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今天整大活了!
"阿维塔06"硬刚"特斯拉Model 3",一个是激光雷达,一个是纯视觉,到底谁才是智驾界的终极老司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咱国产车的智能驾驶清一色都在堆激光雷达,但特斯拉这个外国选手却死磕纯视觉方案,坚持"裸眼狂奔"。那我就好奇了,这激光雷达和纯视觉,到底谁更厉害呢?
口说无凭,来场实战看看。这不,极果君就搞来两台狠货——头顶激光雷达、搭载华为高阶智驾的阿维塔06,和完全不带雷达、纯靠摄像头的特斯拉Model 3,来场中美智驾巅峰对决!!!
这辆阿维塔06,是纯电四驱Ultra版,它在车顶配备了一颗192线激光雷达,全车3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还有前双目感知摄像头,全车7个环境感知摄像头,和4个环视摄像头,系统版本为ADS Pro V3.3。
路线与项目方面,我们将从西直门早高峰、掉头与环岛、胡同与泊车、以及昏暗的乡间小道四个部分来进行综合对比。
阿维塔06在准备向右进入盘桥时,旁边是一直有非机动车在直行通过的,06也是很礼貌的进行了停车礼让,等大批量非机动车过去后,才抓准空当进入了盘桥。只不过它刚进入盘桥,前面就堵上了,它就想从左侧绕行,但是再往前没多远就是实线了,所以它刚绕了一小下,就立即打了回来了。
第二轮测试时早高峰已过,电瓶车减少,Model 3的盘桥动作确实流畅不少。但它依然会压着半条非机动车道转弯,有时甚至直接骑上非机动车道行驶——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但特斯拉Model 3在西直门早高峰全程的感受,就没有那么轻松,不仅是需要频繁的人机共驾,关键Model 3它不按照导航走,这就很奇怪了。
因为我们西直门早高峰的测试,为了让车辆能在西直门多盘桥,并返回出发点附近,我们是会添加途径点的,测了这么多车,第一次遇到这种经过途径点,或者是到达终点后,要重新规划路线,再跑一遍的情况。
比如说我们经过了第一个途径点,正常该直行,结果Model 3就是要重新规划路线,要右转兜一圈,想再次经过途径点。一开始我以为是偶发,没想到在测第二遍的过程中,情景再现了,又是经过途径点,开始重新规划路线,要再跑一圈。不得已,这两次我们都进行了接管。
最终,西直门魔鬼立交早高峰项目,成绩如下:
阿维塔 06
第一遍 16分23秒
第二遍 12分26秒
特斯拉 Model 3
第一遍 19分00秒 1接管 4人机共驾
第二遍 12分07秒 1接管
阿维塔06全程0接管,Model 3却屡屡需要人工干预。
咱们先不谈特斯拉的两个本土化短板:一是因国内道路训练不足导致的频繁占用非机动车道违规;二是地图与智驾系统协同差引发的路线规划混乱问题。而是直接来分析一下,这俩车在西直门路段的表现差异。
前面咱说过,Model 3在应对车与车之间的加塞博弈时,胆子挺大的,操作也很丝滑,但一遇到人和非机动车就瞬间谨慎起来,比如要拐弯进入匝道,比如掉头,再比如那个对向调头的非机动车。
其实这区别,就在雷达上。特斯拉Model 3没有任何雷达,智驾全都靠车身周围的摄像头来实现,比如Model 3上的前双目感知摄像头,其工作原理,其实就是在模拟人眼的工作原理,通过计算两个摄像头拍摄图像的 "视差",来精准测算前方物体的距离、深度和三维坐标。
而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则可以直接发射电磁波或激光束,打到障碍物上并计算其反射时间,直接输出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数据的,这种直接的物理测量,其实要比摄像头的算法推断,会更靠谱一些。这也是为什么,在早高峰这种人、车、非机动车都很多且混杂的场景中,阿维塔06的表现会更稳定一些。
