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 日至 10 日 的约 10 天时间内,乐道 L90 约交付了 4060 辆车,这个数据在大型 SUV 细分市场市场中居于第二位,仅次于问界 M8。而根据摩根士丹利的分析数据,乐道 L90 开启预售后一周就拿下了超过 3 万张订单。
要知道乐道 L90 是大型 SUV 中为数不多的只提供纯电版本的车型,而在此之前市场的普遍认知是,大型家用 SUV 不上混动和增程就是死路一条。
而乐道 L90 却只提供了 85 度的电池,CLTC 续航也仅有 605 公里,但车主们却并未表现出太强的续航焦虑,因为蔚来这些年在换电站等补能体系上的建设确实有目共睹。截至 8 月 13 日,乐道可用的换电站一共有 2097 座换电站,有 653 座分布于高速公路上。
搞换电体系,最难的地方就在于当规模不够大的时候,无论是便利性还是用户感知都不够强,而乐道 L90 推出的时间点,则正好卡在了蔚来多年投入,用量变引起质变的时刻。
借着换电体系的便利性,乐道 L90 也在本周一推出了 60 度电的 BAAS 方案。已经提车或者将要提车的用户,可以在提车后的 3 个月内,支付 1 元的服务费将电池改配为 60 度,或者可以选择将 85 度电池共享至换电站中获取积分奖励。未提车的用户则可以直接改配为 60 度电版本。目前,乐道 L90 60 度电池月租金为 599 元,85 度电池月租金为 899 元。
根据蔚来之前在工信部申报的数据,60 度电池的乐道 L90 的 CLTC 续航里程为 410km / 425km,日常实际使用大约在 300 多公里左右,这对于身处南方地区,有家充桩,用车场景也多为市内通勤的用户来说实际已经足够满足需求。
乐道总裁沈斐在乐道社区中算了一笔账,如果选择 60 度电池, 用户一年中即便有 4 次、共 20 天的长途出行,也能够省下每年约 2700 元的费用。并且在开放了 60 度电池选配后,L90 的交付时间也会大幅缩短。
起售价 26.58 万元、顶配 29.98 万元的 L90 卡在了一个很巧妙的价格区间,目前市面上卖得火爆的三排 SUV,如问界 M8、M9,理想 L8、L9,腾势 N9 的主力车型都集中在 40 万元左右的价格区间,领克 900 的中高配版本也在 35 万元左右,目前看着和乐道 L90 在同一价格区间内的就只有深蓝 S09 和昊铂 HL 两车型。
但拥有 BAAS 方案的乐道多少有点降维打击的意思,17.8 万元的 BAAS 价格可以很好的实现用户扩圈,毕竟一次性支付 8 万元和每月支付 599 元,给用户带来的肉痛感完全不一样。
更何况,乐道 L90 的产品力本身就足够强,「座座都是 VIP,6 人 10 箱无压力」的宣传配上尺寸巨大的前备箱,完全击中了家庭用户们的痛点。
从将具备储物功能、可转化为沙发的前备舱作为核心亮点切入市场,逐步扩大品牌的传播影响力,到展车进店、开启预售、动态试驾等,再到提前囤货,确保 L90 不重蹈覆辙,能够上市即交付,蔚来在整个链接中,几乎没有犯什么错。
这背后有个不得不提的人是沈斐。
在乐道全面接入蔚来体系后,沈斐接替艾铁成负责销售和区域公司管理,在此之前沈斐主要负责蔚来能源业务,主导蔚来换电业务的规划和落地。这两个人似乎也代表着乐道前后两种不同的发展重点,之前的铁成时代,乐道似乎更强调类似于迪士尼、宝洁、洲际式的品牌和营销建设,而到了沈斐时代,乐道开始强调渠道、资源和体系化的能力。
之前李斌说蔚来要在今年第四季度盈利,我其实一直都抱着怀疑的心态,但这次 L90 表现出来的成熟度,确实提升了不少信心。
或许可以说,从 2017 年算起,8 年间蔚来通过不断在产品规划、充换电网络、用户运营方面积累优势,并在这次内部改革后,终于成长为了完全体。
如果你对此还抱有怀疑,那不妨期待一下月底亮相的第三代蔚来 ES8,用媒体们的流行语说就是「王者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