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
一觉醒来,你吃懂了全世界的瓜!
打开窗户,你能看见邻居和多少人发生过性关系。
走在街上,海报里的模特、飞来的蝴蝶、婴儿车里的狗狗 …… 所有活物的秘密被你尽收眼底。
What?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大 impart!
原来——
你能看见别人头上的红线,即 S ( ex ) -line,顾名思义,每一根线代表一段性关系。
有的人发疯了忘情了没命了,头顶像喷血般滋出数百根红线。
好暖和,可以织一件 oversize 毛衣了。
…… 不是,纯爱战神招谁惹谁了!
打开电视,男演员说自己和经纪人只是同事关系,但两人的红线明显暧昧地接到了一起。
好想瞬移到微 X 之夜去看一看啊(bushi)……
等等 …… 真有这么好吗?
对于女主来说,能看到别人的红线,是一件噩梦般的事情——红线浸满了人性最腌臢的秘密,让她的心疲累不堪。
小时候她看见爸爸头上的红线,和某个阿姨的红线连在了一起。
她懵懵懂懂画下的图画,成了逼疯妈妈的导火索,最终妈妈杀死爸爸,下落不明。
直到某天,她发现拥有这项能力的人不只她一个,更可怕的是,与红线相关的命案开始出现。
她这才发现,自己的能力能杀人,或许 …… 也能救人。于是,女孩鼓起勇气踏出了家门,重返校园。
以为我是来安利的?
不,其实是来给大家避雷的!
答应我,看两眼就够了。
本剧除了男女主魔鬼一般的顶级颜值和新奇脑洞,可谓一无是处。
然而剧版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本来主讲一个破案故事,突然加入超自然概念跳起了大神,自创糟粕得不知天地为何物,很快逻辑与世界观全面崩盘,喜提豆瓣 5.6。
该用什么样的语气,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现在乱七八糟的心情!
发现没?
韩剧现在没点猎奇脑洞和高概念设定,似乎就没法行走了。
脑洞有时来得恰到好处,能够增加戏剧张力,成就神作,但更多时候却是强加的设定,撑不起故事,反而削弱了剧情的说服力。
细数这几年追过的韩剧,堪称奇葩脑洞大赏——
当我们还在玩 " 如果我变成 xxx,妈妈还会爱我吗 " 的梗。
韩国人是真给拍出来了,但不变蟑螂,不变面包狗,而是 ……
炸鸡。
这其中的鲜香麻辣我们都馋哭了 ……
《炸鸡块奇遇记》中,为了拯救变成炸鸡的女儿,老父亲开启了抽象又疯癫的冒险之旅,面临着 " 如何在一堆炸鸡中找出女儿 "" 女儿太好吃了怎么办 " 等地狱难题 …… 最后还解锁了外星人外挂?
被异性亲吻就变成小狗狗的《今天也很可爱的狗》,或者反过来,猫变成人,与铲屎官谈恋爱的《你回来》。
更精分的是《她的日与夜》,女主白天变成 50 岁大妈,晚上才变回 20+ 岁的自己。
这段真的笑喷我了——
女主变老的第一天,父母发动了六亲不认技能,将老女儿送去警局。
女主只能一边哭嚎一边跳浮夸手势舞证明自己真的是 96 年生人。
只要敢想,这类脑洞可以无限开。
但说白了,纯写个抽象设定是没太大技术含量的。
很多变身设定虽然噱头很足,但其实变不变对剧情和人物没有本质影响。
比如猫变成人后,猫性几乎没体现在人物的性格行为里,故事走向依旧套路,设定像是为了时髦硬贴上去的。
需要演员真信、真演,对着炸鸡块抒发父爱,用 54 岁的脸做出各种颜艺,才能让我们看得共情。
更需要在抽象中找到现实的落点,比如之前给大家安利过的《比天堂还美丽》,高开之后还算平稳落地。
囊括了天堂地狱、返老还童、狗变成人等脑洞大开的设定,但最打动人心的地方还是在于完成人与动物未竟的遗憾,为整部剧赋予好好生活的踏实感。
于是越来越多的韩剧开始走 " 混搭 " 路线,把脑洞和其他类型杂糅在一起,能否出彩还是看故事 " 原汤 " 的味道。
最常见的搭配就是悬疑凶杀 mix 奇幻脑洞,高概念不为炫技,只为破案、破局。
有抽象的:
《摸心第六感》,名为摸心,实则摸腚。
女主摸了谁的屁股,就能看见屁股主人的秘密过往。
果不其然,剧情主线就是她与刑警男主合作侦破连环凶杀案。
btw,我更喜欢这剧的港译——《奇案摸摸查》……
《狗话》,温馨有爱到我没发现这剧竟然死了六七个人 ……
过气老戏骨发现自己能听懂警犬的话,于是和警犬联手破案、展开新生,重拾身边的人情。
《杀人者的难堪》,和《s-line》是同一个漫画作者,恭喜作者终于遇上了相对正常的改编班底!