这就不难解释,为何Model 3在与其他车加塞和博弈时,胆子就很大,很敢走。因为车这种大尺寸物体,其位置和距离判断起来更容易一些。当然咱也不能忽略,本身特斯拉的智驾逻辑,就对行人和非机动车会更谨慎。
其实不只特斯拉,几乎所有品牌的智驾,都会对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安全冗余度更低一些,这都是出于对弱势交通参与者的保护。但不管怎么说,特斯拉在这种场景中,确实体感更差。
那咱就趁热打铁,来危险重重昏暗小路上试试。
咱们先不看表现,先看成绩:
阿维塔
第一遍:11分46秒
第二遍:11分04秒
特斯拉
第一遍:12分46秒
第二遍:12分01秒
特斯拉Model 3和阿维塔06正反各跑了一遍,最终结果如上。
首先是特斯拉,Model 3在这段昏暗路段的表现明显更保守——无论是直行、转弯还是通过桥洞,车速始终比阿维塔06慢上一截。
比如说在同一段直路,且前方均无其他车遮挡,阿维塔06的速度就是要比Model 3快一点点。
话说回来,Model 3在这段昏暗的小路上,除了速度慢一些,其实整体表现还挺好的,比如过桥洞时会主动礼让来车,通过大角度盲弯时也会贴右侧减速通过,这些细腻操作都给乘客带来了十足的安全感。
接着看看阿维塔06的表现。它在遇到前方慢速三轮车时,会立即发起绕行,动作果断,哪怕是它在右侧违停了,此时左侧还有对向的大货车,06都能精准的从中间通过。
后续操作也很精彩,它先绕行电瓶车,而后从出租车右侧灵活切入,最后精准把控车距完成右转,整套动作行云流水,尽显老司机风范。
但它也不是每次都会让。比如有一次我们和对向车都进入了桥洞,但是我们会稍早一些,所以两辆车就在洞里顶上了,但这时候06就不会让它,而是等对向车倒出桥洞后,我们才正常起步通过。
综合来看,不论是阿维塔06还是特斯拉Model 3,这两者在这种昏暗的无标线小路上,表现都值得肯定,至少都没接管,这就很好。
只不过特斯拉老问题依然存在——对行人及非机动车的过度敏感。即便在人车稀少的路段,只要路边突然出现行人或电瓶车,Model 3必定会停车礼让,这种保守策略确实影响了通行效率。
但必须承认,特斯拉的智驾模型确实厉害,能在这么黑环境中继续正常用智驾,足以证明其不仅训练量很大,而且各种情况都训练过。相较于人类驾驶员在低能见度下的视觉局限,系统通过数据清洗和算法解析,反而能更精准地识别路况,这种技术优势确实值得肯定。
第一遍:10分22秒 3次接管
第二遍:7分34秒 2次接管
第一遍:8分09秒 1接管,频繁共驾
第二遍:7分11秒 0接管,频繁共驾
首先是阿维塔06开始表演,它在刚右转进入胡同后,右前方就有一辆车在路边倒车,06丝毫不犹豫,直接绕了过去,紧接着左侧还停了一辆车,06也是第一时间绕行通过。再往后,左侧有花坛,右边有行人,它也全都绕了过去。
甚至当左侧突然出现骑行大爷时,06也立即做出避让决策——灵巧地借用了右侧大院门口的空地完成避让,整个过程行云流水。
咱来举两个例子看看。
第一个例子,是在一个大院门口,当时再往前的路,两侧都停满了车,所以就必须得向左前方走才能过去。阿维塔06到这里后,先是减速刹停,并开始规划向左绕行,结果左侧有电瓶车过来,它就取消了。当它再准备发起绕行时,没想到又来车了,绕行再次取消。此时我决定不等了,开始踩油门催促它往前,但06就是不敢走,在一点点往前蹭,而且还不太愿意打方向。最终,它离前车太近,我才人为接管,开过了这段窄路。
p>第二个例子也类似,同样右前方有车阻挡,此时对向还有来车,我也是在不断踩油门催促往前挤的过程中,导致贴前方车太近,不得不进行了接管。好了,调侃归调侃,除了车宽这一影响因素,这哥俩在面对相似难度的路况时,最主要的区别,还是智驾策略的不同。
比如Model 3面对难度较大环境时,尤其是在窄路遇到行人和非机动车,它确实会更敏感,更不敢走,这个在之前项目里说过了,即便是在胡同也不例外。但Model 3比较好的一点是,它自己过不去的地方,只需要你踩油门,人机共驾,绝大部分情况它都可以自己掌控方向,顺利通过。
