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财联社早知道 19分钟前

AI 算力需求井喷,算力产业链上市企业业绩频频报喜(梳理)

【周五热门

从个股来看,PCB、CPO 等 AI 硬件股同样于今日展开反弹,生益电子、新易盛、中际旭创再创历史新高,胜宏科技、工业富联等也出现止跌企稳的信号。作为本轮领涨核心方向,在经历了短线休整后依旧能够获的资金回流修复,可见对于已来至相对高位的前期热点依旧具有较强的承接动能,自然有利于行情的延续。

【后市分析】

周五市场高开高走,三大指数均续创年内新高,而沪指也成功站上 3800 点,与此同时量能再度提升至 2.55 万亿,延续价涨量增的良性态势,故指数在出现短线明显转弱信号之前,仍有望维持上行惯性。

不过需注意是,周五盘面个股分化较为明显,在指数飙涨的同时最终仍有超 2000 股收跌,上涨中位数也仅为 0.1% 左右。可见相较于全面普涨,当下行情更多呈现出结构性分化特性,热门板中的核心标的往往更易获得超额收益。不过短线市场方向也出现了积极信号,一方面大跌个股数量显著减少,而高位股的亏钱效应也没有进一步释放。故预计在权重完成搭台后,对于一些题材小票或仍存在着修复补涨的预期。

【明日主题前瞻】

【今日导读】

>AI 算力需求井喷,算力产业链上市企业业绩频频报喜

> 开启脑科学 " 彩色视界 ",我国成功研制多色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

>DeepSeek 称新版本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做了优化

>5000 亿 " 准财政 " 工具将出重点支持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等

> 可用性持续提升,AI 视频生成行业商业化进入发展快车道

> 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 " 明珠 ",手术机器人潜在空间大、增长动力充足

> 上半年销量环比增长达 6 倍,AI 玩具消费群体不断扩大

【主题详情】

AI 算力需求井喷,算力产业链上市企业业绩频频报喜

AI 算力需求井喷,带动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高增长。近日,算力产业链上市公司纷纷披露 2025 年半年报或半年度业绩预告,多家公司提及,上半年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基础算力设施的持续建设和人工智能相关算力投资的稳步增长。业内人士表示,AI 应用的普及推动了算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相关上市公司迎来了发展黄金时期。

根据中国智算中心产业发展白皮书(2024 年),AI 大模型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商用进程加快,智算中心市场增长动力逐渐由训练切换至推理,预计 2028 年中国智算中心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2886 亿元。IDC 与浪潮信息联合发布的《2025 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2025 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到 1037.3EFLOPS,预计到 2028 年将达到 2781.9EFLOPS。甬兴证券研报认为,国内智算中心建设加速,产业链相关环节迎来增长机会。国产大模型加速国产算力建设,看好由国内智算中心建设带来 AIDC 运营商、AI 服务器、交换机、光模块、高速铜缆以及温控等环节的放量机会。

上市公司中,光迅科技 800G 产品已有部分客户在用,公司 1.6T 光模块产品已开发完成,产品已在 OFC2023 DEMO,目前正在推进送样测试工作。公司推出了可用于算力中心网络的全光交换机产品。公司销售给华为的产品为通信设备领域的有源光收发模块、器件,无源器件,功能模块等。华工科技光模块年产能超过 3000 万只,为全球最大的光模块生产厂商之一,已成功开发出 400G、200G、100G 全系列产品。公司在 PCB 细分领域,针对封装基板(IC 载板,陶瓷基板)、FPC 等方面已构建起全套的激光加工、检测及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实现国产替代,技术水平行业领先。华为是公司的主要客户之一,公司在能量激光、信息激光等多领域为华为提供产品。泰嘉股份大功率电源业务主要包括新能源智能光伏 / 储能电源,另包含一部分数据中心电源、站点能源电源业务。其中,数据中心电源业务主要为服务器电源模块产品,服务客户为行业头部品牌客户,目前根据客户订单需求,有序生产、出货中。

开启脑科学 " 彩色视界 ",我国成功研制多色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

据媒体报道,历经 4 年研发,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制出仅重 2.6 克的新一代多色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首次实现自由活动小鼠高分辨率的深脑双光子彩色成像,为解码复杂脑功能机制提供了新工具。该成果 21 日在《自然 - 方法》上在线发表。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是基于双光子吸收及激发荧光的一种非线性光学成像技术,其关键器件之一是空心光纤。通过光纤内部微结构,将激光约束其中进行传输,再打在标记荧光的细胞上,从而产生荧光图像。不同波长的激光其成像颜色不同。此前的空心光纤只能传输单一波长的超快激光,限制了其多色成像能力。

国泰海通发布研报称,政策端积极推动,脑机接口产业有望加速发展。当前全球脑机接口市场正处于 " 技术突破、临床验证、商业落地 " 的关键转折期。据麦肯锡测算,全球脑机接口在医疗应用领域的 2030 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400 亿美元,到 2040 年突破 1450 亿美元。伴随技术领域的突破和下游应用的进一步打开,脑机接口市场前景可期。

