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巨头碧桂园(02007.HK)业绩持续承压,2025 年上半年预亏损金额,最高达 215 亿元。
8 月 22 日晚间,碧桂园发布盈利警告,其预计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止的半年内,公司将录得期内损失介乎约 185 亿元至 215 亿元。
相比 2024 年同期的 151 亿元亏损,碧桂园今年上半年亏损额进一步扩大。
对于亏损原因,碧桂园在公告中解释,上半年亏损主要源于两方面因素," 主要由于房地产开发项目结算规模下降,毛利率持续处于低位,以及物业项目的资产减值增加所致。"
中指院数据显示,截至 8 月 20 日,沪深上市房企中有 71 家发布 2025 半年度业绩预告,其中 45 家亏损,占比 63.4%,相比去年同期上升了 1.1 个百分点,其中个别房企亏损超百亿元。
" 上市房企业绩亏损主要原因包括,项目结算规模显著下降,毛利率处低位;新增计提资产减值;部分大宗资产交易和股权交易价格低于账面值;有息负债利息费用化金额增加。"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表示。
事实上,碧桂园的巨额亏损并非第一次出现。
回顾 2023 年业绩,其当年录得净亏损额高达 1784 亿元;2024 年这一数额有所下降,归母净利润亏损 328 亿元。以此计,其 2023 年及 2024 年,两年亏损额约 2112 亿元。
而在公布今年上半年业绩预亏损情况前,碧桂园总额 140.74 亿美元的境外债务重组工作,在 2025 年 8 月取得了重大进展。
碧桂园于 8 月 19 日公告,公司就境外债务重组建议已与协调委员会协定主要条款,并获得持有大量现有债务的债权人大力支持。
公告显示,协调委员会占现有银团贷款本金总额的 49%,其成员已加入重组支持协议,或正履行内部程序以取得加入批准。同时,超过 77% 的第 2 类债务持有人已签署重组支持协议。
目前,碧桂园正与专案小组及协调委员会就正式文件紧密合作,力争在 2025 年年底前完成建议重组。
" 集团高度重视债务风险化解,通过积极主动与各利益相关方沟通,推动包括境外债务的整体重组、债务期限的合理延长以及融资成本的适度降低等多种主动债务管理举措,致力于逐步搭建长期及可持续的健康的资本结构。" 碧桂园方面称。
据中指院统计,截至 2025 年 8 月,已有 20 家出险房企债务重组、重整获批,化债总规模超过 12000 亿元人民币。
而对于碧桂园能否在 2025 年底前顺利完成债务重组,备受市场关注。分析人士认为,碧桂园境外债务重组的推进对整个房地产行业具有重要意义,能为其他面临债务压力的房企提供参考。
尽管面临财务挑战及债务重组压力,碧桂园仍在努力维持生产经营稳定。" 公司通过执行极限收支的策略,高效利用资源,建立多样化的动态机制,强化计划运营管理体系。"
在报告期内,碧桂园连同其合资企业和联营公司,累计完成交付房屋约 7.4 万套。
碧桂园董事会主席杨惠妍在 7 月月度会议上表示,碧桂园将 " 保交房 " 作为公司的第一要务和短期主要经营目标。" 三季度是短暂而宝贵的时期,要求区域项目前置评估资源配置与调度,必须确保大部分任务跑在前。"
销售情况方面,该公司公告显示,今年 1 月至 6 月,碧桂园实现权益销售额 167.5 亿元,较去年同期的 259.5 亿元下降 3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