所以说像阿维塔06这种自主品牌的智驾,其实它人机共驾感觉会更弱一些,可能也是因为传感器多,车辆更多的还是想依赖智驾系统。当系统判定有障碍,或者过窄,它过不去,但你人为判断它能过去,然后开始踩油门催促,此时系统就会在两种判断结果之间纠结,才会导致你在催促的过程中,车辆打方向很迟,或者是不太敢打方向,最终错失了绕过障碍的最佳位置,被卡住。
这下,你就不难理解为何在胡同场景下,特斯拉Model 3速度会更快,接管次数也会更少了吧。
当然通过北京胡同测试,我们也发现不论旁边障碍物有多混乱,特斯拉的FSD是可以随时开启的,但阿维塔06就必须得周围的障碍物不那么近,且车还能识别到自己在车道内时才能开启。
在辅路行驶时,Model 3会误将主路限速牌识别为当前道路限速,将最高时速锁定为80km/h,而阿维塔06则准确判断出限速牌适用范围,保持辅路正常车速——这种误识别确实存在安全隐患,特斯拉亟待优化。
在开智驾进出园区过程中,特斯拉Model 3和阿维塔06的感受也很不一样。特斯拉做不到自己进出园区,所以它一到园区门口,就需要人为接管。这方面阿维塔06要好不少,它不仅自己上了园区门口的大坡,还精准识别了停车杆,拐过急弯,就近找了一个难度很高的车位停了进去。对于陌生园区,阿维塔06能自己开进来并找车位停好,这个体验确实没得说,这点特斯拉是肯定做不到的。
既然说到了停车,咱正好来试试两辆车的自动泊车体验如何。我们找了两个难度非常低的地下停车场,而且是两侧都没有停车的中间车位。
先看阿维塔06。首先是桥上较缓的掉头,06在这里的表现依然和早高峰在桥下的时候一样,即便是没车,它在快完成掉头动作,即将要甩正车身的时候,车速还是会特别慢。但是在红绿灯路口的掉头,它执行的就十分果断,这确实是有一点奇怪。
但不管怎么说,不论是桥上较缓的掉头,还是红绿灯路口直接掉头,Model 3倒是都能完成。就是这乱走的毛病,啥时候能改改。
比如在红绿灯路口等待掉头,Model 3的转向灯是一直在亮着的,关键是它的声音很大而且很吵,这红绿灯一等就是两三分钟,给人听的都神经衰弱了。阿维塔06就很人性化,它在车辆静止之后,转向灯是会关闭的,直到继续起步之后,转向灯才会继续亮起,这确实感受就要好不少了。
另外在小区门口的窄路测试中,两车面对栅栏、行人及电瓶车等障碍物时,也都展现出了优秀通过能力。特别是搭载ADS 3.3系统的阿维塔06,相较老版本车型,其绕行决策更加精准,动作衔接更为流畅,这些细节优化确实带来了明显的体验提升。
但在极端复杂场景下,如西直门早高峰、昏暗乡道及雨雪浓雾等低能见度环境,激光雷达方案的优势就会凸显出来了。
毕竟在这种极限环境下,有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各种传感器的协同工作,不同传感器之间是可以做到弥补短板且发挥各自最大优势的,这就比单纯只用摄像头要更加靠谱,也更加高效一些。
所以在我们测试中,大家才会感觉到阿维塔06的智驾一致性会更好一些,它受到环境的影响也更小,在遇到各种天气,各种情况时,表现都会较为稳定。但特斯拉Model 3受环境影响就会更多,不同情况下智驾表现的差异,也就会比阿维塔06更大,体感落差也更明显。
个人认为,这两种智驾方案并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阿维塔这么做,是出于安全至上,和保证智驾适应性作为出发点的。而特斯拉这么做,一方面出于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作为全球车型,它是拥有遍布世界各地的海量数据的,有如此庞大的数据量作为训练基础,才能让特斯拉放心的选择纯视觉方案,并且其表现还能与激光雷达方案相似。
所以你们更倾向于哪一种智驾方案呢?评论区来说说吧。
本文由极果用户极果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