曾对自己说过,在中国创业一定要做 AI 硬件,并且一定要给儿童做硬件,所以他个人投了钱支持 Haivivi 早期的研发。
此次最新一轮融资,高秉强教授也是继续加码," 作为 Haivivi 的天使轮投资人,见证了从无到有的整个历程,我们希望能持续为公司注入来自香港的国际资源,帮助公司在后续产品创新和销售放量阶段能持续领先,同时在 AI 产品的教育和科技属性上做好助力。"
产品做减法,不担心华强北的低价竞争
2024 年 6 月,Haivivi 的首款 AI 玩具 BubblePal 正式发布,支持角色扮演、多语言对话、AI 故事共创、长期记忆等一系列功能,上线首月售出超万台。截至目前,该产品总计销量已突破 20 万台。正是首款产品的成功,让更多投资人看到了 AI 玩具的潜力市场。" 去年 9 月份、10 月份的时候,你们能听到的所有投资大佬都来了。"
BubblePal 的大卖,也让 Haivivi 加速了在 IP 上的布局。当下,入局 AI 玩具的公司背景也各不相同,有潮玩公司、AI 公司以及硬件公司等,而 Haivivi 则是选择用潮玩 IP 的逻辑去做生意。据悉,目前其已获得包括奥特曼、小猪佩奇、奶龙等诸多知名 IP 的 AI 玩具授权,并已与国内外多个知名 IP 方达成战略合作。
李勇认为,IP 作为玩具的灵魂,在用户购买决策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我们将通过‘头部 IP 授权合作 + 艺术家签约’双重模式来实践 Haivivi 的 IP 战略。一方面,寻求头部 IP 的授权合作,另一方面签约艺术家、合作共创,运营培育新兴 IP。"
值得一提的是,本周跃然创新还将正式推出旗下第二代 AI 玩具产品—— CocoMate 系列。据悉,新品采用可嵌入玩偶本体且支持拆卸的形态,灵活性得以大幅提升。与此同时,作为搭载端到端语音模型的 AI 玩具,CocoMate 在交互方面具备更强的拟人化情感能力,并支持多重唤醒、主题卡游戏、聊天室等多种模式,新品首发将包含奥特曼 IP 限定款及 Haivivi 原创 IP " 泡泡 " 礼盒,将于 8 月 27 日开售。
对于第二代 AI 玩具,李勇并没有给出具体的销量目标,但也并不担心不好卖,前一代产品已经打下了较好的用户基础。并且,区别于某些产品堆料的做法,他认为,AI 玩具在产品上的逻辑应该是做减法,比如与智能家居的联动就没必要。
" 这个不难,就是几行代码的事,但故意没做,就是不希望它有太多的功能性,让 AI 玩具变成一个助手。我们要做的是用户的朋友,功能做得太多,反而会消解掉它的情绪。"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 AI 技术的持续迭代与情感消费需求的增长,AI 玩具行业正迎来快速发展阶段。需要指出的一点是,AI 玩具本身的硬件成本并不高,而且在华强北的复制能力下,很容易就能做出一个价格只有 Haivivi 四分之一的产品。
对此,李勇并不担心华强北或者是友商的低价竞争,称那种赚快钱的思路,自己也能做,但更重要的是你做出来之后能不能卖出去,这个难度要比做出来的难度高很多。
" 目前我们在这个行业里面应该算是头部了,也算是标杆了,融资的金额也比较多了,所以没有特别大的压力。短期来看,IP 是我们的壁垒,长期的可能就是‘用户的记忆’,这里面还有很多的探索性的实验性的工作要做。"(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杜志强,编辑|钟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