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雷科技 刚刚

宇树 A2 机器狗低调发布!轻量化叠加长续航,瘦身才是最大突破

刚发完 3.99 万元的 Unitree R1 的宇树科技,又悄咪咪推出了一款全新的四足机器人—— Unitree A2(又叫 " 星际猎影 "),但这并非消费级机器人产品,所以售价并没有对外公开。

四足机器人在应用场景落地上显著领先于人形机器人,得益于稳定的四足分布式承载结构,完美适配了各种非平整环境的特种作业需求,警用、消防用,乃至登山运输之类的场景,都能看到四足机器人活跃的身影。相比之下,人形机器人仍处在技术突破和场景试错的阶段,智元、宇树等企业获得的众多采购订单里,其实大部分都用于科研教育和展厅演示,投入实际生产的并不多。

(图片来自宇树科技)

一台四足机器人的能力边界在哪里?或者说现阶段的四足机器人还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宇树新发布的 Unitree A2 可能有一定的发言权。

不知道大家是通过什么认识到宇树科技的,是 2025 年春晚上的 Unitree H1 扭秧歌?还是那一段四足机器狗 Unitree Go2 翻山越岭、玩高难度动作杂耍的演示视频?要让雷科技的小伙伴来选,应该是后者的吸引力更大,更何况,这是一款几乎 " 人人都买得起 " 的,官方价 9997 元起的消费级四足机器人。

目光回到 Unitree A2 身上,根据宇树科技官方最新发布的视频演示,A2 的核心卖点集中在承载、轻量化、换电和机动性上,我们一个个来说。它能够像 Unitree Go2 一样进行后空翻、倒立行走等高难度平衡动作,这不仅是里面 12 个低惯量高速内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的功劳,还有大规模 AI 模拟训练和实时反馈算法,A2 才能做到精确且稳定的姿态控制,这就是宇树科技在历代四足机器人中积累下来的核心技术。

在高性能永磁同步电机的支撑下,Unitree A2 最大奔跑速度达到 5m/s,仅次于行业四足机器人 Unitree B2,最大关节扭矩约 180N.m,能实现 25kg 的持续行走负载和 100kg 的极限站立负载,给一位正常成年人当 " 座椅 " 应该是绰绰有余。

从宇树科技的官网演示当中能看到,A2 在背负 30kg 配重之后,用 3 小时 8 分钟,走了 12.55 公里,行走负载能力和续航能力十分突出。

A2 全系标配 8 核高性能 CPU+Intel Core i7,前者用于支持机器人的平台功能,而后者是可以给用户端进行后期的快速开发和适配的。而更值得一提的是,A2 的前后都配备了一颗工业级激光雷达,做到了前后双向的空间感知,目前行业当中配备前后双工业级激光雷达感知配置的四足机器人并不多,而且多数产品都会根据企业和场景需求经行感知模块上的定制,比如电力巡检机器人的尾部毫米波雷达、消防机器人的热成像雷达 ......

前后双向感知硬件带来的优势也会很显著,最直观的就是机器人的 3D 建图效率会更高,节省了机器人来回跑的重复操作,空间识别能力也会比单向激光雷达感知的更全面,可以猜测,A2 的使用场景,应该是面向有轻量化需求的更极端环境的特种作业。

而宇树科技还强调了 A2 的另外两项优势——轻量化和双电池换电结构,我们一个个聊。

这次宇树科技用铝合金 + 高强度工程塑料,大幅拉低了四足机器人的整重基线,带电池的 A2 重量仅有 37kg,比自家的 B2、B1 更轻,尽管这几款行业四足机器人面对的作业场景有一定的差异,但轻量化和紧凑设计,对于机器人的整机能耗和续航能力一定有助益。

四足机器人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作业有 " 断点 "。因为四足机器人普遍搭载的都是一个电池包,即便可以通过换电让它快速重新投入作业,但必须要经历一次断电。这看似没什么问题,不过当它投放到需要持续极限工作的场景里,没电就等于 " 掉链子 " 了。

宇树的解决办法也很简单,既然一块电池做不到连续工作,那就用两块电池。A2 的电池结构就是双仓位双电池的并联方案,哪块电池没电了就换哪块,支持热插拔,实现了换电不停工。前面也说了,四足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不同,已经有相当成熟的 " 岗位分配 ",其中还有涉及 24 小时不间断工作的 " 岗位 ",只要 " 干不死 ",就往 " 死里干 "。

