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autocarweekly 6分钟前

五百强 +7 连涨,上汽蓄力待爆发

文|沪上阿 YI

如果说车圈过去两年最大的关键词是 " 新势力的狂飙 ",那么到了 2025 年,我们看到的画风已经明显变了。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里,话语权正悄悄回到那些有实力、有体系、有底子的 " 老玩家 " 手中。

而在这波回潮中,上汽集团可谓是打了一手漂亮的 " 组合拳 ":销量连涨七个月,产品扎堆上新,海外继续高歌猛进,还顺手第 21 次进了《财富》世界 500 强。

销量的连续增长,以及成为全球 500 强的常驻嘉宾,靠的从来不是运气,而是实打实的实力。

毫无疑问,上汽这艘巨轮,正在加速驶入一条持续增长的快车道。

体系强底蕴厚,成就 500 强榜单 " 钉子户 "

7 月 29 日,2025 年《财富》世界 500 强榜单出炉,上汽集团以 872.239 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位列第 138 位,第 21 年上榜,稳居全球汽车第一梯队。

这种 " 年年上榜 " 的惯性操作,其实底层逻辑,靠的正是 " 年年上新 " 的硬核实力。

过去一年,上汽不仅继续稳扎稳打地把车卖出去,更在改革和创新上动了真格。从整车批售到终端交付,从自主品牌到合资板块,从新能源到出口海外,条条战线都在提速。

最值得一提的是,上汽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实现 " 新能源汽车 + 海外市场年销双百万辆 " 的车企。

这样的成绩取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它不是靠一时的爆款或补贴活着,而是靠完整的体系能力和稳健的全球经营,撑起了一个年销几百万辆的 " 超级航母 "。

当然,这也不是光靠卖车就能做到的。

上汽正在全方位推进第二代固态电池、VMC 智慧数字底盘、国产芯片、端到端 " 智驾大模型等关键技术落地应用,核心技术的掌控能力已经不是 " 有没有 " 的问题,而是 " 领先多少 " 的问题。

比如,搭载在智己 L6 上的 " 端到端 " 智驾模型,已经能在 ETC 收费站、潮汐车道、人车混行等复杂场景中自如穿行," 安全性能是人类驾驶的 6.7 倍 "。

而对于汽车技术的全面、深入研发,除了带动技术储备,产品先进性的快速提升之外,更带动了市场认可与销量提升。

技术带动销量,实现集团 " 七连涨 "

在 2025 年整个汽车产业充满挑战的大背景上,上汽集团却迎来了增长的新机遇。

7 月份,上汽整车销售 33.8 万辆,同比增长 34.2%。而在今年的 1-7 月,上汽集团累计销量 239 万辆,同比增长 15%。

更重要的是,这还是批发数据,如果你看终端交付,那更是达到了 256.7 万辆,实打实地把产销存结构也理顺了。

最关键的三匹 " 新三驾马车 " ——自主品牌、新能源、海外市场,全部跑出加速度:

自主品牌 7 月销量 21.4 万辆,同比增长 39.4%。其中,上汽通用五菱大涨 59%,上汽大通涨了 21.1%,上汽乘用车国内市场直接猛增 153%。

与此同时,新能源车销售 11.7 万辆,同比增长 64.9%。全年累计已经 76.4 万辆,同比增长 43.5%,在行业 " 你追我赶 " 的混战中,上汽集团不声不响,已经成为了新能源车市场最重要的玩家之一。

除此之外,海外市场 7 月销售 8.2 万辆,其中 MG 品牌 1-7 月在欧洲市场终端交付近 18 万辆,实现两位数增长。MG 品牌在欧洲,不仅没有被 " 反补贴调查 " 拖后腿,反而在 ACEA(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数据显示下逆市增长 18.6%,成为欧洲最能打的汽车品牌。

这一组数据非常明确的传递出一个信息,在当前的中国汽车市场环境中,一家真正底蕴充足的企业,早就已经准备好了更多的增长点。而上汽在现阶段的增长驱动力,更多由自主品牌体系带动,由新技术产品带动,由更广阔的市场带动。

就这三架马车的表现,在现阶段可以有效地帮助上汽集团 " 稳步向前 "。但更重要的是,上汽集团的目标其实早就已经投向了更远处,随时都在为下一轮的 " 爆发 " 做着准备。

产品集中上新," 蓄力期 " 变 " 爆发点 "

一个企业要真正起飞,不能光靠已经成为爆款的车型,还得看未来的武器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热销一代,研发一代,设计一代,并形成一个良性闭环。在这一点上,上汽集团明显已经做好了准备。

比如最近整个市场关注的重头——和华为联手打造的 " 尚界 H5",就即将于 9 月上市。

这个新品牌走纯电 + 增程双动力路线,续航最高可达 1300 公里;搭载华为全栈智能技术,通过上汽高端精密的制造能力、全球制造标准,以及鸿蒙智行严苛的质量管理体系,打造超耐用、高安全和高可靠的产品,售价预估 20 万级。这既能精准切入主流市场,又避开了鸿蒙智行 25 万以上价格带的 " 内卷 ",将真正的目标投向了竞争激烈,但更能走量的市场中。

与此同时,上汽体系内智能化产品的另一条支线智己汽车,今年不仅大力推进 L6 交付,还在近日正式切入了增程赛道,将陆续推出 LS6 和 LS9 车型,搭载上汽自研的超级增程技术—— " 恒星 " 超级增程,包括超过 450km 的纯电续航里程、低至 5.32L 的百公里亏电油耗、与宁德时代合作的 66kWh 增程大电池、800V 超快充高压平台等。

除此之外,上汽奥迪也没闲着,A5L Sportback 刚刚上市,Audi 品牌的首款车型 E5 Sportback 也即将接档而来,进一步夯实在豪华中型车市场的布局;而别克则借助 " 至境 " 高端子品牌,继续深耕精致务实的细分市场。

最后不能不提的是全新 MG4。8 月 5 日刚刚上市,不仅预售价低至 7.38 万元,还全球首发搭载半固态电池——这可不是 PPT 技术,而是今年就要实车交付的真家伙。再加上和 OPPO 联手打造的 " 智行系统 ",配备高通 8155 芯片、大尺寸高清中控屏、语音备车等黑科技,把 10 万级市场的智能体验直接拉到了 20 万 + 水平。

而市场的反馈也相当真实,上市仅 24 小时,MG4 的订单数就突破 1 万。表明真正研究清楚市场需求的产品,必然能够获得消费者的喜爱。

这些新产品,就像一发发 " 蓄力弹 ",蓄的是势能,打的却是未来市场的主动权。

终极目标,是打响 " 老牌 " 车企的 " 反击战 "

在过去几年,新造车势力靠着讲故事和流量一度让传统车企看起来有点 " 老派 "。但真正到了市场要 " 拼刺刀 " 的阶段,消费者更看重的是谁产品可靠、谁服务靠谱、谁品牌值钱。

而这,恰恰就是上汽集团的优势所在。

从连续登榜世界 500 强,到销量七连涨,再到新产品密集上新、海外市场逆势爆发,上汽集团用行动证明了 " 坚持不等于守旧,体量巨大不等于迟钝 "。

凭借扎实的体系能力、技术积淀、全球视野和强大的协同能力,上汽集团正从一个 " 传统冠军 " 加速蜕变为一个 " 全面进击 " 的新赛道引领者。

这场反击战,不靠一时惊艳的产品,也不靠 " 烧钱换市场 " 的套路,而是靠一整套经得起时间和周期验证的打法。

现在的上汽,不仅在增长的快车道上,更在智能电动时代的正中心,重新掌握了市场核心话语权。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