男主中了一种基因彩票——天选杀手。
杀人作恶不会留下证据,甚至有人帮他顶包?!
更逆天的是,每当他想要自首,就会发现自己杀的人都是十恶不赦的恶棍,愧疚感瞬间清空。
于是,男主正式开启 " 周处除三害 " 模式 ……
剧情看似抓马,实则刺向社会病灶。
比如《High Cookie》,本质还是校园霸凌、升学焦虑那一套,但加上一块曲奇饼干就又整出了新活,呃,好像是尬活?
光看这中二值爆表的简介,我就开始脚趾抠地了 ……
撇开烂尾不谈,《财阀家的小儿子》讲述打工人回炉改命狂开金手指的故事,爽点是拉满的。
《死期将至》,轻生的男主经历无数次死于非命的转生之痛,最后才体会到 " 生 " 的重量。
好的重生剧里,设定的存在感是渐弱的,但脑洞的作用反而被发挥到极致:
不再是吸引眼球、一次就丢的壳,而是一次次把人扔进极端处境、身份错位和命运岔路中,逼他们直视自我。
写不好故事,就用脑洞抢眼球;写不出真挚动人的关系,就靠设定把两个人绑死。
失却驾驭设定的能力,只能硬拿剧情、人物去贴设定,搞成四不像。
偶像剧是重灾区。
不知从何时开始,神奇脑洞和神神鬼鬼的人设成了韩国偶像剧的标配,爱意和命运总是捆绑销售。
仿佛设定越离谱,情感越真挚?有种与世界为敌的美感?
故事和人物写好了,设定自然是锦上添花,发生在极端情境中的爱情,总能激起人的吊桥心理,将眼前的人视为命定之人。
比如《来自星星的你》和《鬼怪》,外星人爱上女明星,千年不死的 " 鬼怪 " 爱上命中注定的少女,把玛丽苏模板的设定拍出了质感和新意。
身份一个比一个牛叉,世界观一个比一个宏大,但最后统统要去谈恋爱。
…… 阿叻叻,怎么不算一种韩式仙侠呢?
设定一部比一部炸裂,短视频里剪得天花乱坠,可点开正片一看,从 " 设定爽感 " 到 " 烂尾预警 ",就是一瞬间的事。
高开低走、逻辑崩坏是这类剧的通病,比如之前给大家排雷过的扑街大制作《末日骑士》,抛出了拉风的末日黄土背景,危机感却荡然无存,人物行为完全割裂。
国产剧这边是:撑过三集就好看了(粉丝伪装路人版),脑洞韩剧这边是:看完一集就跑吧!
开脑洞的重点从 " 如何讲一个动人的故事 " 转移到 " 怎么凑出一个能剪短视频的噱头 ",结果是流量起得快,口碑崩得更快。
韩国人应该也有同感。
这几年大热或是高口碑的韩剧,反而是一些没有惊人设定,看起来很 " 平 " 的剧,但它们往往更能打动人心。
《黑暗荣耀》讲的是最传统的复仇线,爽感来自于女主扎实有力的每一步蜕变;
《我的解放日记》里的成年人连谈恋爱都寡言少语,却把孤独和依赖拍得细腻入骨;
打动人的,从来不是设定本身,而是设定之下那份真切的情感与复杂的人性。
归根到底,脑洞与设定不是偷懒的捷径,它本该是抵达真实、逼近人性的另一条路。