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极客公园 10分钟前

「油车智障」的招牌,被奥迪一脚踢开

对于消费者来说,汽车行业一直有一个迷思——传统燃油车,到底能不能像新能源车一样,通过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在智能化上追赶上新能源对手。

现在,这个终于有了答案。

8 月 7 日,一汽奥迪在发布会上,一汽奥迪 Q6L e-tron 家族和一汽奥迪 A5L 正式上市。除了豪华新车,本场发布会上最重要的信息是,凭借和华为乾崑合作,一汽奥迪旗下的新能源电车和燃油车型,同时具备了华为乾崑高阶辅助驾驶能力,是真正意义上的:油电同智。

华为乾崑和一汽奥迪,到底用了什么方式,让传统燃油车,也具备了新能源车一样的智驾能力?

偷偷进化的引擎

在新能源时代,传统中高端品牌被国产新势力「排挤」的不轻,两年前那句「杂牌新能源」可以说是奥迪、宝马心中最痛的一根刺。更惨的是豪华品牌旗下的燃油车,由于座舱和智驾双双缺席,彻底落下了智能化这一关键转型期。

「不上清华,是因为不想上吗?」这句话来形容老牌车企的尴尬,倒也不为过。

相比于新能源,燃油车型在智能化上,由于电子电气架构、发动机、电池等问题限制,很难追上用电的「后生」们。

欧美的车企倒也不是没想过,只是转型相对慢「亿」些。不过好在他们已经加快了转型脚步,并且现在终于有了结果。

以一汽奥迪这次的 A5L 为例,为了真正有能力用上合作伙伴华为乾崑智驾技术,团队从底层架构上,进行了硬件平台的升级。

一汽奥迪 + 华为乾崑深度合作|图片来源:一汽奥迪

一汽奥迪 A5L 采用的 PPC 平台,和 Q6L e-tron 采用的 PPE 电动平台,以及 E 1.2 电子电气架构,就从底层架构层面,为「油电同智」提供了牢固的硬件基座,解决了燃油车发动机无法精准控制和 ECU 域控制统一等难题。

以 PPC 平台为例,在 E 1.2 电子电气架构下,让车辆可以更快、更精确地处理来自各种传感器的数据(如发动机转速、温度、油门深度、进气量、油压等等),并瞬间计算出最优的指令,对发动机的喷油、点火、气门正时等进行毫秒级的精细调控。

同时,E 1.2 将以往分散的控制单元(ECU)进行了高度整合和集中。这减少了信息传输的延迟和损耗,使得中央处理器可以更全面、更协同地控制包括发动机在内的整车各个系统。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CEO 靳玉志,曾经在社交平台上表示:「燃油车和电车最大的区别是动力方式,智能辅助驾驶对发动机的精准控制要求很高。奥迪在这方面有独有的技术,它将 PPC 燃油车和 PPE 电车在电子电气架构做到了统一,对燃油车发动机控制很精准。」

灵魂和小脑

仅有硬件基座,显然还不能让燃油车实现「油电同智」,就像有了合适的骨架,产品依然需要大脑和小脑,才能用上高阶智驾能力。

而帮助一汽奥迪实现「油电同智」的,是华为乾崑。靳玉志曾透露,其实从 2019 年开始,华为已经和奥迪公司合作,此次的一汽 A5L 和 Q6L e-tron 家族,就是双方在智能化上合作的成果之一。

华为乾崑在国内智驾领域跨代领先的能力毋庸置疑,不过,要真正「赋能」刚刚发布的豪华车型,为后者添加高阶智驾能力,仍需要新的解决方案。

其中一个重要的点,就是 VMM(Vehicle Motion Manager)车辆运动管理系统。如果说华为乾崑是高端智驾的「大脑」,主要负责思考,VMM 就是实现智驾的「小脑」,负责运动和控制。

通过与 VMM 系统的深度集成,华为乾崑指令发送到 VMM 动态驾控管理系统,由 VMM 调配车辆的驱动、制动、转向等系统,完成智驾需要的动作。

华为乾崑的「智能豪华」,搭配上一汽奥迪的「运动豪华」,实现了在智能化上的 1+1>2。

一汽奥迪使用了华为乾崑在硬件和软件层面的能力|图片来源:一汽奥迪

事实上,不仅软件,在硬件层面,华为乾崑为一汽奥迪定制了隐藏式的曲面双激光雷达,在保证精准感知的同时,保持了奥迪标志性的流线型外观。此外华为还开发了激光雷达恒温自清洁系统,让激光雷达可以无惧路面尘土和脏污,兼顾美学与实用性。

油车也能搭配高端智驾方案|图片来源:一汽奥迪

有了华为智驾能力的加持,一汽奥迪 A5L 和 Q6L e-tron 已经完全具备现在中高端新能源车配备的「高速、城区领航辅助」「泊车辅助」等智驾能力。驾驶者无论是高速上下匝道、市区内路口转向、红绿灯启停、或者在难度较高的车位泊车,都不用再担心。甚至华为乾崑的「代客泊车辅助功能」,同样来到了两款新车上。

通过技术协同和硬件创新,华为乾崑联合一汽奥迪,打破了「燃油车无法支持高级辅助驾驶」的技术壁垒,成为行业首个也是唯一一个打破燃油车技术壁垒的辅助驾驶厂商,真正意义上做到了「油电同智」。

能源形式不重要,智能是唯一共识

不过 10 年时间,国内汽车从新能源到智能化的转型迅猛无比,让国外对手哑口无言。

而中国消费者,早已被加剧内卷的中国新能源「细糠」宠坏了自己的胃口,难免会产生「歧视」传统油车的心理。

这次华为乾崑和一汽奥迪的合作,证明了偷偷进化的燃油车,只要有足够强的技术合作方,同样能甩掉「智障」的包袱。

现在说油车退出市场仍然有点早,但是,燃油车学习新能源,将智能化作为最重要的方向,无疑已经是行业明盘。而一汽奥迪选择与华为乾崑智进行深度合作,不仅验证了华为乾崑技术的领先性、多平台适配性,更确立了华为乾崑智驾在实现「油电同智」过程中的关键地位。

可以预见的是,无论是 BBA,还是新能源,在智能化时代,都需要一个「智能」的深度合作伙伴,一起奔向更智能的未来。

头图来源:一汽奥迪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