公司方面,优刻得入选上海市未来产业脑机接口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公司是业内领先的云计算服务商,主要通过自主研发的 IaaS、PaaS、大数据流通平台、AI 服务平台等一系列云计算产品,提供全面的算力和存储解决方案,赋能上海未来产业脑机接口领域的发展。东方中科子公司北汇信息作为国内领先的汽车电子测试技术服务供应商,在汽车领域为客户提供涉及前沿科技应用研发的测试服务和方案支持。在脑机接口测试中,北汇信息可以为客户提供静态驾驶模拟舱结合场景仿真软件、动力学软件、试验管理平台等组成测试系统,完成自动驾驶互动测试验证等仿真模拟测试,其与其他相关系统共同构成完整的脑机接口研发项目。

DeepSeek 称新版本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做了优化

据媒体报道,DeepSeek 在其官宣发布 DeepSeek-V3.1 的文章中提到,DeepSeek-V3.1 使用了 UE8M0 FP8 Scale 的参数精度。另外,V3.1 对分词器及 chat template 进行了较大调整,与 DeepSeek-V3 存在明显差异。DeepSeek 官微在置顶留言里表示,UE8M0 FP8 是针对即将发布的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中金公司表示,推出更灵活的数据格式 UE8M0 FP8,是 Deepseek 通过更进一步的工程优化,针对国产 AI 芯片算力不足的问题做的优化(动态的去减少尾数可以使得更多的计算采用整数乘法器进行操作,可以较大程度的释放算力,在国产芯片设计端,未来在有限的制程下也可以塞入更多的整形计算单元来堆砌更多算力)。在此趋势下,后续用国产卡训练大模型的可能性有望进一步增强。在 DS 等流量模型更新,供应链逐步完善,互联网大厂 CAPEX 投入持续的催化下,下半年国产算力链有望维持较好表现。

公司方面,中科曙光已经完成了 " 芯一端 - 云 - 算 " 的算力全产业链布局,与参控股公司全方位覆盖了从上游芯片、服务器硬件、I/O 存储、液冷数据中心产品,到中游计算机平台、大数据平台、算力服务平台,以及下游云服务提供商等产品及业务。子公司曙光云发布全国产 DeepSeek 超融合一体机,不仅全面适配 DeepSeekV3/R1/JanusPro,还支持全系列量化蒸馏版本,同时也兼容 QWen2.5、LLama3.2、ChatGLM 等主流大模型,满足各类业务场景需求。拓维信息作为昇腾战略合作伙伴," 兆瀚 " 系列 AI 服务器及相关产品已全面完成与 DeepSeek-R1/V3 系列大模型的深度适配,以卓越性能全面支持 DeepSeek 加快实现本地化部署,为国产 AI 大模型构筑安全可靠的算力底座。

5000 亿 " 准财政 " 工具将出重点支持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等

自今年 5 月以来,多地围绕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开展政策宣讲会或者项目筹备会。近期,部分地方更是进一步梳理出入库项目清单,明确了申报基金的金额。从地方透露信息来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资金规模为 5000 亿元,重点投向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具体包括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消费领域、绿色低碳、农业农村、交通物流、城市基础设施等,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参与其中。

伴随着 AI 大模型更新迭代速度加快以及性能提升,token 调用量大幅上升,加强了对于 AI 算力建设的需求。信达证券莫文宇指出,当前 AI 硬件板块已形成 " 需求 - 技术 - 产能 " 三重共振。需求端受大模型迭代与应用驱动,技术端 AI 芯片和服务器不断突破技术和功耗瓶颈,产能端代工龙头加速全球布局。产业链各环节龙头业绩能见度或显著提升,板块行情演绎有望持续。

上市公司中,华丰科技在 " 高速背板连接器 " 领域,一举突破了国外龙头企业对于 10Gbps 及以上速率高速背板连接器技术封锁,掌握了产品核心设计技术及关键制程工艺技术,已成为华为、中兴的核心供应商之一。光迅科技 800G 产品已有部分客户在用,公司 1.6T 光模块产品已开发完成,产品已在 OFC2023DEMO,目前正在推进送样测试工作,华为是公司的重要的客户之一。

可用性持续提升,AI 视频生成行业商业化进入发展快车道

记者获悉,可灵 AI 正式发布基于 2.1 模型的全新首尾帧功能,其效果较 1.6 模型提升 235%,在视频转场、视觉冲击力、复杂运镜及创意营销等维度较好表现。

从生成式 AI 模型出现至今,国内外的 AI 视频图像模型不断迭代。自 2024 年 2 月 OpenAI 首次发布 AI 视频生成模型 Sora 以来,快手、字节跳动、腾讯、谷歌等多家企业也相继推出了 AI 视频生成模型。当前,生成式 AI 已经初步在影视行业落地,例如在动画短片和部分特效场景中。AI 视频生成已经具备复杂场景生成能力,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可以实现分镜,真实物理规律以及角色一致性等。从落地的场景角度,生成式 AI 在剧本生成,角色 / 场景建模,动画生成,后期配音,剪辑调色等环节均有不同程度的应用。国元证券表示,看好 AI 视频生成行业发展,产品可用性持续提升,商业化进入发展快轨。根据 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 测算,2024 年 AI 视频生成全球规模为 6.15 亿美金,预计到 2032 年达到 25.63 亿美金,2025 至 2032 年的复合增速为 20%。

