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民群众成为主角
舞台上,退休教师深情献艺、莘莘学子放歌青春、创业者激情澎湃、社区群众热情高涨,更有乡村医生、外卖骑手、卖菜大姐、质朴农民等平凡身影闪耀光芒。从社区、县市区,再到商场、校园,一场场深入基层、热气腾腾的海选,为无数音乐爱好者架起了圆梦桥梁。" 希望通过这个‘零门槛’的舞台,让每个热爱音乐的人都有机会发光发热,也希望选手们都能从‘榆林好声音’开始,走向更大的舞台。" 赛事总导演胡少鹏的话语中满是期待。
新老民歌绽放时代光彩
" 羊啦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个面面容易哎呀拉话话难 ……" 海选现场,选手胡俊成未经雕琢、饱含泥土气息的信天游,深深打动了在场的评委与观众,将陕北民歌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本届赛事中,流行、民族、美声各类音乐争奇斗艳,陕北民歌尤为亮眼。
" 最初担心非专业选手的表现,却在他们的歌声里收获了更多惊喜与感动。" 本届赛事评委、著名歌唱家、榆林市民间艺术和戏曲研究院院长王晓怡坦言," 他们大多没学过乐理,却比专业歌手多了份浑然天成的‘土味儿’,而这正是陕北民歌最珍贵的灵魂。"
除了原汁原味的特色演绎,选手们的创新表达同样令人瞩目。吉他弹唱的《三十里铺》流淌着现代气息,信天游与流行元素碰撞擦出新火花 ……" 榆林好声音 " 的意义已超越竞赛本身,让更多人意识到,陕北民歌不是尘封的 " 老古董 ",而是可以融入现代生活、生生不息的 " 活态文化 "。
流量与口碑实现双丰收
为扩大影响力,赛事同步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开设话题#榆林好声音#,并通过榆林传媒中心全媒体平台全程直播。话题开赛首周播放量即破 500 万,榆林传媒中心快手平台二轮复赛创下单日 " 30 万 + " 观看量,相关话题持续霸榜同城热搜。截至第二轮半决赛落幕,全网相关话题总播放量已突破 6000 万,单场直播峰值观看人数达 50 万。这场线上线下联动的全民狂欢,让 " 全民参与、全民传播 " 的愿景照进现实。
" 以前觉得文化惠民是‘送点啥’,现在才体会到,给老百姓一个舞台,他们能创造出远超想象的精彩与感动。" 据胡少鹏介绍,赛事举办期间,组委会收到近千条群众留言,字里行间满是对持续参与文化活动的热切期盼。
未来,赛事将继续以 " 丝路长歌声振驼城 " 为主题,聚焦 " 声震驼城、品聚榆林、景秀山河 " 三大维度,打造集文化传播、商贸展销、旅游体验于一体的超级 IP,后续还将开展 " 榆林好产品 " 直播带货、" 榆林好景点 " 直播推介、" 好声音进矿区、进企业 " 文化惠民活动及新能源汽车巡展等,构建起主流媒体引领、新媒体矩阵联动的传播格局。同时,通过后续战队 PK 赛和决赛角逐,优秀选手将有机会登上 2025 年榆林市春晚的舞台,担任 " 榆林好声音形象大使 ",助力推广榆林本土文旅资源。
来源 / 榆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