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AutoLab 1小时前

所有你最关心的测试内容,我们一网打尽

一到夏天,电车的续航就 " 绷不住了 ",比如:

开空调跑高速,续航打六折是常事,厂家宣传的 "500km",实际能跑 300km 就谢天谢地。

快充更是玄学,PPT 上说 20%-80% 只要 15 分钟,半小时能基本充满。可实际动辄一个小时,服务区大排长龙。

最烦的还属空调,开 24 ℃跑 100km,续航掉 130km、140km 就算了。关键在低电量时,空调还 " 动不动罢工 ",开个车像蒸桑拿。

这些不是个案,而是目前纯电车在夏天的普遍痛点。

为了回应广大读者朋友的呼声,同时也是搞清楚纯电车在夏天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LAB 测试》整了个大活,集结了 51 台热门新能源车,统一发往专业高环场地,进行极限续航测试。

测试车辆

组织这样一场大型测试,首先要敲定车辆,参加测试的车型我们按照以下三个标准进行筛选。

1. 各品牌都要有,阿维塔、比亚迪、大众、零跑、蔚小理、鸿蒙智行……你能想到的品牌,我们几乎全部覆盖了。

2. 车型全部为上市半年至一年内的新车型,甚至还有在我们测试时,上市不足一周的重磅纯电产品,比如理想 i8、乐道 L90、全新 MG4 等。

3. 每个品牌旗下轿车、SUV/MPV 各一款,以全面覆盖大家不同的购车选择。

也就是说,如今市场上你能想到的主流汽车品牌、热门的纯电车型,在本次 "51 车夏季续航测试 " 上你都能看到。

续航测试

作为本次大测试的核心项目,我们对各车型的数据进行了汇总。并从不同维度制作了一系列榜单内容。

自己关注的纯电车,高速长途出行实际续航打几折,参考我们的续航达成率成绩,用官方宣传的 CLTC 续航里程简单计算即可。

不过这里也要提醒大家一句,我们测试的 " 速度无法维持 120km/h" 工况的续航达成率极限值,日常大家跑高速也不建议让车辆坚持到速度无法维持再去充电,所以对应的实际行驶里程其实还要再缩减一些。

除了续航达成率,我们这次的高环高速电耗榜单更能体现车辆三电系统的综合实力,高效的三电系统配合轻量化的车身设计,必然会带来优秀的电耗表现。

行驶里程榜最直观——数据代表车辆从表显 90% 电量到无法维持 120km/h 时速的实际行驶距离。

当然,本次测试所产出的榜单并不是为了 " 踩谁捧谁 ",而是想让大家明白:没有 " 万能续航 ",只有 " 适合你的续航 "。毕竟,知道自己的车 " 底线在哪 ",比盲目追求 " 长续航 " 更重要。

充电测试

测完了续航,我们紧接着进行充电测试,由于在上一环节的极限续航测试过于严苛,不少车型已无力驶回充电站,直接趴在了高环上。

等到救援车将其运到充电站时,车辆已处于动力电池、低压小电池均没电的完全馈电状态,这也导致部分车型出现了充不进去电的情况,我们只能采用救援电瓶搭电,然后交流桩先缓慢补能的方式,将所有车辆整备妥当后,再进行 SOC 20%-90% 的充电测试。

在成绩统计上,我们直接算清了每台车 " 每分钟能充进多少电 " —— 这个数据比 " 充到 90% 要多久 " 更直观。

第一梯队的选手每分钟能充 2.9-2.6 度,榜单中游的车型每分钟的充入电量也基本保持在 1.5 度以上。

这其中的不少车型的充电功率都已经来到了 179kW,相当于吃满了这根充电桩,如果用功率更大的液冷超充桩来测,成绩表现应该会更加出色。

与之前的续航榜单相似,后半段的车型多为一些 A 级小型车。这类车型虽然电池容量普遍不大,但补能时间也基本在 30-40 分钟,补能速度也基本是每分钟 1 度电左右。

甚至一些 A0 级小车每分钟补能速度还不到 1 度电,出于成本原因,这类产品多定位用于城市通勤,电池本身对于超充的支持能力并不算突出。

空调测试

接下来是最 " 烤 " 验的环节——暴晒后的空调制冷。我们的被测车辆统一在太阳底下 " 蒸桑拿 ",车内温度直逼 65 ℃,模拟夏天停在露天停车场暴晒的场景。

我们统一用温度最低风量最大,有极速制冷就开的模式进行测试。传感器布置在前排后排左右两侧共 4 个头枕,外加位于车辆座舱正中央的扶手后侧共计五个点位。

五处温度采集点的降温幅度的平均值,能全面直观的反映出这台车的降温水平如何。

在计时十分钟的降温环节,榜单前列的几位选手,平均降温幅度都超过了 20 度,十分钟之内车内的温度就能降到体感舒适的温区。

而在榜单下半部分的几款车,在空调降温方面可能就不那么突出了。平均 16-17 度的降温水平,要想在夏天达到舒适的体感,最大制冷挡位吹十分钟可能都不太够。

总结一下,如果你的车也是不带遮阳帘的全景天幕车型,在夏天一上车就想享受到空调房一般的凉感,那么建议在出发前至少 15-20 分钟打开远程降温功能。

写在最后

通过这次的 51 车夏季续航测试,我们把纯电车在夏天最头疼的 " 续航、充电、空调 " 这三件事扒得明明白白。

首先,续航最重要的还是要看达成率,别只信表显。而我们基于实测数据,推出一系列榜单的原因,也正是希望提供一个高速场景下的续航参照,帮助大家更合理地规划长途出行。

而充电其实更在意的是车辆本身的 "800V 平台 + 高倍率电池 ",这俩配置能让充电速度和普通车拉开大差距。不过也正因如此,800V 车型相对来说会更挑桩,电压再高,桩 " 喂不饱 " 也白搭。所以买 800V 车的朋友,得留意尽量用服务区的大功率桩。

其实新能源车的进步,靠的不是厂家 " 吹出来 " 的参数,而应该是用户的真实体验与反馈。这次实测的数据和成绩,我们已经在全平台发布,希望能给你们买车前提供真实有用的参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