上市公司中,捷成股份与华为云公司共同签署《视频大模型合作协议》,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拟在 AI 语料、视频大模型等领域建立长期、深度的合作关系,共同探索视频大模型在影视及音视频生产等领域的商用落地。中文在线依托 " 逍遥大模型 " 文本生成及理解能力、结合业界领先的多模态 AI 视频生成技术,公司打造覆盖智能广告投放全流程的逍遥 AI Agent 系统。万兴科技表示,万兴天幕音视频多媒体大模型 2.0 于今年 6 月底上线公测,依托公司海量音视频与用户行为数据积淀,实现了音视频垂类原子能力的全面跃升,在专业级运镜设计、多层次立体音效生成、首尾帧智能补齐与过渡内容创作等方面具备特色优势。

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 " 明珠 ",手术机器人潜在空间大、增长动力充足

据媒体报道,近日,香港中文大学一个多学科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基于人工智能(AI)驱动的手术机器人自动化技术,并将该技术集成于国产机器人中,在活体猪模型上实现了组织牵拉、纱布抓取、血管夹闭等多项自主手术操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 - 机器人》。据介绍,这是全球首例多功能手术自动化的活体动物验证,为自动化手术机器人领域提供了数据驱动的纯视觉解决方案。

手术机器人是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 " 明珠 ",正在重构现代外科手术体系,将外科手术带入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时代。从技术角度看,得益于 5G、AI 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小型化、轻量化、模块化将成为手术机器人的发展趋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估算,2024 年手术机器人全球市场规模超过 200 亿美元,我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也超过 100 亿元,且仍处于高速增长的态势。光大证券指出,手术机器人行业潜在空间大、渗透率低,增长动力充足;技术和资金壁垒较高、商业模式出色,业内公司营收持续性和盈利能力有保障。建议优先关注治疗而非检测、患者基数大、初步具备产业化基础的细分赛道。

上市公司中,美好医疗与国内外知名手术机器人公司在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关节手术机器人、支气管自然腔道(LON)机器人的部分部件上处于不同的合作阶段。手术机器人领域,公司已有产品向部分国内外客户小批量供货。厦门钨业表示,公司钨丝产品已用于制作手术机器人微型机械丝绳,在不牺牲强度的前提下完成高精准度动作。百洋医药运营全球首创完全自屏蔽放疗系统 ZAP-X 火星舟放射外科机器人、苏州同心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北京迈迪斯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的超声用电磁定位穿刺引导设备。

上半年销量环比增长达 6 倍,AI 玩具消费群体不断扩大

作为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重要载体之一,AI 玩具的消费群体不断扩大。电商平台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AI 玩具产品销量环比增长达 6 倍,AI 玩具销量年同比增速超 200%。

我国玩具市场已达千亿规模,成为全球重要的玩具生产国和消费国,预计未来五年仍将保持稳健增长。随着 AI 大模型能力的持续进步,其对话交互能力、答疑解惑能力、甚至情感陪伴能力,有望从线上迁移至线下,AI 玩具成为 AI 大模型的实物载体之一,AI 玩具在玩具市场的份额有望持续提升。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 AI 玩具市场规模已突破 110 亿美元,预计 2030 年将达 58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4162.89 亿元),年均增速超 20%。天风证券认为,一方面、AI 赋能后玩具的交互性、趣味性及把玩性大幅提升,特别是植入物理形态(毛绒玩具或 IP 形象)后,使用体验显著优于手机平板,用户粘性有望显著提升,包括充分拉长使用周期、扩宽使用场景、增强人均付费等,或将充分放大产业链价值。另一方面、伴随多家优质低成本大模型成熟,AI 玩具落地推广可行性大幅提升;目前产业链正加速将传统玩具 AI 化,并探索更智能的交互体验,前景可期。看好以 AI 玩具、AI 家居为代表的智能体全新的交互、使用体验带来的市场潜力。

上市公司中,汤姆猫于 2024 年 12 月下旬推出了首代汤姆猫 AI 情感陪伴机器人产品,该产品不仅实现了语音交互,还具备长期记忆、情绪感知、主动聊天、递进式交互、表情互动与触感交互等多个前沿性创新,可满足青少年儿童、老年人及成年人等多个用户群体的实时互动、情感支持及长期陪伴需求。实丰文化已经推出两款 AI 玩具 —— AI 魔法星、AI 飞飞兔,在此基础上,公司紧扣行业智能化发展脉搏,积极投身智能玩具研发与生产。利亚德首款交互式 Mini AI 全息玩具,依托利亚德在数字人技术、数字内容创作、先进显示技术及多模态交互等领域的核心优势,其采用先进的裸眼 3D 显示技术,借助棱镜原理实现前后透明机身设计,让虚拟角色呈现出逼真的 3D 效果。

财联社早知道

财联社早知道

准确、快速、权威、专业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