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盖世汽车 08-08

出口市场转向:拉美扎根本土化,俄罗斯高位盘整

2025 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出口呈现 " 新能源主导转型、区域市场深度分化 " 的鲜明特征。

墨西哥以同比 25.3% 的增量(22.4 万辆)取代俄罗斯成为出口第一目的地,阿联酋(+58.3%)、哈萨克斯坦(+105.9%)与马来西亚(+40.9%)呈现爆发式增长;而俄罗斯(-59.4%)与巴西(-8.1%)因政策收紧明显收缩。

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认为,长期来看,中欧、中国 - 东盟深化经贸合作并打造区域化生产基地,将推动欧洲和东南亚成为核心增量市场。中国汽车出口的增长模式已从 " 量价齐升 " 转向 " 结构突围 ",技术路线选择与风险分散能力将成为胜负手。

2025 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出口目的国 TOP10

第一位,墨西哥。6 月,向墨西哥出口 34306 辆,上半年累计 223579 辆,累计同比增加 25.3%。

第二位,阿联酋。6 月,向阿联酋出口 36413 辆,上半年累计 213276 辆,累计同比增加 58.3%。

第三位,俄罗斯。6 月,向俄罗斯出口 24043 辆,上半年累计 170246 辆,累计同比下降 59.4%。

第四位,巴西。6 月,向巴西出口 18982 辆,上半年累计 152599 辆,累计同比下降 8.1%。

第五位,比利时。6 月,向比利时出口 23597 辆,上半年累计 147148 辆,累计同比增加 7.2%。

第六位,英国。6 月,向英国出口 27486 辆,上半年累计 131279 辆,累计同比增加 18.7%。

第七位,沙特阿拉伯。6 月,向沙特阿拉伯出口 23059 辆,上半年累计 119018 辆,累计同比增加 24.4%。

第八位,澳大利亚。6 月,向澳大利亚出口 15696 辆,上半年累计 115088 辆,累计同比增加 41.5%。

第九位,哈萨克斯坦。6 月,向哈萨克斯坦出口 17745 辆,上半年累计 77562 辆,累计同比增加 105.9%。

第十位,马来西亚。6 月,向马来西亚出口 13210 辆,上半年累计 75156 辆,累计同比增加 40.9%。

2025 年上半年,墨西哥以 22.4 万辆的出口量(同比 +25.3%)跃居首位,核心驱动力之一来自于比亚迪等品牌的本地化深耕。以比亚迪为例,其海鸥、宋 PLUS DM-i 等车型凭借高性价比深受当地市场喜爱。比亚迪墨西哥公司首席执行官 Jorge Vallejo S á nchez 表示,比亚迪已在墨西哥设立了近 100 家经销商,这有望进一步提升其在墨西哥市场的领先地位。他透露,2026 年比亚迪将在墨西哥推出一款综合续航里程高达 2,000 公里的新车型。

同步爆发的还有中东市场,阿联酋以 21.3 万辆(+58.3%)的亮眼成绩位列榜单第二,沙特(11.9 万辆,+24.4%)等国的电动化转型需求外溢拉动了增长。中国车企迅速抢抓这一机遇,例如比亚迪在迪拜设立高端旗舰店展示仰望 U8 等车型,小鹏与阿联酋顶级经销商 Ali & Sons 集团合作拓展销售渠道,极氪则在迪拜高端商圈设立体验中心,抢占高端商务及私人用户市场。此外,对中东市场的平行出口也是销量增长的一大原因。

市场剧烈震荡的典型是俄罗斯市场。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向俄罗斯的出口量暴跌 59.4% 至 17 万辆,政策高压是主因:从 2024 年 10 月开始,车辆报废税上涨 70%-85%,2025 年 1 月起,报废税每年还要继续上涨 10%-20%。另外,高息贷款环境严重抑制消费,市场需求萎靡。更为严峻的是,俄罗斯市场对中国车型的质量发生信任危机,迫使企业加速改进低温适应性等工艺细节。从俄罗斯乘用车市场来看,上半年中国品牌的市占率仍维持在 58.7%,较为稳定。从数据来看,俄罗斯市场已从中国车企出口的高速增长市场转为维持性市场。

欧洲市场上,比利时(14.4 万辆,+7.2%)和英国(13.1 万辆,+18.7%)成为纯电和插混车型的主阵地。东南亚以马来西亚(7.5 万辆,+40.9%)等为代表,依托 KD 组装本地化生产实现高速增长。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哈萨克斯坦以 105.9% 的增速(7.8 万辆)成为最大黑马。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说说这一潜力市场。

当前,哈萨克斯坦的新车市场空间巨大。根据哈萨克斯坦主流新闻网站 TENGRI NEWS,哈萨克斯坦近 70% 的汽车的车龄已超过 10 年,新车替换需求旺盛。

从汽车能源类型来看,这一市场仍以燃油车为主,电动车市场正处在起步快跑的阶段。哈萨克斯坦《2050 年国家发展战略》和《绿色经济路线图》提出,到 2030 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要达到新车销量的 30% 以上,2035 年达到 50%。2023 年起,政府将新能源汽车纳入国家重点鼓励投资行业,在产业规划、财政补贴和招商方向上持续加码,如为购买新能源车提供购置税减免,推出 " 清洁出行基础设施计划 ",到 2026 年在全国建成不少于 2000 个公共充电桩等。

