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下半年,东风集团大动作不断。
6 月 26 日,东风汽车成立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整合东风纳米、东风风神、东风奕派三大品牌核心资源,聚焦自主乘用车发展。
7 月 7 日的年中工作会上,东风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青明确,下半年重点任务包括营销突破、商品竞争力提升、合资业务转型及海外事业扩张,全年销量目标直指 300 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 100 万辆,自主新能源 90 万辆。
7 月 16 日,东风资产管理向岚图汽车增资 10 亿元,支持其年内经营目标达成。
8 月 18 日,广东联合产权交易中心官网披露,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出售东风本田发动机公司 50% 股权,项目处于预挂牌阶段,转让底价待定,挂牌截止日期为 9 月 12 日。
在汽势 Auto-First 看来,卖东本发动机,调整燃油车资产结构,加速电动转型,是最主要的目的。根源在于在智电时代,传统燃油动力系统的市场空间持续收窄,长期增长潜力受限,属于主动割肉转型。
东风本田发动机公司深耕轿车动力总成领域多年,核心业务涵盖轿车用发动机、变速器及相关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与售后服务。其产品广泛配套于广汽本田旗下雅阁、奥德赛、飞度、思迪等经典乘用车型。
公告显示,该项目位于广州市黄埔区横沙广本路 111 号,股东为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及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 50%、40% 及 10%。
东风集团股份表示,通过此次股权出售,公司希望优化与调整自身的燃油车资产结构,同时这也有利于其加快新能源转型。此番表述可谓一语中的。
众所周知,自主品牌和新势力严重挤压了合资品牌的生存空间,动摇了以燃油车为基本盘的合资品牌销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汽本田销量为 154647 辆,同比下滑 25.63%;东风本田销量为 148990 辆,同比下滑 37.4%。
而去年全年,本田中国终端汽车销量约为 85.23 万辆,较 2023 年同期的约 123.42 万辆下滑 30.94%。销量下滑的直接举措,是本田相继关闭广州和武汉的两座工厂,把在华油车年产能由 149 万辆缩减至 100 万辆。
自主品牌阵营中,东风乘用车销量 10.48 万辆,同比增长 23.0%;岚图汽车销量飙升 84.8% 至 5.61 万辆;猛士科技销量 1.29 万辆,增长 34.6%。
以此来看,对于东风旗下自主品牌和电动化转型前景,可以多一点期待。这也不难理解为何东风集团挂牌出售东风本田发动机公司 50% 股权,根源还在于燃油车业绩承压和新能源电动化转型。
业内人士分析称,此次东风集团出售股权,背后是其优化燃油车资产结构、加速新能源转型的战略考量。通过出售股权,东风可回笼资金投入电动平台、电池技术或智能驾驶等新赛道。对于东风本田发动机公司而言,股权结构的调整或将为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在产品技术路线、市场布局等方面可能会迎来调整。
今年 1-7 月,东风集团累计汽车销量为 97.85 万辆,同比下降约 8.9%。母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东风公司)1 至 7 月的累计汽车销量为 126.04 万辆,同比下降约 10.8%。
这其中,东风集团旗下合资品牌板块下滑较为明显。今年 1 至 7 月,东风日产(含东风英菲尼迪、启辰)累计销量为 30.64 万辆,同比下滑 16.8%;东风本田累计销量为 17.34 万辆,同比下滑 31.2%;神龙汽车累计销量为 3.04 万辆,同比下滑 29.2%。
东风集团股份解释称,一方面,合资非豪华品牌市场持续下探,导致合资乘用车业务销量和利润大幅下降;另一方面,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在自主事业领域的研发、品牌建设、渠道建设和市场营销方面投入加大。
公司曾披露盈利预警,预计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区间为人民币 3000 万— 7000 万元,同比下降 90% — 95%。
汽势观:出售燃油车资产,加速电动化转型,自主新能源大有作为,东风集团还在不断出招。(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