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在,买车更看重 " 实用面积 ",尤其是对纯电车而言," 得房率 " 成为了衡量空间的重要指标。
那么,小型纯电车的 " 得房率 " 到底怎么呈现才最直观呢?
我们找来了三辆小型车里的热门车型,分别是:埃安 UT、比亚迪海豚和全新 MG4。
从纸面上看,三款车各有所长,有的强在轴距,有的赢在高度。
但实际空间到底有谁更大,人坐进去的体感究竟怎么样?
我们搞来了几万颗海洋球和数个行李箱,来直观展现下它们的实际乘坐空间和后备箱空间表现。
车内空间
规则非常简单:我们尝试用海洋球铺满整个车内,谁能装下更多的海洋球,谁的空间就更大。
全新 MG4 的成绩没有辜负它的车身尺寸,填充了最多的海洋球数量,跑车常见的长轴距与短前后悬设计让整个空间利用率大幅上升。
比亚迪海豚的整车尺寸是最小的,尽管车内设计了不少储物空间,但是受限于车身尺寸,整体装球的数量,还是在三台车里处于垫底的位置。
最终三台车的成绩如下:
我们把车内空间分成了副驾驶位和二排位。
副驾驶位旁的斜坡也被全新 MG4 利用了起来,增加了不少空间。
在后备箱上,三台车都设计了下沉空间,在小型车里都属上乘。
一提到 " 小型车 ",很多人脑海里立刻蹦出 " 局促 "" 将就 "" 够用就好 " 之类的词。
作为小车用车人群最关心的产品点,大的空间能让城市通勤不必委屈自己,能装得下一家三口的周末、两个人的诗和远方、甚至一个人的全部家当。
比亚迪海豚,埃安 UT 这类优秀产品已经在用销量扭转大家对于小车空间的刻板印象。
而比它们两都更大、更舒适的全新 MG4,则会让大家彻底意识到:在电动车时代,尺寸级别与空间体验之间的传统对应关系,正在被重新书写。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