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里程碑式的进展,不仅是双登股份自身发展的重要节点,也为储能行业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招股开始后市场反响也非常热烈,综合市场数据,截至今早约 9 时,多间券商合共为双登股份的首次公开发售(IPO)借出孖展额近 224.2 亿元,以公开发售部分最多集资约 8,497 万元计,孖展超额认购约 262.9 倍。
作为全球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出货量冠军,双登股份凭借技术壁垒、全链条成本控制与全球化布局,已构建起坚实的行业地位。从财务表现看,公司业绩持续稳步增长,2022 — 2024 年总收入逐年攀升,2025 年前五个月营收同比增长超三成。值得关注的是,其数据中心储能业务爆发式增长,2025 年前五月收入占比首超通信基站业务,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此次全球招股还获泰州地方国资战略加持,以基石投资者的身份入局,也彰显了泰州当地政府对其行业地位的认可。在全球储能市场需求爆发、政策强力支撑的背景下,双登股份凭借技术与赛道双重优势,叠加资本赋能,有望在储能行业的黄金时代实现几何级增长,引领中国储能企业的全球化征程。
自 2011 年在江苏泰州成立以来,双登股份始终专注于储能电池及系统的设计、研发、制造与销售,在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领域逐步构建起行业壁垒,并逐渐成为细分赛道的龙头公司。
多年深耕的结果直接体现在公司业绩上,从财务数据来看,公司业绩呈现逐年稳步增长的态势。
2022 年至 2024 年,双登股份的总收入分别为 40.72 亿元、42.60 亿元及 44.99 亿元。进入 2025 年公司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前五个月的营收达到了 18.67 亿元,较上年同期的 13.94 亿元增长 33.93%。在利润方面,公司也保持着稳定的盈利水平,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财务基础。
在业务布局上,双登股份以通信储能为核心,逐步拓展至数据中心储能、电力储能等领域。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双登股份服务了全球十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中的五家、全球百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中的近三成、中国五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中国十大自有数据中心企业的 80%,以及中国十大第三方数据中心企业的 90%,客户群体涵盖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爱立信、沃达丰、挪威电信、阿里巴巴、百度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广泛且优质的客户资源,不仅体现了双登股份在行业内的品牌影响力,也侧面反映出其产品和服务的可靠性与竞争力。
此次公司开启全球招股,泰州地方国资的加持更添双登股份发展的底气。根据公告显示,基石投资者三水创投为泰州三水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该公司由泰州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最终控制,此次三水创投将按发售价认购总额为人民币 2.2 亿元的发售股份。
在业内人士看来,地方国资背景的投资人成为基石投资者,不仅表明地方政府对双登股份在储能领域的行业地位和发展潜力的认可,同时也将进一步提升泰州在储能领域的知名度和行业聚集效应,更好地赋能双登股份在区域的发展。
多技术筑壁垒,全链条控成本,全球化拓增量
支撑双登股份行业地位的核心,是其以技术为根基、以全球化为翼的发展战略。在技术路线上,公司构建了多元化的产品矩阵,从传统铅酸电池到新兴锂电、钠电技术全面布局,形成一套 " 技术组合拳 ":铅酸电池凭借可靠性高、成本可控的优势,在通信基站等场景持续贡献稳定收入;锂离子电池聚焦磷酸铁锂路线,能量密度与循环寿命优势显著,成为数据中心储能的主力产品;而钠离子电池作为前沿技术,公司已实现智能钠离子电池量产突破,在低成本、高安全性场景中抢占先机。
技术优势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业绩增长。在双登股份从通信储能为核心,开始拓展到多个储能领域的过程中,数据中心储能业务成为最亮眼的增长极。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4 年公司在全球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供货商中出货量排名第一,市占率达 11.1%,较 2023 年提升 0.7 个百分点,行业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
进入 2025 年,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和资本关注重点依然都还聚焦在数据中心产业链上下游,近日 A 股相关产业链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更是一个有力注脚。
自然,这也正反馈到顺势而为的双登股份业绩上。2025 年前 5 个月公司数据中心业务还在快速增长,其中营收达到 8.73 亿元相比同期增长暴涨近 120%,而 46.7% 的收入占比更是首次超过了公司的通讯基站业务。
在全球化布局上,双登股份自 2018 年起加速 " 出海 " 步伐,目前已经实现在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的深耕细作。为了更好地满足本地化需求,公司正规划海外建厂。目前,新建的马来西亚工厂已实现当年投资当年批量生产,电力储能项目也已成功落地柬埔寨、蒙古、几内亚等地。今年 5 月,双登股份随香港特首出访中东,更是进一步拓展了数据中心市场。
不仅如此,为支撑全球化战略,公司搭建了年轻化、国际化的人才梯队,既储备了熟悉本土市场的技术骨干,也吸纳了具备国际视野的管理人才,为海外业务扩张提供 " 人才引擎 "。
据了解,在全球化战略布局下,双登股份来自海外的收入也在不断持续提升中,已从 2022 年的人民币 6.8 亿元增加至 2024 年的人民币 8.9 亿元。
储能需求爆发期,资本助力几何级增长
双登股份的上市恰逢全球储能市场的 " 黄金时代 "。在 " 双碳 " 目标与能源转型浪潮下,储能作为可再生能源消纳、电网稳定运行的核心环节,需求呈爆发式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全球储能累计发电容量将从 2024 年的 746.8 吉瓦时飙升至 2030 年的 6810.1 吉瓦时,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44.3%。其中,通信基站储能因 5G 建设加速,新增装机容量预计从 43.9 吉瓦时增至 100.2 吉瓦时;数据中心储能则受 AI 算力需求持续增长的驱动,新增装机容量将从 16.5 吉瓦时激增至 209.4 吉瓦时,市场空间广阔。
而在政策层面,中国 " 十四五 " 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明确目标,到 2025 年新型储能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欧盟 " 绿色协议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等海外政策也为储能行业提供强力支撑。
在这一背景下,双登股份登陆资本市场将加速其在全球数据中心储能业务上的扩张速度。据了解,在计划募资的 7.56 亿港元中,公司计划将其中约 40% 用于在东南亚兴建锂离子电池生产设施;约 35% 用于在泰州建立研发中心,专注于电池寿命、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及 BMS 技术;约 15% 用于加强海外销售及营销;约 10% 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上市之后,双登股份获得的不仅仅是资金加持的助力;同时公司还将借助港股平台提升国际知名度,加速海外市场渗透;并将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结构,通过规范的公司治理吸引全球投资者,为长期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作为 "AIDC 储能第一股 ",双登股份的港股之旅不仅是企业自身的跨越,更代表着中国储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崛起。在技术创新与赛道红利的双重驱动下,叠加资本赋能,公司有望在储能行业的长坡厚雪赛道中实现几何级增长,书写 " 中国智造 " 的全球化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