2025 年上半年,既有比亚迪、领克、广汽昊铂及小鹏成为哈萨克斯坦市场的全新玩家,也有吉利、长安等品牌通过深化本地合作持续扩张。年初,比亚迪牵手合作伙伴 Astana Motors 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和阿斯塔纳召开产品上市发布会,正式进入哈萨克斯坦市场,首批投放市场的车型包括旗舰纯电轿车汉 EV 和宋 PLUS EV & DM-i。领克则与经销商 Orbis Auto 合作,自 2025 年第二季度起销售领克 03 和领克 09 车型。广汽昊铂通过本地商圈展示和试驾活动推广智能电动车型(如昊铂 HL),小鹏正处于市场教育阶段,通过经销商试点销售。而哈萨克斯坦汽车制造商 Astana Group 投资的、旨在对中国品牌汽车进行本地化生产的 Astana Motors Manufacturing Kazakhstan 汽车制造厂今年投产,初期实现四种中国汽车品牌,即长安、奇瑞和长城哈弗和长城坦克汽车的生产。

除了多家中国品牌开始进入这一市场,贸易运输通道的拓展也成为中国乘用车向这一国家出口的有利因素。如年初,哈萨克斯坦铁路公司(KTZ)子公司 KTZ Express 与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CRCT)联合推出新的集装箱运输服务,宣布一条新的中欧班列线路正式启动。这条线路途径中间走廊,绕过俄罗斯将中国货物运往欧洲。

2025 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目的国 TOP10

第一位,比利时。6 月,向比利时出口 23,237 辆,上半年累计 142,543 辆,同比增加 10.3%。

第二位,巴西。6 月,向巴西出口 10,469 辆,上半年累计 113,231 辆,同比减少 13.1%。

第三位,英国。6 月,向英国出口 18,549 辆,上半年累计 90,107 辆,同比增加 19.8%。

第四位,墨西哥。6 月,向墨西哥出口 11,603 辆,上半年累计 80,706 辆,同比增加 135.8%。

第五位,澳大利亚。6 月,向澳大利亚出口 9,947 辆,上半年累计 51,492 辆,同比增加 21.9%。

第六位,阿联酋。6 月,向阿联酋出口 7,887 辆,上半年累计 44,349 辆,同比增加 23.0%。

第七位,泰国。6 月,向泰国出口 5,707 辆,上半年累计 43,983 辆,同比增加 16.5%。

第八位,西班牙。6 月,向西班牙出口 9,890 辆,上半年累计 42,459 辆,同比增加 51.5%。

第九位,以色列。6 月,向以色列出口 10,153 辆,上半年累计 42,315 辆,同比增加 100.2%。

第十位,印度尼西亚。6 月,向印度尼西亚出口 9,480 辆,上半年累计 39,686 辆,同比增加 113.3%。

从新能源汽车的出口榜单来看,欧洲成熟市场稳健扩容。比利时(14.25 万辆,+10.3%)和英国(9.01 万辆,+19.8%)依托严苛碳排放政策维持基本盘,西班牙(4.25 万辆,+51.5%)则凭借 MOVES III 补贴延期跃居增速最快的欧洲市场。

拉美与中东的政策红利释放出增量空间。刚才提到,出口到墨西哥(8.07 万辆,+135.8%)的增量,主要源于比亚迪等车企的借本地化深耕。而以色列(4.23 万辆,+100.2%)则因电池技术合作需求激增;阿联酋(4.43 万辆,+23.0%)依托 "2030 愿景 " 基建投资,推动中国车型高端化渗透。

然而,受巴西进口关税提升的影响,上半年出口到巴西(-13.1%)的乘用车有所减少,为 11.32 万辆。具体而言,自 2024 年 1 月起,巴西政府开始逐步恢复对新能源汽车的进口关税,并明确规划每年 7 月进一步提高税率。今年 7 月,巴西纯电动汽车(B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的关税分别从 18%、20% 上调到了 25%、28%。

东南亚市场呈现结构性增长。印尼(3.97 万辆,+113.3%)和泰国(4.40 万辆,+16.5%)领跑东盟,主因税收减免及本地化生产加速。

整体来看,中国车企短期需警惕欧盟碳边境税对整车出口的成本冲击,以及俄罗斯、巴西等市场贸易政策波动风险。中长期看,中国车企需深化本地供应链(如比亚迪巴西工厂)、强化 ESG 合规以应对全球碳中和竞争,同时把握印尼、墨西哥等新兴市场政策窗口期,实现从 " 出口量领先 " 到 " 品牌价值提升 " 的战略跨越。

数据来源:盖世汽车研究院中国乘用车出口数据库(分国家)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