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北京商报 1小时前

拍立得翻红 富士胶片业绩创同期新高

拍立得翻红 富士胶片业绩创同期新高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北京商报综合报道 网编:武杉 2025-08-12

8 月 11 日,富士胶片控股株式会社公布了截至 6 月 30 日的 2025 财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数据显示,本季度富士胶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0.1%,达 7495 亿日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 21.1%,达到 753 亿日元。富士方面表示,该季销售收入与营业利润双双创下同期历史新高。

富士胶片影像事业领域表现亮眼,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11.2%,达 1453 亿日元,营业利润更是同比大幅提升 28.4%,达 418 亿日元,一次成像系统成为拉动业绩增长的关键因素。

富士胶片控股株式会社代表取缔役社长兼 CEO 后藤祯一表示:" 得益于 Bio CDMO、半导体材料及影像业务板块的强劲增长,集团第一季度业绩表现优异,销售收入与营业利润双双创下同期历史新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所有事业领域的营业利润都实现了增长。"

富士胶片自 1934 年创立以来,在影像领域曾长期占据重要地位。在胶片鼎盛的 2000 年,富士胶片凭借 125.9 亿美元的销售额成功跻身世界 500 强。

然而,随着数码时代来临,富士、柯达等公司的传统胶片业务遭受重创。富士集团时任 CEO 古森重隆在《灵魂经营:富士胶片的二次创业神话》中如实记录了这段岁月:" 进入 21 世纪,数码化大潮的到来导致彩色胶卷的需求锐减,公司主要利润来源之一的彩色胶卷市场陷入崩溃,公司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

在市场冲击下," 胶片三巨头 " 迎来了命运的分野。柯达的财务状况陷入严重衰退,最终在 2012 年宣告破产;爱克发 · 吉华也卖掉了民用影像业务,其胶片公司在 2005 年破产。此后富士胶片尝试转型,在多个领域发力,如今已发展成为综合性影像、信息、文件处理类产品及服务的大型供应商。

今年富士胶片重回大众视野,则是因被明星带火的撕拉片。得益于鞠婧祎、刘诗诗、黄子韬等众多明星的 " 同款效应 ",以及撕拉片表现出的独特 " 氛围感 ",上半年在网络上迅速走红的撕拉片,单张拍摄价格一度高达 300 多元。拍摄所需的撕拉片相纸价格也水涨船高。

所谓 " 撕拉片 ",指的是一种可剥离即时显影的胶片,诞生于 1947 年,因其需手动撕拉相纸显影得名。其相纸里有化学药水,拍摄时药水感光成像印在相纸上。作为撕拉片主要生产厂家的宝丽来和富士,分别于 2008 年和 2016 年宣布停产,导致撕拉片变得 " 拍一张少一张 "。

撕拉片所具有的复古情怀和独特成像效果,也让富士胶片重新 " 翻红 "。该公司推出的 instax 系列产品(拍立得)被不少消费者视作撕拉片的替代品。不过,撕拉片与拍立得虽同属即时成像技术,但在技术原理、产品形态、使用体验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instax 是富士胶片旗下一次成像产品系列,有 mini、方形、宽幅、数模等系列相机,不同型号应用于不同的拍摄场景需求。其定位介于时尚玩具和专业设备之间。

去年,富士曾发表声明称,原材料暂时短缺,导致相纸供应受到了一定影响,富士已加紧相纸生产,预计后续相纸供应会逐渐恢复。但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生产仍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据了解,富士拍立得 mini 相纸官方价格为 72 元 20 张,但由于生产量少,消费者很难抢到原价拍立得相纸,只能转向二手市场。而近年来,二手市场拍立得相纸价格持续高涨,由原先的 3 — 4 块一张涨到 6 块一张甚至更高。据二手市场情况,目前一盒(20 张)富士拍立得 mini 相纸售价在 150 元左右。

除影像业务外,富士医疗健康业务第一财季销售收入为 2285 亿日元,较上年同期微降 2.9%;营业利润则同比增长 20.7%,达 43 亿日元。电子材料业务销售收入为 1021 亿日元,同比微降 0.9%;营业利润则同比上涨 13%,达 225 亿日元。商业创新业务销售收入为 2736 亿日元,同比微降 2.3%;而营业利润则同比增长 7.9%,达 156 亿日元。

综合考虑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公司对 2025 财年(截至 2026 年 3 月 31 日)的全年业绩预期保持不变。全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 32800 亿日元,营业利润 3310 亿日元,归属富士胶片集团的净利润 2620 亿日元,公司称将力争实现历史新高。

北京商报综合报道

相关标签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北京商报

北京商报

新闻启迪财智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