说完了 Unitree A2 的各项参数和技术,雷科技还是想聊聊,任何电动产品都无法避开的话题——轻量化。

正如蔚来李斌多次在公开场合当中强调,给电动汽车 " 做减法 " 是必须的,最直接的用户价值体现,就是能耗降低,用容量相对小的电池包,去做尽可能长的续航里程。但轻量化并不是简单替换更轻的材料,或者是阉割掉什么配置,而是零部件集成、轻量化材料、紧凑结构设计一同 " 抠 " 出来的结果,每一个环节都不简单。

四足机器人的工作方式虽然和新能源汽车有着天壤之别,但不意味着不需要做轻量化处理。

众所周知,机器人和人一样,无时不刻都在做动态平衡,电机输出的能量里面,有约 60% 用于克服自身重量,为了完成各种高动态动作,以及应对突发的失衡(踩空、碰撞等),更重的机身需要电机耗费更多的能量去实现。

更别提,电机、减速器长期高负载,容易加剧机械磨损,减少工作寿命。

另外,四足机器人的核心优势是适应人类难以进入的非结构化环境,作业条件更恶劣,官方演示的跋山涉水是一方面,在一些软质地面进行作业,更重的机身则有可能会增加被卡困的风险。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Unitree A2 轻量化的背后,对四足机器人行业而言有相当的积极意义,甚至是这条赛道的必经之路。你可能会说 Unitree B2、B1 等产品更重,但它的负载性能比 A2 更强。

从官网参数对比的确如此,不过再看看,B2 的续航能力似乎没有比 A2 好出太多,长续航的前提还是塞进了比 A2 大得多的电池实现的。

当然这几款行业级四足机器人的使用场景可能都有一定的差异,不能光靠参数对比来分出高下。但是,A2 作为新一代产品,还是呈现出了在 " 身材控制 " 上的优势,轻量化的材料和结构设计,某种程度上也帮助了 A2 用更小的电池去做到尽可能强的续航能力,并进一步压低生产成本。

总之,这是一条难而正确的道路。

从技术成熟度来看,四足机器人有成熟的 " 非人形 " 结构解决方案,已经能够胜任部分恶劣环境的任务,使用场景明确,相对人形机器人而言,任务的复杂性相对较低,目前不存在太多瓶颈,形态上也趋于固定。

那么,持续发掘四足机器人的性能,让它更好地完成任务,这样的策略在雷科技看来是正确的。

四足机器人在救援应急场景里的 " 戏份 " 是越来越多了,6 月 20 日,在成都高新区举行的消防应急演练中,四川具身公司的 " 灵瞳 " 四足机器人背负水带接口进入火灾现场灭火,而警务四足机器人用红外热敏传感器搜救被困人员,与高空无人机协同,不到 10 分钟完成了 860 疏散任务。

正如前面所说,四足机器人的核心能力就是能够渗透到各种人类难以涉足的地方,并拥有一定的装载条件,可以忽视恶劣环境,在多种应急救灾当中充当着相当重要的地面力量,确保了救援人员的安全性,还是提高抢险救灾的关键组成之一。

由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和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主办的演习行动里,机器狗就作为重要抢险救灾角色出现,比如搭载卫星基站快速登陆山顶高点,搭建临时的通信网络。

最近大家也关注到了,国内多地暴雨连连,部分地区遭遇了特大洪水侵袭,不久前广州白云区一地也出现了山体滑坡,抢险救灾工作,以及接下来的灾后重建工作迫在眉睫。

不难看出,这种恶劣的天气和环境,单靠以前的人工搜救和抢险效率堪忧,四足机器人、无人机、无人车等智能产品的组合,会成为未来高效应急救援的新方向。Unitree A2 目前暂未在抢险救灾活动中活跃,不过在雷科技看来,轻量化机身和双仓位电池设计,一定程度上会为救援带来积极效果。

看完了 Unitree A2,你觉得四足机器人够卷了吗?至少在雷科技看来,还没卷到终点,A2 解决了行业级四足机器人普遍重量大、工作不够连续的痛点,但作为新兴的智能产物,宇树要解决的痛点可能还有很多。

尽管官方没有公开售价,但不难猜到,A2 会延续宇树的核心策略——极致性价比,通过 " 便宜大碗 " 以及高度可定制,迅速在市场形成影响力,让更多企业前来采购并根据自己需求二次开发,而宇树只是提供了机器人这么一个平台。

全球都在押注机器人赛道,宇树、智元、云深处 ...... 留给这些厂商的机会还有很多,机器人远未达到红海的阶段。有了 A2 这个先例,四足机器人未来是否会以更低的姿态进入更庞大的消费级市场,不妨再多给点时间等待。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