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电厂,作者 | 何畅,编辑 | 高宇雷
京东对外卖业务的投入在其最新财报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8 月 14 日,京东发布 2025 年第二季度业绩,总收入为 3567 亿元,同比增长 22.4%,为近三年以来最快增幅;但经营利润变成了经营亏损,为 9 亿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京东经营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9 亿元、74 亿元,同比均出现大幅下滑。
在叠加 618 大促和国补政策效应的第二季度,京东的收入涨了,利润却降了,增收不增利的原因已经写在了财报里——对于新业务的战略投入增加,而这里的 " 新业务 ",主要是指外卖。
从收入结构来看,零售板块收入的增长,依然是京东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零售、物流、新业务三个板块的收入分别同比增长了 20.6%、16.6%、198.8% ——新业务收入虽然成倍增长,但基数较低。具体到收入占比最大的零售板块,商品收入为 2824 亿元,同比增长 20.7%。其中,大头的带电品类表现突出,收入同比增长 23.4%;日用百货品类的增速为 16.9%,增速有所加快,但逊色于前者。
接下来,随着国补政策的延续,至少在 2025 年内,京东的零售板块,特别是带电品类都将继续接住这一波红利。当然,由于国补是从 2024 年 8 月起逐步落地,去年基数较高,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增速有待观察。
不过,许冉认为,国补是一个政策性机遇,但 " 从来都不是京东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她称,京东为带电品类设立了明确的市场占有率提升策略,会围绕产品、价格、服务等方面发挥供应链能力、规模优势以及全渠道的优势。
国补与外卖都是分析师非常关注的话题,前者的推进关系到京东的收入,后者的投入影响着京东的利润。这一季度,京东对外卖业务加大了投入,4 月 11 日起上线的百亿补贴策略,通过 " 全民补贴 + 爆品直降 " 机制吸引消费者,由此拉开了用户争夺战的序幕。至此,京东在商家、骑手、用户三端均已布局并有所动作。
从数据来看,618 大促期间,京东外卖业务日单量突破 2500 万单,入驻品质商家超过 150 万家。截至第二季度末,全职骑手规模已突破 15 万人。
另外,京东的季度活跃用户数和购物频次均实现超过 40% 的同比增长,季度活跃用户数实现了连续 7 个季度的同比双位数增长,这可以理解为 618 大促、国补、外卖业务的共同作用。
商品收入之外,包括物流、广告及佣金在内的服务收入取得了 29.1% 的同比增长。其中,佣金及广告收入同比增长 21.3%,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同比增长 34.3% ——考虑到京东物流同一时期的收入变化往往波动不大,不排除是大力发展外卖业务带来的结果。
从财报可见,京东在核心主营业务赚到的钱,最后还是被吐了出来,留给亟需投入的新业务。2025 年第二季度,零售、物流板块的营业成本和经营费用虽然也出现了一定上涨,但都不如新业务来得猛烈。这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亏损扩大。2025 年第一季度,新业务的运营亏损为 13.27 亿元,几乎是去年同期的 2 倍,而到第二季度,这个数字是 147.8 亿元,几乎是去年同期的 21 倍。
在外卖和即时零售领域,京东需要面对的对手,一个份额领先,一个财大气粗。5 月,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入局,直接烧起补贴,原本只有美团与京东剑拔弩张的战场变得更加热闹。这场外卖之战也导致京东的费用暴涨,同期营销开支同比增长 127.6%,在收入中的占比从 4.1% 增长至 7.6%,在第一季度的基础上画出了陡峭的上扬轨迹。
当暑假的周末都被美团和淘宝闪购的优惠券占领,一些用户开始疑惑京东在做什么。对此,许冉再次强调,外卖和即时零售是 " 京东很重要的长期战略方向 ",深植于京东整体业务生态。随着行业竞争加剧," 我们认为这些过度竞争的行为并没有产生模式的创新,也没能给行业带来增量价值,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行业的价格体系,也给商家带来了很多困扰,因此它是不可持续的 "。
这也相当于为暑期京东不再大手笔补贴给出了解释。许冉还透露,后续会针对不同地域、用户群体释放更加精细的促销策略,而规模效率带动的履约效率提升、系统能力提升,都将带动外卖业务自身盈利能力的提升。换句话说,烧钱行为不可持续,京东准备长期静观其变。
除了外卖,京东还有一些其他方向的新动作:以京东 MALL 和七鲜美食 MALL 为代表的线下业态、推出七鲜小厨以 " 菜品合伙人 " 模式入局餐饮供应链、在沙特阿拉伯启动配送业务、布局酒旅市场,甚至是收购其他零售品牌等。频繁多点出击,背后都是资源的消耗,成果如何,尚不明确。
另外,自 2017 年全面向技术转型以来,截至 2025 年第二季度京东体系的研发投入已累计超过 1500 亿元。截至第二季度,京东供应链基础设施资产规模近 1700 亿元。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京东体系人员(包括兼职员工和实习生,以及关联公司的人员)总数约为 90 万人——这是一个远超腾讯、阿里巴巴的数字。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止十二个月,京东生态系统的人力资源总支出(包括自有员工和外部人员)达到了 1360 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